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椴种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8%浓硫酸、10%氢氧化钠和70℃水浴分别处理紫椴的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吸胀和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吸水后,前期体积和质量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而浸泡6h以后,均出现下降的情况,说明紫椴种皮对种子的吸水过程基本没有阻碍作用;发芽率测定试验中,紫椴种子均未出现萌发现象,说明试验所用的处理方法不能达到促进紫椴种子萌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层积催芽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赤霉素GA_3处理后对紫椴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高温后期低温(T20-5)的处理下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指数,50 mg·L-1GA_3可使紫椴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初期快速升高,以提高种子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而150 mg·L-1GA_3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GA_3处理对紫椴种子淀粉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层积温度对淀粉水解酶活性有影响,为提高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适当提高GA_3浓度。  相似文献   

3.
紫椴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锻是东北地区的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辽东山区开展了紫椴种子打破休眠的层积处理方法和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旨在为紫椴播种育苗提供规范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紫椴种子层积催芽处理新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椴种子属于综合因素导致的深休眠种子类型,必须进行催芽处理才能解除休眠。传统层积催芽处理发芽率不稳定,通过采取化学和物理方法结合进行层积处理,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到70%以上,苗木生长健壮,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紫椴育苗种子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紫椴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总结了紫椴育苗种子处理经验,从催芽的三种方法上详细地探讨了紫椴育苗种子处理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紫椴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饱满的紫椴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水提取液和甲醇提取液处理白菜种子,48h后观察白菜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随着甲醇提取液浓度的增长,白菜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至消失,而经过了80℃减压浓缩处理后的甲醇溶液可以使白菜种子萌发,且萌发率与蒸馏水为对照的相差很小,从而表明紫椴种子中存在种子萌发的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紫椴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总结了紫椴育苗种子处理经验,从催芽的三种方法上详细地探讨了紫椴育苗种子处理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及催芽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椴种子属深休眠,不经催芽处理当年播种不出苗。为了探讨其休眠原因和催芽处理方法,于1988~1989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椴种皮结构致密,阻止水分和气体透过;种子的胚乳、果皮、种皮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其种子水浸液对白菜、萝卜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二者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经对比试验认为,混沙变温催芽处理的效果最好,其中采用1个月高温4个月低温的变温处理,种子场圃发芽率达43.5%,是其他方法处理的1.5~2.0倍,且出苗齐,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2—1985年做了紫椴种子变温和短期高温催芽处理试验,效果较好。其具体作法: 在3月中旬将紫椴种子白天摊在外边芦席上晾晒边晒,边精选种子。把选好的种子用0.3%的赛力散进行闷堆消毒一小时,然后洗去药液。用60℃的水浸泡种子,要及时搅动至水温降到20—10℃为止,浸泡一天。这时种皮软化用手轻捏即开口为度,捞出晾晒,然后用软木板轻搓种皮,使种皮裂口露出种仁或部分种皮脱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紫椴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打破休眠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处理、激素处理、物理方法等;在种子繁殖、扦插与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紫椴造林的立地类型、造林密度、培育手段等作了阐述。同时,对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方面今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取不同浸种方法、GA_3应用和层积催芽对比试验,对紫椴种子解除休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水(7d)+GA_3+室内(13~18℃,30d)+室外冷冻(60d)+窖藏(-2~2℃,60d)为最佳处理组合,发芽率和出苗率为84.7%和79.5%,出苗整而齐(25d全苗);苗木质量好,1a生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0.55m和0.56cm,主根长25.5cm,侧根25条。GA_3浸种对紫椴种子解除休眠具有促进作用,层积催芽室内高温+室外冷冻+低温窖藏效果最好,高低变温效果次之,低温窖藏效果再次,而室内高温效果最差。研究表明,紫椴为综合性休眠类型,采用浸种+GA_3+合理层积催芽,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紫椴(Tilia amurensis)种子在催芽、播种时间、土壤pH值不同以及是否遮荫的情况下,出苗情况,总结了紫椴播种育苗各阶段技术的关键点,为华北地区大田培育紫椴实生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紫椴属于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地区。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经济价值较高。介绍了紫椴的种子保存、处理、育苗整地、苗期管理、造林以及病害及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北方常用的3种高速公路护坡植物为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其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以探寻高速公路绿化护坡植物种子催芽处理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催芽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在各种处理中,小冠花种子用10%稀硫酸浸泡1h、紫花苜蓿种子用40℃温水浸泡0.5~3h、紫穗槐用10%稀硫酸浸泡24h为最佳催芽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紫椴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能提高紫椴生根率的扦插繁殖技术,文中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种类(ABT1、IBA、NAA)、浓度(50、100、200 mg L-1)、浸泡时间(1、4、8 h)、基质类型(河沙、蛭石、体积比为3∶1的泥炭与珍珠岩)、母株年龄(1、2 a)对紫椴嫩枝扦插生根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效果以IBA为最好,其对紫椴嫩枝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和平均根长的影响显著;嫩枝扦插,以100 mg L-1的IBA浸泡时间8 h的处理为最优组合,其生根率为63.07%;3种不同类型扦插基质的生根效果明显不同,河沙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达到37.16%,蛭石次之,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3∶1)最差。不同母株年龄对紫椴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也不同,1年生紫椴嫩枝的生根质量比2年生嫩枝好,其生根率、生根量和平均根长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紫椴等种子发芽温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种子经过低温催芽处理的条件下,紫椴种子在10-15℃发芽最适宜,刺楸种子在15℃发芽最佳,水曲柳种子发芽温度幅度较大,但最适温度为20℃,紫椴种子发芽势测定时间为15天,刺楸,水曲柳种子发芽势测定时间为10天;种子发芽率测定时间均为30天;5cm平均地温与出苗时间密切相关,说明种子实验室发芽温度符合种子发芽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紫椴嫩枝扦插繁育技术,加快紫椴繁育进程,以紫椴当年生嫩枝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处理时间对紫椴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速蘸处理下,紫椴扦插苗的平均生根率可达75%,平均生根数3.1条,平均根长13.3 cm,为紫椴嫩枝扦插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未休眠的紫椴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2种植物激素不同配比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缩短催芽时间。结果表明:采用250 mg·L-1 GA3和200 mg·L-1 6-BA等体积混合溶液浸泡2 h的处理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为85.00%。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紫椴种子快速催芽育苗方法,旨在掌握可靠的速效催芽技术,缩短层积时间。结果表明:采用种皮外处理加低温层积的复合措施,层积时间由150d减少到120d,催芽率达76%,比单纯层积处理提高催芽率18%。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再经过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采取化学和物理方法,大大提高紫椴种子的发芽率,并且使其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