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目标树优势群体的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的调查以及树干解析,分析了目标树优势群体的树高、直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苗木生长初期,树高速生期,直径速生期,速生后期和成熟期5个生长阶段;云南松材积生长的重要年龄阶段为15~45年,此期间应加强抚育措施,促进其快速生长;50年生云南松开始进人数量成熟阶段,可以采伐利用.云南松速生期较长,可作长轮伐期经营,是培育中大径材的理想树种.林分中云南松优势木材积生长量是平均木的3~4倍,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全林改造为目标树经营,大幅提高其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钻天柳天然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立地条件的钻天柳天然林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5~35 a之间;树高生长高峰期在5~25 a间;15~45 a生期间是材积生长的速生期。在12 a生的林分中,低密度林分的胸径平均生长量比高密度林分高9.9%,低密度林分树高平均生长量比高密度高14.5%。在20 a生林分中,沙壤土立地的生长量优于砂砾立地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白桦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林木生长规律,是科学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调查的临时样地资料,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主要林分因子生长进行模拟,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拟合其立木株数生长过程效果最好,Logistic方程拟合其蓄积量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对数方程拟合其胸径、树高生长过程效果最好,Richards方程拟合其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30cm,速生期前10a;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25m,速生期为前5a;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51m3,速生期前20a,数量成熟龄为38a。  相似文献   

4.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年生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14 a为幼林期,510 a为速生期,1114 a为近熟期.I-72杨树高速生期为38 a,胸径速生期为510 a,材积速生期为610 a.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林木的后期生长以胸径和材积生长为主.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的到来时间要早,树高连年生长量大约在第7年生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大约在第9年生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4 a中未能相交,即没有达到数量成熟,其合理的轮伐期应在14年生以上.单株之间树高生长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第38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生长竟争集中在生长后期.用Richards方程对I-72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以滇中一平浪林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树干解析资料为基础,采取标准样地法与标准木树干解析法,运用MATLAB统计软件,采用一元幂函数式、抛物线式、逻辑斯蒂式、对数曲线式、舒马克式分别平均木和优势木拟合并选出最优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优生长模型经检验其拟合总体精度在96.67%~98.97%之间,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研究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生长过程的预测。平均木和优势木存在两个速生期,分别为5~10a和35~40a,建议在10~15a,40~45a之间进行抚育间伐,提高林木生长量。直至50a,优势木和平均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两条曲线尚未相交,林分生长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说明其成熟期在50a后。至50a,优势木材积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约为平均木的4倍和5倍,可见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进行优树选择有较高的增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青钱柳1 a生苗的年生长节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节律效果良好;并将其生长期划分为出苗期(5月15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6日~7月6日)、速生期(7月7日~9月26日)和生长后期(9月27日~11月加日),速生期内的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7.
椿叶花椒为湖南重要的速生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通过对23 a生天然林的调查分析,发现椿叶花椒的高生长在第5 a时进入速生期,15 a后生长速度放慢;胸径的生长在第10 a开始进入速生期,20 a后胸径生长开始下降,其平均连年生长量在13 a时最大,为1.05 cm,椿叶花椒材积的生长在15 a后进入速生期.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20 a时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长达10 a,比胸径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8 a;林分生物量不受林分年龄的影响,均变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这样一条规律,且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8%以上,林分生产力高于湿地松、杉木,这将为湖南省营造椿叶花椒速生丰产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苗龄差异对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徐家山和牛达林区进行了用不同苗龄的云南松苗木营造云南松人工幼林对其林木造林当年生长影响的研究.经对大苗(1.3~0,徐家山)和当年生苗(0.4~0,牛达)定植的云南松人工幼林造林当年林木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分析,表明苗龄差异影响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的生长:其两林分的林木平均地径和树高分别为1.63 cm、0.19 m,和0.57 cm、0.08 m.揭示了采用大苗造林可促进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的生长.其林木的地径和树高生长线性相关显著,徐家山和牛达两林分的方程分别为Y=0.043 2x+0.123 1和Y=0.035 6x+0.062 4,其林木的树高可作为林分生长量分析的主要指标.此期间,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分化明显,徐家山和牛达林分的林木树高变幅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3~0.61 m、0.01~0.26 m和1.08 %、0.77 %.树高聚类分级结果也显示两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分化的客观存在.林木树高的变幅、其变异系数和聚类分级的组间和组内的变幅说明,用13~0苗龄营造的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的树高分化较0.4~0苗龄的显著.其幼林林木的生长分化预示着进行云南松早期选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杉木高密度造林林分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邵武卫闽林场南际工区10000株·hm^-2高密度造林杉木速生丰产林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树高、胸径及蓄积等生长因子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为杉木小径材的培育和经营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杉木高密度造林林分平均胸径速生期为5~8a,平均树高速生期为3~5a;林分单位蓄积平均生长量在14a时达到最大值,即林分数量成熟龄为14a,为培育小径材,建议12~15a即进行主伐。  相似文献   

