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楠木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网袋法,对楠木叶凋落物分解进行1 a的动态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楠木叶凋落物的分解失重率为42.0%,腐解率为0.001 6 d-1,完成50%分解以及完成95%分解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32和5.26 a。分解过程中,N存在一定的富集现象;P处于波动的富集状态;K呈现单调下降的变化趋势;而wC/wN比和C浓度都是前期少量上升而后期始终下降。各营养元素的年释放率大小顺序依次为K(81.2%)>C(53.6%)>N(36.9%)>P(29.0%)。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九龙山林下凋落叶分解缓慢、极易导致火灾发生等问题,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不同分解促进剂对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尿素(N)、益生菌(EM)、饲用复合酶制剂(S)及本地真菌环炳菇(Lepiota)(以下用F.L表示)和杯伞(Clitocybe)(以下用F.C表示)对栓皮栎、油松凋落叶及栓皮栎与油松1∶1的混合凋落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分解促进剂后,各种类型凋落叶分解速率差异较大,栓皮栎分解最快,栓皮栎与油松的混合凋落叶次之,油松分解最慢.(2)经过18个月的分解,栓皮栎与油松的混合凋落叶在F.L处理下,失重率最大,达到37.9%;栓皮栎凋落叶在F.C处理下,失重率最大,达到38.7%;油松凋落叶在S处理下失重率达32.9%,这3种处理下的凋落叶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通过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栓皮栎凋落叶在F.C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0.0 a;栓皮栎与油松混合凋落叶在F.L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2.5 a;油松凋落叶在S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3.3 a.说明分解促进剂对凋落叶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凋落叶所适用的分解促进剂也不同.针对不同类型凋落叶,选出分解凋落叶最快的促进剂种类,对减少森林火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亚热带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3个树种在不同凋落物厚度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分解酶活性进行了探究.利用分解网袋法,根据浙江省的平均酸雨水平,在酸雨(pH4.0)条件下设置了凋落物40g、凋落物20g、凋落物10g 3个梯度.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随厚度的增加呈加快的趋势,杉木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4、0.27、0.34,香樟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5、0.3、0.32,银杏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42、0.5、0.58;脲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后期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凋落物分解过程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不同微生物群落构建对于凋落物分解及其相应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从杉木叶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腐生真菌共同构建五种不同的群落(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分解3个月后,5组群落中,Ao+A群落引起的失重率最为显著,在其分解过程中Af+A群落对于C1酶活影响最为突出;在凋落物分解6个月后,Af+A群落对于凋落物失重率的影响最显著,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Mr+A群落与Lp+A群落分别对过氧化物酶及漆酶酶活性影响最明显。总得来说,微生物群落构建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防止土壤退化、增加土壤肥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集四川岷江流域上游的4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糙皮桦(Betula1 utilis)和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木凋落叶及林地土壤样品,通过对当年凋落叶进行240 d室内分解培养试验,探讨不同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云杉和云南松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降低,糙皮桦和连香树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增加;4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以及4种土壤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增加。【结论】土壤有机质、全N、微生物量、酶活性增加的幅度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率有密切关系,凋落叶分解的越快,土壤状况改善的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增加降水对四川干旱河谷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增加降水10%(A1,80mm/(m~2·a))、增加降水20%(A2,160mm/(m~2·a))、增加降水30%(A3,240mm/(m~2·a))和对照(CK,0mm/(m~2·a))4个处理。通过原位试验研究了四川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凋落叶在不同增加降水处理下的分解动态。【结果】分解1年后,A1、A2、A3处理云南松凋落叶的质量残留率分别较CK降低了8.70%,6.40%和4.60%,凋落叶的分解速率表现为A1A2A3CK;与CK相比,A1处理促进了N元素的释放,A3处理促进了N元素的富集;各增加降水处理均促进了P元素的释放,其中A3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强;增加降水促进了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降低了凋落叶C/N和木质素/N,而凋落叶C/P随降水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结论】增加降水促进了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凋落叶的分解,但促进作用并不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华北石质山区林下真菌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在北京九龙山林下凋落物层收集真菌,分离纯化得到供试菌种,并选用了杯伞(Clitocybe)、光柄菇(Pluteus)和环炳菇(Lepiota)3个菌种(分别用F1、F2、F3来表示).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不同菌种对栓皮栎阔叶、油松针叶凋落叶及栓皮栎与油松1:1的混合凋落叶...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条件下,将木荷和马尾松叶凋落物置于不同水量、pH条件下进行模拟分解试验,研究酸雨pH及降水量对2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每月向20 g木荷叶凋落物添加200 mL以上的水分,即降水量达到200 mL以上时,能极显著提高其分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水分越充足其分解越快;每月向20 g马尾松叶凋落物添加50 mL水分,即降水量达到50 mL时,能极显著提高其分解速率,但分解速率并不总随水分的增多而加快,每月添加200 mL水分,即降水量达到200 mL以上时甚至会抑制其分解.(2)除pH=6.0处理的木荷叶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快于pH=2.5处理外,其他处理间的差异不大,即酸雨pH的大小对其分解速率影响不明显;不同pH处理间马尾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异较大,各处理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大小为:pH=3.5处理>pH=6.0处理>pH=2.5处理>pH=3.0处理>pH=4.5处理>CK,即酸雨pH为3.5时最有利于马尾松叶凋落物的分解,pH为4.5或3.0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分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凋落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对毛红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沙壤土和林地土两种不同的土壤条件,每种土壤条件下设置L15(15 g/盆)、L30(30 g/盆)、L60(60 g/盆)3个凋落叶添加水平,对照组(CK)不添加凋落叶L0(0 g/盆)。