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定胡椒园间作槟榔体系影响胡椒产量的关键小气候因子,在海南胡椒园间作槟榔优势区开展4种间作模式与单作胡椒园小气候因子对产量影响的为期4 a的试验,研究不同间作密度下,对胡椒产量有主要贡献的灌浆期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每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析胡椒园间作槟榔体系小气候因子对胡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间作可以提高胡椒产量,其中间作槟榔株数为765株/hm2的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胡椒产量38.71%,为增产效应最大的处理。分析T2处理增产的原因,发现光强影响的关键光合参数气孔导度对产量有极显著正效应,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对产量有显著正效应,T2处理显著提高了这三个光合参数;高温干旱的灌浆期胡椒园日最高温和升温幅度与产量负相关,T2处理显著降低了这两个参数,使胡椒产量增加;表层土壤温度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T2处理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温度,对胡椒根系有保护作用。综合分析,发现光合有效辐射、日最高温、升温幅度和表层土壤温度是影响胡椒产量的关键小气候因子,所以,这几种小气候因子是用来确定间作模式是否合理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2.
中国胡椒疫霉种及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82—1990年,从海南、云南、广东省13个县(市)的60多个发生胡椒瘟病的胡椒园采集大量带菌材料的样本,经分离获得65个疫霉菌株,并鉴定为寄生疫霉(Phytophthara parasitica Dast.)和竦淑疫霉(P.capsici Leon.)两个种。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在65个菌株中,寄生疫霉为34株,辣椒疫霉为31株,两者的比例接近1:1。这两个种对中国主要胡椒植区的胡椒瘟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有菌株的支配型中,两个种都以A~2占大多数,而且都存在个别同宗配合和中性菌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胡椒园内杂草有14科42种,外来入侵杂草有8科17种。从胡椒园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该胡椒园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jnajor(Nees)C.E.Hubb]、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5.51%、32.42%、31.62%、30.47%和27.18%。本研究对明确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整个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胡椒园杂草危害情况调查以及外来入侵杂草的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胡椒是热带作物.解放前,我国没有栽培,全部依靠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一九五一年在广东海南岛开始试种胡椒.我场于一九六三年从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引种试种;由于农场党委重视和有关科研单位的配合,经广大归侨工人精心培育、管理,胡椒试种已经获得成功,从最初引种几十株发展到目前500多亩,其中结果椒有200亩,预计今年可产干椒25000斤,产值150000元以上,创造了三亩丰产试验椒园,估计最高单株可产白胡椒6—7斤.目前椒园欣欣向荣、丰收在望.现将我场胡椒引种试种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椒园间作槟榔优势及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胡椒园间作槟榔的优势,并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对比了单作与间作以及不同间作种植密度之间的产量及纯收入。结果表明,胡椒园间作槟榔具有明显产量优势,平均间作优势达2 466 kg/hm2,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78%;间作体系优势主要来自胡椒;间作体系中槟榔密度对间作优势具有显著影响;常规种植密度胡椒园间作槟榔以833~1 000株/hm2为宜,其中槟榔密度为833株/hm2时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将生物炭用于胡椒园土壤,探讨生物炭对胡椒园土壤培肥的作用,为生物炭培肥胡椒园土壤提供依据。试验设计C1和C2两种,两种生物炭施用量均为炭土比10 %、20 %、30 %,空白土壤为对照(CK),测试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元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C1和C2都能显著提高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炭土比为30 %的生物炭C2施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最大;生物炭C1和C2的添加对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我县种植橡胶树三十年来,经历了从试种到大面积种植的过程,全县现有胶园面积达6.3万亩,实践证明,诏安县橡胶树北移是成功的,橡胶已适应于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诏安县不但能种胶,也能正常产胶,又有较稳定的产量水平.高产不抗寒品系RRIM600和PB36其单产分别为4.26公斤/株·年和2.55公斤/株·年,亩产106.5公斤和9.42公斤,建设农场从1958年办场至83年橡胶种植业共盈利368万元,其它种植业都亏损.种胶不但有经济效益,且效益延续时间长而稳定.  相似文献   

8.
