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台市蚕种场从1995年开始压缩农村原蚕区生产,从微粒子病的基本防治方法人手,以防食下传染为中心,从野外昆虫菜粉蝶带毒这一实际出发,以叶面消毒为重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狠抓措施到位率,1995年至1996年,蚕种带毒显著下降,1997年至2000年得到全面控制。l端正思想,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连续几年的微粒子病困扰,不但我场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思想上也产生了模糊认识。一是悲观心理,认为微粒子病的消长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人为无法有效控制,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二是依赖心理,想借助某种…  相似文献   

2.
我所接受国家“八五”攻关项目(85—606—05—03—03),自1992年起开展对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研究,目标在1994年前将原种微粒子病批毒率控制在0.2%以下。通过研究总结适用于原种生产的防微综合措施。几年来我们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彻底清洁消毒、加强预知检查、严格母蛾镜检,使原种微粒子病逐年下降。1993年、1994年和1995年春繁三年,原种微粒子病批毒率均在0.2%以下,达到了“八五”攻关要求的指标。同时围绕攻关内容,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收集桑园野外昆虫检查微孢子虫的研究和进行新蚕药的应用试验,也取得很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罗忠谦 《四川蚕业》2010,38(2):39-40
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它是典型的慢性病,具有病程周期长、传播途径广、为害性大、不易防治等特征,其一旦形成规模爆发,将给整个蚕桑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防治微粒子病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总结,并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体系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
6.
陆瑞鼎  钱振钧 《江苏蚕业》1994,(1):20-22,19
<正>江苏省的家蚕微粒子病,解放初期比较严重。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蚕种检验机构,对全省所制各级蚕种  相似文献   

7.
苏建 《四川蚕业》2014,(2):31-33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对蚕种生产的危害较大,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主要对象。原蚕区是我省一代杂交种繁育的第一车间。根据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并结合蚕种生产实践,简述了原蚕区综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回顾广东属亚热带蚕区,由于气候和养蚕方式等原因,家蚕微粒子病瘟长期严重流行。90年代以前,广东发生微粒子病的蚕种场达50%以上,多个蚕种场因严重超毒而停产整顿。  相似文献   

9.
<正>微粒子病由微粒子原虫感染而发生,微粒子原虫能在蚕的幼虫,蛹、蛾、卵各期体内寄生繁殖,形成孢子.蚕种生产中我们利用显微镜检查微粒子孢子,测知各批饲养的蚕儿是否感染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0.
11.
崔世明  许锦忠 《江苏蚕业》1992,(1):31-33,46
<正>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种茧生产上呈现抬头蔓延的趋势。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与蔓延,已成为蚕种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我们海安蚕种场建场三十三年来,曾发生过两次比较严重的微粒子病。第一次是在1974年秋季,四个批次的蚕种,每批都有微粒子病,微毒率低的0.076%,高的达到10.5%,淘汰蚕种8000多张。第二次发生从1989年春种生产开始,检验到部分批次有微粒子孢子,个别批次微毒率超标淘汰,1990年春种微毒率急剧上升,淘汰原种6856张,普通种18610张,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危害,1974年发生微粒子病为害后,我场分析了发病原因,采取了综合防微措施,使微粒子病得到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叶 《蚕学通讯》2007,27(1):17-18,20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家蚕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经过微粒子孢子在蚕、蛹、蛾体内寄生,并能经蚕卵遗传给下一代.该病在全国各蚕区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种茧育和丝茧育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几项新的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技术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5年四川先后研究提出了几项新的防微技术应用于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并发挥重要作用。这几项技术分别是:家蚕异型微孢子虫(SCM6、SCM7)分类检验防治技术;一代杂交种成品检疫技术;血清学碳素凝集反应应用于原种补正检查技术;桑叶全程消毒育技术。本就几项防微新技术的流行病学背景、作用意义、前景或不足予以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17.
18.
家蚕微粒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省微粒子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控一严”的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彭仕培 《蚕学通讯》2008,28(4):57-60
昆虫微粒子孢子种类发现已达800多种,其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中家蚕微粒子(Nosema.bombycis)是家蚕的主要病原,另一方面野外昆虫微粒子孢子与家蚕可以相互交叉感染,其病原存在于病蚕的尸体、排泄物和脱出物中,可通过蚕事活动污染地表面、用具或物品等;通过人为携带到桑园、蚕室等环境;通过清洗用具污染水池、河流等;野外昆虫的尸体、排泄物污染养蚕环境和桑园环境等。由于微粒子孢子的广泛存在,如果思想上麻痹大意,技术上不到位,选择药物不科学,将给蚕桑产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因此,养蚕制种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防微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贯彻防微技术要求,加强淘汰,切断传播源头,科学用药,严格消毒防病,净化养蚕环境.防止食下传染,确保桑叶无毒,保证蚕种场能制造无毒蚕种,蚕农安全养蚕,促使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