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1 kg林地土或沙壤土混合后装盆,播种毛红椿种子进行盆栽实验,分析不同的凋落叶含量可能对毛红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沙壤土中,高量的凋落叶(L60)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凋落叶分解100 d时,中量的凋落叶(L30)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高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的根长,中、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降低幼苗的生物量;凋落叶分解170 d时,低、中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低、中、高量的凋落叶均显著降低幼苗的地下部分生物量;(2)在林地土中,凋落叶有降低种子活力的趋势,但是影响不显著;凋落叶分解100 d时,高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的根长,中、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降低幼苗的生物量;凋落叶分解170 d时,高量的凋落叶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增加幼苗的地下部分生物量;(3)综合凋落叶分解在2种土壤条件下的效应可见,毛红椿凋落叶对自身种子的发芽具有抑制作用,分解初期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也具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根部的抑制作用,且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对幼苗的光合作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毛红椿凋落叶在沙壤土中的自毒作用强于林地土。  相似文献   

10.
氮沉降对米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米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对氮沉降的响应.【方法】于贵州省罗甸县祥林村进行野外氮沉降模拟试验,以NH_4NO_3为供施氮源,设置低氮(N_1)、中氮(N_2)、高氮(N_3)和对照(CK)4个处理,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组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施氮组土壤全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高,但没有显著差异;对比低氮、中氮和高氮3组,中氮组的水解氮含量比低氮组和高氮组的水解氮含量高;施氮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最强;土壤有效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土壤全钾含量随时间不断减少,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对有效钾的含量整体表现为下降状态,且高氮组表现出显著性下降.【结论】氮沉降对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对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有促进作用,对全磷、有效钾含量有抑制作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铜鼓岭保护区原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和遭破坏后天然更新的山麓灌木林的共同凋落物优势种—贡甲(Maclurodendron oligophlebium)凋落叶、群落优势种—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凋落叶以及2个演替阶段森林各自的混合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分解试验,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森林演替过程的关系和养分释放规律。经过1年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凋落叶在季雨矮林中的分解速率明显高于灌木林;(2)凋落叶中N的释放规律为"富集-释放",其他元素整体表现为"直接释放";(3)在季雨矮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初始C/N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灌木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C质量分数及C/N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在15个采样地点中,采集并测量当年生枝条、花枝和果枝的茎、叶、花和果实性状,同时实地测量采样地点的环境因子,定量分析了功能性状的差异性、环境因子的影响及生境类型和功能群对功能性状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茎密度、比叶面积外,茎干质量、茎截面积、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开花习性对性状差异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型和生长型类型因性状和枝条而异,如不同生活型间功能性状在当年生枝条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花枝和果枝的茎干质量和单叶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比叶面积、花枝的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外,其余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温度、硬质铺装占比及PM 2.5对于茎干质量、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花干质量和果实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茎密度、比叶面积正相关;④发育阶段对性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比叶面积外,其他性状随新—花—果梯度变化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森林凋落叶混合分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尼龙分解袋的方法,对四川岷江上游地区连香树、云南松、糙皮桦和云杉4种典型人工林凋落叶进行田间混合分解试验。结果表明,糙皮桦与云杉、糙皮桦与云南松、连香树与云南松凋落叶混合后对分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连香树与云杉凋落叶的混合对分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放置在阔叶林地的针阔混合凋落叶分解速率较之放置在针叶林地的快,证明阔叶林地环境有利于凋落叶的分解。因此得出营造云南松和糙皮桦、云南松和连香树、云杉和糙皮桦混交林来改善凋落叶分解状况及土壤肥力、防止纯林造成的土壤极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方法]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地区进行分解实验,实验时间为840 d,研究进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和碳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14~0.71间。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集中在4.22~21.40 a,50%分解时间集中在0.98~4.95 a。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分解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分解速率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显,仅与蕨类植物的分解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凋落物总碳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在分解过程中均出现2次不同程度的升高过程,出现时间集中在分解的第240天和660天,此时正值冬季,凋落物分解较慢,碳元素出现积累。