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胶病在我国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病害。植株流胶过多,会严重削弱树势,重者引起死枝、死树,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除桃树外,其他核果类果树如杏、李、樱桃等也有流胶病。  相似文献   

2.
1996年以来,山东省胶东地区桃园流胶病偏重至大发生。桃树流胶病成为桃树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流胶病大发生的症状是大量胶体自桃树主干及枝条上的皮目等处流出,桃树树体因为大量流胶而衰弱并死亡。按照传统理论,桃树流胶病系生理性病害。也有报道系真菌性病害。1998年以来,通过我们系统观察,发现桃树枝干流胶的成因主要系一鞘翅目小昆虫在枝干表皮至韧皮部大量蛀食为害造成,蛀孔破坏了枝干输导组织,树液不能正常输送,自蛀孔流出,形成流胶病。据2002年9月上旬标记观察,果树小蠹成虫为害的蛀孔24h内流胶率达到9…  相似文献   

3.
桃树流胶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桃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真菌病害.流胶病的发生主要由生理性因素和病虫害因素引起.本文对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做到对症施策,为桃树流胶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桃树流胶病在我国南北桃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常常因流胶过多导致树势衰弱 ,甚至引起枝枯和死树 ,造成严重减产。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桃树面积增加 ,经调查 ,桃树流胶病发生普遍 ,一般果园发病率41%~47% ,严重威胁桃果生产。1症状桃树流胶病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 ,以枝桠处较重 ,小枝和果实也有受害。田间调查流胶病发生部位所占百分数为 :主干27% ,主枝杈处32.5% ,主枝23.5% ,小枝及果实17%。主枝及主干受害初期 ,病部肿胀 ,早春流出树胶 ,初呈半透明黄色 ,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 ,严重时树皮和木质变褐腐烂 ,…  相似文献   

5.
桃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的病害种类比较多 ,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桃树流胶病、根癌病、缩叶病和细菌性穿孔病。1 流胶病桃树流胶病是桃树枝干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南方温暖多雨桃区普遍发生。桃树受害后 ,树势衰弱 ,树体早衰 ,影响产量 ,已成为当前桃果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1 .1 症状流胶一般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 ,严重时侧枝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膨胀 ,随后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 ,同空气接触后 ,树胶慢慢变褐色 ,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随着流胶数量的增加逐渐变褐腐烂 ,杂菌极易腐生 ,树势日趋衰弱 ,树叶变黄变小 ,桃…  相似文献   

6.
桃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的常见病害,该病发生原因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本研究从健康桃树叶片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内生细菌J5,J5对桃流胶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MB-122菌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结合16S r DNA鉴定、磷脂脂肪酸鉴定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分析结果将J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J5可在桃树内定殖且存活至少2年以上。离体致病力测定表明J5定殖或其发酵滤液处理的桃树枝条在接种JMB-122后产生的病斑长度均较对照的小。J5定殖的桃树枝条接种7 d后病斑长度为14.0 mm,而对照枝条接种后病斑长度达到32.5 mm,表明内生细菌J5能有效抑制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在防治上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流胶病在湖北‘天仙红’桃树上发生严重。为明确引起‘天仙红’桃流胶病的病原,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柯赫氏法则对采集的病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分离菌株JSZ01的形态学特征与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基本一致。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JSZ01的ITS、TEF1-α和β-tubulin基因序列与N.parvum的相似性在99.2%~100%,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JSZ01与小新壳梭孢的类群处于同一分支。JSZ01接种健康桃树枝条5 d后接种部位出现溃疡流胶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结合形态学观察、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天仙红’桃树流胶病的病原菌鉴定为N.parvum。  相似文献   

8.
徐旺瑞 《植物保护》1966,4(1):37-37
桃树流胶病是生理性的病害,而非侵染性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桃树主干、分杈及伤口部份,从皮孔和伤口部份流出淡黄色、柔软而透明的树脂。树脂干燥凝结变为赤褐色,树皮开裂而膨胀,严重的树干布满树脂,雨天向根部流下积累成堆。此病一年中以4—5月梅雨期发生最多,其次8—9月台风期,本场  相似文献   

9.
‘鹰嘴蜜桃’是广东的一个特色桃品种,以广东的连平县种植面积最大,但自2008年以来,桃树流胶病严重影响当地‘鹰嘴蜜桃’产业的发展,成为桃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为明确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试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β-tubulin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态Fusicoccum aesculi)。  相似文献   

10.
曹仕贤 《植物保护》1995,21(1):52-53
自制植物枝干病害玻盒标本的方法枝干部病害是果、茶、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之一,如桃树流胶病、梨轮纹病、柑桔树脂病等。将它们制作成病害标本时,常遇到从田园采回的理想病枝干,直径远远超过常规硬纸质标本盒厚度(多为1.5-2.5厘米)。盒内除去垫衬物(如塑料泡...  相似文献   

