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渭河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渭河野生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渭河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观赏和生态特性进行调查分析,以期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渭河野生植物资源,为渭河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植物选择以及渭河湿地植物保护提供参考,进而推进渭河甚至黄河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进程。结果表明,渭河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共有93科310属453种。依照其分布范围筛选出具有优良开发前景的野生植物88种,其中乔木4种、灌木10种、草本植物74种。筛选出的植物在园林应用、生态修复、药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渭河生态建设工程中作为景观设计部分的植物配植材料有利于生态园林城市的营造,结合药用价值的开发更可兼顾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实现。针对开发利用价值,结合渭河实际情况对渭河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结合园林应用进行保护与开发、加强植物生态效益研究和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市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张家界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状况,采取资料查阅与实地调查方法,对市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张家界市野生地被植物共1153种,其中具有开发潜力的有369种,分别隶属99科239属。根据植物生活型将市内野生地被植物划分为灌木、多年生草本、1~2年生草本、藤蔓类、蕨类等,并分类介绍了野生地被植物的特点、部分观赏性较高的植物及其的园林配置与应用。最后,对野生观赏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山东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毅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516-520
明确了山东境内原始分布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种类为20科34属81种(变种)。在81个种和变种中,除极少数种(变种)仅做栽培种的砧木外,绝大多数兼具鲜食、加工用途,包括加工罐头、饮料、酒类、食用油、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多数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有些种(变种)兼具观赏应用价值,有些种可作为繁殖材料应用。分析了山东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充分发掘野生资源利用价值为目标,基于观赏植物野生资源的特征,确定了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对内蒙古武川地区观赏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蒙古莸、百里香、草乌头、长梗葱等29种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高;柳穿鱼、糖芥、柳兰、扁蕾、黄报春等56种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可适度或较小规模开发;米口袋、短瓣蓍、歪头菜等10种观赏植物开发利用价值较低,不宜开发利用。AHP模型评价内蒙古武川地区观赏植物野生资源的结果,将为今后开发利用观赏植物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崂山的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本文重点阐述10种可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分析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园林应用前景;并对崂山野生花卉资源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野生花境植物资源及观赏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霞  张旭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3):296-300
通过调查浙江省野生植物资源,根据花境植物选择标准,从观赏性、适应性和安全性出发筛选出观赏应用价值较高的33种野生花境植物,评价分析其生长习性、生境特点和主要观赏特性及花境应用,并指出花境植物应用中存在的大量引种国内外品种导致的生态安全、品种退化、价格偏高、种类偏少、管理难等诸多问题,并提出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前提下,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种植以后无需经常更换的野生花境植物,并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摸清小兴安岭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查及访问等手段进行调查,将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地区共有野生药用维管植物98科326属574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16种,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90科315属552种;且在植物的种类组成、科属构成、生物学习性及植物的区系分布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资源价值。今后要注意科学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孟庆杰  王光全 《种子》2004,23(3):46-48
沂蒙山区野生果树资源丰富.本文对所调查的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39种野生果树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的统计和开发利用评价,同时,对主要树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栽培试验调查,并阐述了沂蒙山区野生果树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辽宁凤凰山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种子》2007,26(12):50-52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果树资源丰富。经过3年野外调查,结合有关标本与资料,分析研究了果树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共有23科36属86种。并提出野生果树的利用对策及建议,为凤凰山野生果树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资源现状,本研究对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进行调查,对其植物资源开展多样性研究,探究其植物区系组成与分布区类型,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59属148种,其中栽培种38种,海南特有种15种,海南特有属1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种;按其资源用途主要可分为药用、观赏、染料、食用、用材、纤维、野生橡胶等7类;其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具有8个分布区类型6个变型,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共有13属;在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资源共计46属76种,以藤本植物居多,植物药用部位以根、全株、叶居多,其功效以外用药为主,清热药为辅。本研究为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基础研究数据,为海南广义夹竹桃科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主要野生观赏草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观赏草作为一类新型景观植物,在城市绿地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研究也较少。笔者就观赏草的概念、应用价值、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根据多年调查对山东地区主要野生观赏草的种类、景观特点、分布进行了初步描述。调查表明,狼尾草等13种野生观赏草在山东地区极具发展潜力,并分别加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丰富昆山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并积极开发利用乡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选取昆山生态森林公园内的60种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由观赏价值系数、濒危系数、繁殖难易系数、抗性系数、蕴藏系数和生境适宜性系数6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分析,确定60种观赏植物的优先开发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的夏至草、益母草等15种植物在昆山极具推广应用价值,第二类马齿苋、野菊等6种植物也可在园林建设中积极推广,第三类以及第四类共39种植物的推广应用价值意义不大。通过综合评价,可为昆山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萝藦观赏植物以其花奇特;茎蔓飘逸而倍爱人们亲睐。作者在检索和查阅大量有关植物分类的资料和书籍的基础上,综述了萝藦科观赏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主要用途,并着重介绍此科植物的园林观赏特色、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的是为开发利用此科观赏植物提供依据。此科植物叶花俱佳,是吊挂和垂直绿化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抗逆性北京野生花卉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调查北京山区和平原的野生花卉资源,共记录北京野生植物170种,分别隶属于48科131属。其中有观赏利用价值的90种,包括木本植物29种,草本植物71种。 经过筛选、试种实验,筛选出景天三七、蛇莓、紫花地丁、苦菜、罗布麻等野生花卉,它们耐旱、耐瘠薄,其建植、栽培、养护的成本很低,适于在北京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湖岸带植物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武汉市岸带景观建设植物材料不足的问题,对武汉市29个湖泊岸带植物的种类、性状、观赏特征、生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湖岸带维管植物共有473种,隶属113科304属。其中,人工岸带植物应用种类较少,乡土植物应用明显不足,并且存在入侵种蔓延的现象,而自然岸带植物种类比较丰富。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于武汉市湖岸带生长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乔木7种、灌木8种、草本植物14种、藤本植物6种。建议在湖岸带植被构建中选用优良的乡土植物种类,提升湖岸带的生态功能和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秦岭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加速陕西省野生杜鹃花资源的开发和永续利用,通过调查访问、野外实地考察、室内标本鉴定和查阅整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秦岭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分布的野生杜鹃花属植物有16种,多分布在高山地带,而且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状况。依据性质和用途将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划分为观赏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和其他用途植物资源,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描述,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陕西秦岭野生杜鹃花属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helley Jansky 《Euphytica》2011,178(2):273-281
Valuable genetic diversity in diploid wild Solanum species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crosses to haploids (2n = 2×) of the tetraploid cultivated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Haploid-wild species hybrids segregate for the ability to tuberize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y vary in male fertility, vine size, stolon length, and tuber size. In this study, three haploids were crossed with nine diploid wild Solanum species and 27 hybrid families were evaluated in the field for two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male fertile hybrid clone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wild species parent. A large effect of the female parent was detected for vine size, stolon length, tuber size, percent tuberization, and percent plants selected for agronomic quality. An exceptional haploid (US-W4) was identifi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gronomically desirable haploid-wild species hybrids. In hybrids derived from US-W4, differences among wild species parents were observed for agronomic quality. Superior hybrids were produced by S. berthaultii and S. microdontum.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evaluated for a subset of families. When the wild species was used as the female parent, male fertility was restored, but tuberization and tuber size were reduced. Careful selection of both haploid and wild species parents can result 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fertile, agronomically desirable hybrid offsp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