10.
2002~2004年在南京、江都、无锡等地引种大叶樟试验表明,苗期高生长呈现单峰形,5~6月开始生长,7~9月速生,7月呈现峰值,10月生长下降后趋于停滞.生长与气温、湿度和光照关系密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苗期1~2 a与当地香樟一样在-7℃极端低温下有较重冻害,但冻害轻于香樟;3 a时苗木冻害显著减轻,5 a时未见明显冻害.1~2 a生苗树高年均净生长量达0.83~0.99 m,3 a达0.95 m,5 a达0.85~0.98 m,显示出速生潜力.5 a生苗平均树高达4.26~4.88 m,胸径5.8~6.5 cm,冠幅2.0~2.5 m,已达城市行道绿化和园林绿化出圃标准.苗木耐湿性较强,在地面淹水20 h,深10 cm的情况下,1 a移植苗未见受害.引种苗期1~3 a和幼龄初期5 a未见明显病虫害.由此认为,大叶樟是樟科生长适应性较强的常绿观赏阔叶树,可在南京及苏南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园林绿化中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建水县小关石漠化地区栽种的云南松、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10a生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树高、胸径、冠幅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表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也是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冠幅年平均生长量则是云南松最大,马尾松最小.加勒比松、马尾松可作为建水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进行推广;云南松作为乡土树种虽然存在有蹲苗期、前期生长量低等问题,但也可作为造林推广树种;湿地松则适宜培育小径材,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12.
对富源县三道箐林场石漠化地区栽植的4~5年生湿地松、云南松、华山松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对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以对比3个松类树种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成效。结果表明,树高年均生长量湿地松最大,华山松最小;地径年均生长量也是湿地松最大,华山松最小。湿地松可作为富源县石漠化地区松类造林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云南松天然林分遗传增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优良林分子代测定试验林树高和地径,估算优良林分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天然云南松优良林分子代林树高生长量的遗传力为87.9%,与对照相比遗传增益为5.7%;地径生长量的遗传力为52.6%,遗传增益为8.6%。  相似文献   

15.
多形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自变量,避免出现因子间相互预测,精确描述样本数据,有效减小系统误差,文章以一平浪林场为例,介绍了只选择年龄单因子为自变量构成建云南松多形树高生长模型的方法.该生长模型可用于云南松的生长预估及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林木分为特优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应用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分的生长过程中优势木株数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34%,但材积占林分总材积的比例达66.58%;25年生优势木的单株平均材积是中庸木和被压木的2.91倍和10.46倍。11年生时云南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83 m,高生长主要在3~11年;33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065 cm。胸径生长主要在11~33年,此期间林分应适度间伐,可促进其快速生长。4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053 693 m3;53年后明显下降;材积生长主要在32~53年期间;60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等,说明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主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期长,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大径级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永春县高海拔山地9年生柳杉×木荷混交林补植火炬松、马尾松4年后的生长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火炬松的地径生长与13年生柳杉已无显著差异,树高已显著高于13年生柳杉,远大于木荷,与马尾松相比,同林龄火炬松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大于马尾松。补植造林后,林分蓄积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见,在高海拔特殊立地条件下,火炬松可用来作为快速绿化的先锋树种,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复合肥(包括缓释肥)和磷肥配施对12a生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施肥后1a时的短期生长效应,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试验实施。施肥后1a时,处理组合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长率分别达4.29%~12.37%,7.96%~22.58%和20.13%~38.39%,对照则是3.80%,10.21%和15.76%,处理组合间此3项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胸径增长率的主导因子是肥料种类,树高和材积的是磷肥施肥量。随着磷肥施肥量的增加,树高增长率随之提高,胸径则相反。肥料种类和磷肥施肥量的交互作用对胸径和树高增长率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差异影响。云南松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对养分种类及其数量的需求具有差异,施肥以促进胸径生长为主。适宜的复合肥种类和磷施肥量配施可极显著促进林木生长。每5cm胸径作为计算施肥单位可实现精准施肥。综合理论与实际的最优处理组合,考虑到复合肥种类和磷施肥量交互作用结果,以及影响林木材积的主要因子,0.75和0.50kg/5cm的9个月缓释肥和磷肥配施可于1a的短期内促进云南松人工林幼林生长,提高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9.
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地块内进行精细管理、粗放管理和自然生长3种经营管理方式对滇杨生长状况影响的对比实验。经过6年观测,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相同下,强化经营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滇杨造林成活(保存)率。精细管理的林木平均高和地径生长量大于粗放管理的林木,粗放管理的林木平均高和地径生长量大于自然生长的林木。不同管理方式对滇杨高和地径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经营管理措施越到位,滇杨树干干型越好,树干虫害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以1、2、3年生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①同龄级个体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新梢生长量和分枝数也存在较大差异;②同龄个体间高生长量较地径生长量变异大,且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云南松超级苗以苗高生长量为主、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③按照平均高生长量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超级苗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最终在78 200株1、2、3年生苗木中选出2 825株超级苗,平均入选率为3.6%,且选择结果以2年生苗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