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单子叶植物仅与蕨类植物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大小表现为毛竹青冈木荷马尾松杉木水杉苏铁桫椤铁芒萁;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类群的碳损失量大小顺序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原位网袋法,研究6、12、20a和28a 4组林龄橡胶凋落叶在不同调控措施下1a内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橡胶凋落叶在007mm和100mm孔径网袋内分解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随时间变化分解呈现先快后慢2个阶段,经1 a分解后,007mm和100mm孔径网袋内残留率分别为3684%和3209%。橡胶凋落叶分解速率不仅受埋层位置影响,还与土壤肥力有关。经240d分解后,地上组(0cm)和在保留根系下非肥坑地下组(0~30cm)、肥坑地下组(0~30cm)残留率分别为3209%、740%和3458%。土壤肥力对橡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解中后期,至240d时,4块林地肥坑和非肥坑平均残留率(保留根系组+去除根系组平均值)分别为3562%和846%。6、12、20a和28a 林龄4组橡胶凋落叶原位埋置分解中,前期分解速率差异小,后期分解速率呈显著差异,至240d时,残留率分别为294%、705%、1462%和218%。橡胶根系前期促进凋落物分解,后期转为抑制,但橡胶根系没有显著性改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时期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总量下不同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和扬粳9538剑叶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肥能提高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后期施氮能显著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即SPAD值,使叶片保持浓绿状态的时间延长;后期适当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剑叶净光合速率,延缓剑叶的衰老,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品质;在颖果发育过程中,后期施氮能降低颖果中可溶性糖、直链淀粉和总淀粉的积累量,显著提高蛋白质积累量,但对支链淀粉积累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中梁山海石公园石灰岩山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个5 m×5 m的样方为基础,研究了海石公园20 a无干扰的石灰岩山地灌丛植被情况.运用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该区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并与云阳人工柏木林和缙云山草珊瑚群落对比.结果表明:在625 m~2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78种,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大小格局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多样性大小格局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或等于藤本植物;均匀度大小格局依次为藤本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相对于云阳人工柏木林和缙云山草珊瑚群落,本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
Abstract: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plants on the Haishi Park limestone shrubland withou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for 20 years were studied based on data from 25 5 m×5 m plots. Important value index, richness index,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plants in the region and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th the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 in Yunyang and the Sarcandra glabra communities in the Jinyun Mountains. A total of 7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were found in the 625 m~2 plots. Richness index was in the order of shrub layer > herb layer > liana layer;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in the order of shrub layer >herb layer ≥ liana layer and evenness index in the order of liana layer > shrub layer > herb layer.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in Haishi. Park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 funebris forest in Yunyang and S. glabra communities in the Jinyu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8.
熊红福 《现代农业科技》2023,(24):118-121+127
采用纬向温度梯度模拟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喀斯特地区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以普定原生乔木林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将装有普定原生乔木林叶凋落物的分解袋同时分别放置在普定原生乔木林(原地)、茂兰原生乔木林样地(异地模拟气候变暖)进行分解,每月月底回收1次。经过两年的分解,原地分解(CK)和异地模拟气候变暖分解(CM)的质量剩余率分别为28%和24%,异地模拟气候变暖分解的月均失重率总体上大于原地分解。异地模拟气候变暖3.2℃,凋落物分解50%、分解95%所需的时间变短,分解半衰期缩短11.8%。在分解的24个月里,随着分解时间的推进,叶凋落物中C含量呈递减的趋势,N含量呈递增的趋势;从群落水平来看,分解过程中C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原地分解>异地模拟气候变暖分解,N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异地模拟气候变暖分解>原地分解。在降水量基本不变、气候变暖3.2℃情景下,叶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的N含量升高,C含量及C/N值降低,其分解速率加快了1.14倍。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新生期、花期和果熟期)对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与相关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研究中,不同物种间生物量分配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型对生物量分配影响较大(p0.05),而生长型仅对花枝的叶生物量分配和果枝的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境类型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育阶段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表现为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随发育历程的进行有增大的趋势,而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下降;②在繁殖分配与营养分配的相关性研究中,不同功能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花枝中营养投入与繁殖投入除外)(p0.05);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分配受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调节分配给各个器官的生物量比例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烟草中3个亲环素家族基因(CyPl、CyP2、CyP40)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中,CyPI在烟草移栽后40、50、60d时表达量较高,CyP2则是在移栽后30、40、60d表达量较高,而CyP40只在移栽后60d表达量较高。在不同组织部位及器官的表达中,3个亲环素家族基因在中部叶和下部叶中表达均较强。在烟草根中主要表达CyPl和CyP40基因,CyP40还在花中表达较高,而CyP2基因的主要表达器官为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