橡胶园套种胡椒的效益和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椒是世界上重要的香辛作物之一,原产于印度西海岸热带雨林,适宜温湿、静风环境.橡胶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属耐荫性树种;生产性栽培植距比较宽,林间空隙大.在橡胶园套种胡椒是胶园立体农业的一种模式,可以达到保水、保肥、保土,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目的,具有比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胶园套种茶叶、咖啡、砂仁、菠萝等作物,已有报道,但胶园套种胡椒的报道不多,现结合我场多年的橡胶——胡椒间作实践,谈谈胶椒间作的效益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椒花叶病是我国胡椒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害。试验表明:土壤、种子均不传病,病组织汁液摩擦接种也不传病,人工嫁接可传病,但胡椒栽培一般不采用嫁接,因而不是传病的途径。通过对海南儋县胡椒园一种常见的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传毒试验,获得成功,证明棉蚜是我国胡椒花叶病的传毒介体之一。带病的插条(种苗)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胡椒属(Piper L.)作为胡椒科(Piperaceae)中遍布于热带地区的重要作物,含有近2 000个植物种类,目前集中分布于南亚、南美洲和中美洲。胡椒属内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在传统的木兰亚纲(Magnoliidae)中显得尤为独特,为基部被子植物(Basal angiosperms)分化速率加快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属内还含有众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香料作物和民族植物种类,如胡椒(Piper nigrum)和蒌叶(P.betle)等。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揭示其属内分子系统关系、栽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指纹图谱、特有物种的遗传分布特征等。本文就过去几十年胡椒属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胡椒属在胡椒科中的系统地位已经确认;胡椒属内的分子分类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一些重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鉴定也已明确。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胡椒属内的分类系统仍显粗糙,需进一步细化研究;(2)胡椒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库尚未建立;(3)一些特有和珍稀种类的种群遗传特征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龙眼、荔枝营养与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与营养有关的生长发育特点1、树体生命周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龙眼、荔枝原产我国,是典型的亚热带名贵果树,又是著名的长寿树种,其树龄数百年者不为罕见,逾千年的古荔枝树,当推福建莆田的一株“宋香荔枝”(树龄1200余年).通常,龙眼、荔枝的经济寿命约数十至百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经历不同年龄时期,即生长、结果、盛果、衰老和更新阶段,且具有不同的营养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株两优176(株1S/97176)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熟期早、易栽培等特点,2002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合理安排"两期"、合理确定播差期、培育高产群体和提高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小胶园占胶树总面积2/3以上,为了改善小胶园主的经济地位,最近正在进行用高产栽培品种更新无经济价值胶园的工作.然而大约30%的小胶园是低产树或老龄树,这些胶园采用适当的刈胶和刺激方法能获得有经济效益的产量.乙烯丰刺激剂使用于小胶园的做法,必须适合目前流行的刈胶栽培措施.另外,小胶园是天然混杂的.因此一系列的试验计划已在马来西亚有代表性的小胶园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橡胶树刺激后的表现以及观察乙烯丰长期刺激的效应.为了便于调查,一  相似文献   

14.
我市发展天然橡胶,从1958年至1988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目前全市胶园面积11.4万亩(281万株).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在初期引种、生产性试种以及发展阶段,在种植品系的选择上偏多考虑抗寒而忽视产量,以致有2/3面积的胶园种植近200万株低产品系.加上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胶园的管理水平降低(主要是投入少),因而大面积胶园存在着保存率、开到率、株产(亩产)、胶园利用率、经济效益低等“五低”现象.如何提高胶园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5、7、10.5、14 g/株)处理对幼龄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胡椒长势和花穗发育的影响及叶片氮含量与花穗发育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由0增加到7 g/株,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均逐渐增加,促进胡椒生长。施氮量为10.5~14 g/株时,胡椒叶片的SPAD值降低,叶片氮含量减少,胡椒株高和冠幅均受到抑制,开花时间晚,花量较少,且土壤中残留的硝态氮增加。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幼龄胡椒适宜的施氮量为3.5~7 g/株。在生产中,除了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外,还应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6.
株两优02是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株1s×ZR02选育成的两系早稻品种。2013—2016年在邵武市和平镇高海拔(平均700 m)地区作烟后稻栽培,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抗病等特点。总结了株两优02在邵武市高海拔地区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从1980年开始种植,到1985年春止,共发展密植茶园(4000~18000株/亩)2178亩.收获于茶4218担,获得产值126万元,占农业降资回收率54.8%.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茶树种植的最佳密度,获得"早成园、早高产,早收益"的目的,我场于1981年进行茶树栽培密度比较试验,1984年试验已告一段落,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群体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2008年在高产田内较大密度处理范围(22500、45000、67500、90000、112500株/hm2)分析玉米品种先玉335群体子粒灌浆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密度群体(90 000株/hm2)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22500株/hm2)和超高密度(112500株/hm2)群体。各密度下群体子粒灌浆过程均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高产密度的群体子粒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高于低密度、超高密度。不同密度群体子粒活跃灌浆期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群体子粒灌浆速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粒重渐增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其次为线性灌浆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后者与前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粒重渐增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对提高群体产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省胡椒优势区胡椒园土壤分0~20 cm和20~40 cm两层取样,用以研究海南胡椒种植区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在3.76~5.26之间,极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54%,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46%;约98%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较低含量区间;碱解氮含量有85%在适宜值范围内;有效磷含量有54%低于适宜值范围;约54%胡椒园缺乏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均低于适宜值范围。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养分因子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为: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交换性镁>碱解氮>有效磷。因此,应该适当增施草木灰、石灰和有机肥,以提高胡椒园土壤pH值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20.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光合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槟榔胡椒间作体系中胡椒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2009~2012年在海南胡椒与槟榔间作优势区,研究4种间作和单作条件下,胡椒不同生育期完全展开叶的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明显提高胡椒产量,偏土地当量比(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34%~189%,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分析胡椒光合参数与产量相关关系,发现胡椒灌浆期光合参数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对产量的正效应最大,以气孔导度为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产量做回归分析,发现灌浆期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2%。胡椒与低密度槟榔间作提高或显著提高了胡椒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可能是胡椒产量间作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