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达乌里胡枝子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达乌里胡枝子黄酮(Lespedeza davurica flavonoids,LD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采用Fenton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碘-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及对猪油、菜油、亚油酸氧化酸败的抑制作用。【结果】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清除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当添加的达乌里胡枝子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到最大,为97.44%;当质量浓度为0.48mg/m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最大,可达97.89%;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猪油、菜油、亚油酸也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猪油、菜油过氧化值(POV)的升高(P<0.01)和亚油酸的氧化(P<0.01),这种抑制效果随着达乌里胡枝子黄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药用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通过二色胡枝子黄酮(Lespedeza bicolor flavonoids,LBF)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及抑制猪油、菜油、和亚油酸的自氧化来研究二色胡枝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其研究结果表明,二色胡枝子黄酮对清除自由基有显著性作用,且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猪油、菜油、亚油酸的自氧化(P<0.01),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二色胡枝子黄酮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二色胡枝子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二色胡枝子黄酮(Lespedeza bicolor flavonoids ,LBF)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及抑制猪油、菜油和亚油酸的自氧化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二色胡枝子黄酮对清除自由基有显著作用,且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明显地抑制猪油、菜油、亚油酸的自氧化,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二色胡枝子黄酮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尖叶胡枝子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尖叶胡枝子黄酮(Lespedeza hedysaroides flavonoids,LBF)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及抑制猪油、菜油、和亚油酸的自氧化来研究尖叶胡枝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别达到98.85和100,且能够明显抑制猪油、菜油、亚油酸的自氧化,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尖叶胡枝子黄酮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色胡枝子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与富集参数。[方法]选取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色胡枝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其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通过L16(4^4)正交试验确定该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SP700大孔吸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与富集,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该黄酮的最佳富集参数。[结果]二色胡枝子叶中黄酮含量高于茎中黄酮的含量。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该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温度70℃、料液比1:30、时间3.0h。提取率为5.228%。该黄酮的最佳富集参数为进样速度1.5ml/min、80%乙醇洗脱、洗脱速度2.0ml/mi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二色胡枝子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锐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8-4070
为探讨马齿苋黄酮清除自由基、抑制油脂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Fenton体系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碘-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了马齿苋黄酮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黄酮浓度有一定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达0.56mg/ml时,清除率可达68.33%;而当黄酮浓度达0.56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也最大,达82.26%。此外,马齿苋黄酮对油脂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极显著地抑制猪油POV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21,(1):12-16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是近年来在农林上普遍使用的一种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硬实的一种方法。为了寻找促进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植物激素浓度,为高效栽培达乌里胡枝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0.1、1.0、5.0、10.0、15.0、20.0 mg/L)和水杨酸(0.5、1.0、1.5、2.0、2.5、3.0 mmol/L)浸种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影响,其中,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情况均最好,可显著提高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但高浓度的萘乙酸(15.0、20.0 mg/L)和水杨酸(2.0、2.5、3.0 mmol/L)均抑制达乌里胡枝子的正常生长,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对外源植物调节物质的耐受度具有一定的浓度阈值。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达乌里胡枝子为对象,研究其没食子酸的最优提取条件,旨在为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的提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浓度60%甲醇,固液比1∶40,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在该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HPLC条件为WaterX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0.15%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没食子酸在4.91~30.64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为0.30%;并且利用该方法,测得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含量为7.57 mg/g。  相似文献   

9.
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PEG-6000(5%,10%,15%,20%)和茉莉酸甲酯(0.025,0.250,2.500μmol/L)在25℃暗处理浸种18 h对种子做引发处理,以15%的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茉莉酸甲酯和PEG引发对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0.25μmol/L茉莉酸甲酯浸种后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极显著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提高了幼苗活力,从而提高了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期的抗旱性。0.25μmol/L茉莉酸甲酯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研究了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4个因素对葛根(Puerariae lobata(Willd.) Ohwi)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8(27)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提取葛根黄酮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时间与固液比对葛根黄酮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其交互影响显著(P〈0.05)。优化的葛根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超声功率240W、超声时间40rain。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柑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从柑桔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TAB法和烘箱储藏法对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5 h,固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柑桔皮干重的2.689%;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柑桔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能阻断芝麻油和猪油自氧化作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利用桔子皮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丽梅  叶诚  鄢又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69-14970,15025
[目的]了解桂花总黄酮抗氧化的生理活性,为开发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桂花总黄酮对不同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桂花总黄酮对4种食用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对菜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VC、柠檬酸、酒石酸对桂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合成抗氧化剂相比,均能增加桂花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桂花总黄酮添加量达0.02%时,抗氧化效果优于0.02%BHA。[结论]桂花总黄酮添加到油脂中,既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延长含油食品的保质期,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将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加到新鲜菜籽油和猪油中,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并测定了其对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及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柠檬酸、Vc对枣核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随着黄酮类物质溶液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红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鱼腥草根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与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根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ABTS·~+、·OH和H_2O_2清除试验,结合亚油酸乳化体系和猪油,研究了鱼腥草根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鱼腥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为在超声功率200 W下,按固液比1∶60(g/m L),加入60%乙醇,55℃下提取35 min,总黄酮提取率达2.00%;鱼腥草根总黄酮的ABTS·+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趋于稳定,·OH、H_2O_2清除率与浓度具有线性正相关性,均高于同浓度的VC溶液;鱼腥草根总黄酮可有效抑制亚油酸的过氧化反应,提高猪油的贮藏稳定性。综上所述,鱼腥草根总黄酮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张娜  杨保求  王倩  侯旭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37-20039
[目的]对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将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加到新鲜菜籽油和猪油中,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并测定了其对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及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柠檬酸、Vc对枣核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随着黄酮类物质溶液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红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桔皮中提取到的抗氧化物质,分别添加到植物油和猪油中,研究磷酸、酒石酸、柠檬酸和EDTA这4种螯合剂对抗氧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抗氧化物在猪油中的添加浓度为0.5%时,4种螯合剂对抗氧化物部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当在植物油中抗氧化物的添加量为0.2%和0.6%时,酒石酸和柠檬酸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欣  李向  王红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67-8669
研究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用3种方法提取诸葛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含量,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对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在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的提取物颜色最浅,总黄酮量最大,为86.30 mg/g;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6.8%。它的实验条件为:固液比1 g∶10 ml,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600 W,时间4 min。3种方法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为: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70%乙醇冷浸法>水浸提法。微波辅助萃取70%乙醇浸提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诸葛菜黄酮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与黄酮溶液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确定从青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方案,测定提取的粗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为1 g∶40 ml,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885%。此外,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着猪油中黄酮类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结论]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新型健康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以及将原花青素和卵磷脂等抗氧化剂复配,研究原花青素在油酸和各类动植物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采用亚油酸氧化体系表征原花青素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抑制。【结果】原花青素对油酸和动植物油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对试验所用的油脂抗氧化效果依次为:茶籽油猪油棉籽油豆油,其中茶籽油的氧化诱导期延长了2.2倍;并且卵磷脂和维生素E对原花青素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尤其与维生素E的复配,能将油酸的诱导期延长14.7倍,猪油的诱导期延长3.6倍。在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方面,原花青素与茶多酚有着相同的效果。【结论】原花青素对油脂体系有着优良的抗氧化作用,对油脂氧化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