11.
李红松  黄婕 《广西植保》2007,20(4):26-29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南方桃树栽植面积扩大较快,品质上乘的鲜桃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桃园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桃树与梨、李、苹果等果树混栽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桃树栽培管理过程中,病虫害常严重发生为害,对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桃园大多病虫发生为害时段主要集中在生产季节(4~7月),这期间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桃蚜、梨小食心虫、刺蛾、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落果、裂果等,采果后(下半年)由于管理粗放,山楂叶螨、小绿叶蝉发生严重,而天牛、流胶病则周年发生为害。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实地调查,对南方桃…  相似文献   

12.
流胶病是樱桃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树体枝干,导致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综述樱桃流胶病的危害、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致病菌种类、侵染途径,探讨流胶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2):26-27
近年来 ,大棚温室油桃在夏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2 0 0 2年达 4 0 0hm2 。油桃适应性广 ,生长势强 ,抗逆能力强 ,结果早 ,生育期短 ,投资小 ,效益大 ,667m2年均效益 80 0 0~ 10 0 0 0元 ,成为夏县设施栽培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但是 ,在栽培生产中由于流胶病的发生 ,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和品质提高 ,为了确保油桃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壮生长 ,于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防治 ,基本控制了流胶病发生现总结如下 :1 症状油桃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 ,树干枝条受害时 ,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 ,胶质逐渐变为褐色 ,…  相似文献   

14.
氮钾水平与全多酚对柠檬流胶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胜林 《植物保护》1997,23(4):10-12
N、K水平与柠檬抵御流胶病病原菌侵染能力有密切关系。在营养液中N浓度大于240mg/kg,树体对流胶病抵御能力降低;在K浓度小于220mg/kg范围内,提高K水平能明显提高树体抗流胶病的能力。叶片中全多酚的含量与树体抗流胶病能力强弱有关,在营养液中N浓度为240mg/kg,K浓度为220mg/kg时,叶片全多酚含量为9.17mg/g,树体具有较强的抗流胶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桃树能正常生产.提高桃树产量.笔者介绍桃树早期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钱开胜 《广西植保》2003,16(2):20-20
桃、李、杏等落叶果树常出现非侵染性的流胶病 ,而常绿果树中的流胶病 (有的也称树脂病 )则多具有侵染性 ,如柑、橙、沙田柚、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的流胶病多因病虫危害 ,冷冻害或机械伤引起树干损伤 ,导致真菌侵染。一般 3月中旬开始侵染 ,4~ 5月发病 ,6~ 7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易引起果树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果实产量与品质下降 ,严重时引起枝条或树体枯死。其中 ,甜橙发病后树体死亡率极高。  常绿果树流胶病重在预防 ,在果园中要经常观察 ,采取综合防治技术 ,及时对症用药 ,效果较为理想。1 加强果园管理 ,增强树体抗性  南…  相似文献   

17.
桃树流胶病的研究——Ⅰ.病原特性及其发病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树流胶病是由真菌多主葡萄壳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x Fr.) Ces.&de Not.(B.ribis Gross.et Dugg.)所致;菌丝在PSA培养基上生长适温为20~30℃,菌落经黑光灯照射7~10天产生分生孢子。它的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在10℃及25℃下贮存102天仍能发芽;本病从4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侵染新梢,潜育期为14~84天,病菌有潜伏侵染性;在南京病菌从4月开始侵入到10月下旬停止活动,进入越冬阶段;病菌的分生孢子是随雨水传播,伤口、皮孔及侧芽等为病菌入侵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流胶病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樱桃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为害樱桃树主干、主枝等部位,是一种综合性病害。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彻底根治。树体流胶可造成樱桃树生理代谢失调,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引起死枝、死树,造成樱桃减产。1症状一是由侵染性病菌引起的流胶病,在根颈、主干、主枝等部位发生。发病初期,在枝杈处或伤口流  相似文献   

19.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4,17(1):17-17
桃树缺铁症是桃树常见的生理病害.当桃树树体内铁含量少,或土壤中的铁难以被树体吸收利用时会出现叶片失绿缺铁症状,严重时影响新梢生长,花芽分化,造成桃树产量下降,桃果实的品质变差,甚至造成树势衰弱与树体死亡.本文介绍桃树缺铁症的症状及缺铁症的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果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果树小蠹的为害密切相关,小蠹在果树枝干表皮至韧皮部大量蛀食为害,破坏枝干输导组织,小蠹是引起果树流胶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介绍果树小蠹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化蛹、成虫羽化、产卵与卵孵化的规律,提出小蠹和果树流胶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