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7-1989年从绥化地区9个市县采集10个病菌标样,在隔离温室和田间隔离区里人工接种于12个大豆鉴别寄主品种上,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与美国已报道的32个小种明显不同,暂命名为中1号、中2号和中3号小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测霜霉病菌在大白菜种株上越冬的情况,我们按照从冬贮存到春季种植的整个过程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 beticola Sacc.)是甜菜最主要的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块根的产量及含糖率。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甜菜褐斑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Plasmopara halstedii (Farl) Berl and de Toni引起的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I.)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种子和土传病害,到目前国际上已经鉴定出8个生理小种,在我国仅吉林省1989年吴天平等人鉴定并报导了吉林白城地区霜霉菌为1号生理小种(欧洲小种)。  相似文献   

5.
高梁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辽宁省最先推广种植以ATx622为母本的杂交高粱产区营口,发现了高粱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uhn) Langdon & Full.)新的生理小种,定名为3号小种。此小种的致病力与1、2号小种显著不同。3号小种能侵染1、2号小种不能侵染的ATx622和BTx622,并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鉴别寄主为ATx622,BTx622,ATx623和BTx623。  相似文献   

6.
张际中 《植物保护》1964,2(4):166-167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现象 稻瘟病菌的生理分化现象早在1922年就有人发现了,无论在培养性状,生理性质、孢子形态及致病性上都有不同的菌系[4、8、9、13]。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曾风靡一时,但1936年以后差不多烟消云散,又很少有人研究了。可能由于这种病菌是兼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大白菜霜霉病病原菌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采用凹玻片保湿法和离体子叶浸泡法测定了氟吡菌胺对寄生霜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寄生霜霉孢子囊萌发、芽管伸长、病斑扩展、孢囊梗形成及孢子囊产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孢子囊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效果最显著,EC50值分别为0.113 3和0.291 8μg/m L;当氟吡菌胺质量浓度为8.00μg/m L时,对病斑扩展和产孢量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6.08%和72.48%,且对孢囊梗的产生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选用离体子叶浸泡法,测定了氟吡菌胺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60株寄生霜霉菌株的毒力,发现菌株之间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小,敏感性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EC50值范围为0.163 2~0.802 2μg/m L,因此可以将其EC50平均值0.405 3μg/m L作为寄生霜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8.
叶用菾菜霜霉病过去在四川省未见报导,但1961年发现其为害较普遍。邛崃东安公社发病严重田块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42%,雅安43—90%,天全15—100%。1962年调查蒲江发病率为5—100%,平均发病率为28%。受害植株叶形较健叶细小肥厚,质地脆硬,叶缘向后翻卷,心叶及幼嫩叶片出现褪绿症状。病株心叶部分往往成簇生状(图1),病叶背面有紫灰色霉层。留种植株发病时,花苔不能伸长而成短缩花茎,花、花苞都密集于茎上,被害部分显著褪绿呈肥厚现象,多不产生种球或产生很少(图2)。患病株易得軟腐病。  相似文献   

9.
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在烟草生产中,青枯病严重为害国内外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青枯菌种以下分类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青枯菌的生化型、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烟草青枯菌系的构成及烟草与青枯菌互作提供分析信息,并为烟草青枯病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为烟草青枯菌生理分化及致病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78~1981年研究选出长白6号、京引127号和BL73个品种为吉林的辅助鉴别品种,加上全国7个鉴别品种,组成了一套适合于吉林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初步拟定了吉林小种命名方案。在此基础上将吉林存在的5群11个中国小种,进一步划分为29个吉林小种。ZG1J0、ZF1J0是全省的优势小种,ZG1J1、ZG1J-2、ZF1J1、ZF-1J2是正在引起推广品种长白6号、京引127号丧失抗性的危险小种,ZD3J6是值得重视的小种。此外,还基本查清了省内各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区系和分布情况,可供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1.
白菜霜霉病菌卵孢子接种与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白菜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 Fr.]在初次侵染来源中的作用,作者对该菌卵孢子进行了接种与萌发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主要病毒是芜菁花叶病毒的油菜毒系和芜菁毒系)的越夏寄主,根据11年来的观察特别是1956—1958年间的实地调查结果,主要是小白菜、菜心和西洋菜。在野生植物中曾发现过2株蔊菜和1株荠菜自然感病,说明野生植物不是本病的重要毒源。室内试验结果证明,此病的自然传染媒介为萝卜蚜、桃蚜和普通红蜘蛛。黄条跳(虫甲)、斜纹夜盗蛾和菜粉蝶都不是本病的虫媒,病株的种子不会传病,中国菟丝子也不会传递本病。在带有未腐熟的病菜残体的土里进行直播,长出来的菜苗没有发病的;但是把菜苗移植在这样的土里,会有极小量的植株感病。根据1956年7月至1958年6月,每十日田间调查一次结果:萝卜蚜是广州地区最重要的传病媒介,桃蚜每年只在3—4月间略有发生,作用不大。根据这24个月的田间发病率,萝卜蚜(有翅蚜及无翅蚜)的虫口密度和气候情况,我们认为本地区本病的发生及流行程度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所影响,并认为可以从降水情况来预测约30日后的病害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3.
 1.云杉球果銹病(Thekopsora aerolata Fr.Magn.)为云杉林木球果重要病害。在四川小金川流域普遍为害着。为害云杉属之粗云杉(P.asperata)和紫果云杉(P.purpurea)。云杉林分感染率粗云杉为64.5%,紫果云杉为30.7%。在云杉立木上球果感染率,粗云杉占27.1%,紫果云杉占7.4%。  相似文献   

14.
14C-辛硫磷在秋白菜上的残留和残留物排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14)~C-辛硫磷研究了辛硫磷在秋白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测定了经受不同浓度和施药次数的大田收获白菜的残留量。表明50%辛硫磷500倍液在白菜上消解较快。5天时残留为0.1ppm,仅为原始沉积量的0.7%。7天时已消解99.9%,残留半衰期0.98天。施药5天后,辛硫磷在收获白菜上的残留水平与施药次数及浓度无显著相关。用1500、1000和500倍50%辛硫磷液各施1、2、3次时的平均残留量为0.04ppm。根据本文数据和其他资料建议辛硫磷在白菜上的允许残留量定为0.05ppm,安全间隔期为6天。  相似文献   

15.
1962年秋,作者等在南昌近郊,从感病长果种辣椒的果上,分离到两种炭疽病菌。一种分生孢子为椭圓形(以下簡称G菌),病斑圆形或椭圓形,凹陷,灰綠色或黄色,以后变棕色。另一种分生孢子为鐮刀形(以下簡称V菌),病斑不定形,暗棕色至黑色。这两种病菌,在馬鈴薯、洋菜培养基上都能形成孢子,且对辣椒都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黑斑病离体叶人工接种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菜区,黑斑病对大白菜危害越来越重。1989年,黑斑病在北京郊区大流行,使白菜遭灾减产。  相似文献   

17.
粟白发病抗病性研究Ⅱ我国粟白发病菌生理小种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1993年在北京用采自中国4个谷子生态区白发病菌[Sclerospora graminicola(Sacc.) Schröt.]标样,以新创造的单病株(系)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法研究了我国粟白发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显示,白发病菌株与粟品种间有强互作反应,说明粟白发病菌的致病力有特异性。经选择,确定三三二、西城白、大青苗、柳条青和189等5个品种为一套适宜于测试粟白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根据68个参试菌株在5个鉴别品种上的反应特征,初步将我国白发病菌区分为6群20个生理小种,并明确了各小种在各生态区的分布,我国4个谷子生态区中,黄土高原病菌小种类群最多,致病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