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3个灌水上限W1(70%θ_F)、W2(80%θ_F)、W3(90%θ_F)和常规灌水4个水平,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50%,N、P、K施肥量及配比设4个水平,分别为F1[N(228 kg/hm~2)、P_2O_5(132 kg/hm~2)、K_2O (300 kg/hm~2)],F2 [N (285 kg/hm~2)、P_2O_5(165 kg/hm~2)、K_2O (375 kg/hm~2)],F3 [N (342kg/hm~2)、P_2O_5(198 kg/hm~2)、K_2O(450 kg/hm~2)]及常规施肥,研究不同灌水上限和施肥配比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番茄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常规灌水施肥(CK)处理的EC值均低于其他处理,以处理F1W3为最高;pH以处理F2W2最低,有机质含量以处理F2W2、F2W3的高于其他处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不同生育期的数量变化不同,但细菌数量在各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的组成中占优势,且均在结果中期达到最高,均以处理F2W2的数量最高,分别为50.00×10~7、107.67×10~6和30.00×10~5CFU/g;土壤酶总体表现为随灌水上限和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蔗糖酶在结果前期和后期以处理F2W2为最高,过氧化氢酶除结果前期以处理F3W3最高外,其他处理均以处理F2W2最高,与常规灌水施肥(CK)处理存在显著差异。灌水上限和施肥组合在F2W2处理条件下,可提高温室番茄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力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产量随水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合理施肥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水中肥和低水中肥条件下番茄综合品质较好,水分或肥料过多均会造成番茄品质下降;T1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30.80t/hm2,品质较好,水分利用率较高,为51.90kg/m3;与沟灌对照(产量115.40t/hm~2,水分利用效率23.46kg/m~3)相比,T1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4%,121.23%。【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最优水肥用量为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  相似文献   

3.
申茂容 《农技服务》2011,28(4):478-479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采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对务川县马铃薯施肥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hm~2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 850.8kg,P_2O_5442.8kg,K_2O 103.95kg,理论上可获得马铃薯产量8357.4kg。不同配比施肥能提高大、中薯比例。总产值以施用N105kg/hm~2,P_2O_5150kg/hm~2,K_2O 360kg/hm~2最高;纯收入以不施N,施P_2O_5 150kg/hm~2,施K_2O 360kg/hm~2最高;肥料投入以施N210kg/hm~2,施P_2O_5 150kg/hm~2,施K_2O 540kg/hm~2最高,养分增产量以施N210kg/hm~2,施P_2O_5150kg/hm~2,不施钾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番茄科学合理的滴灌灌水和施肥量,采用L_9(3~4)饱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养分和灌水量组合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利用空间分析法寻求各指标均达到最优时的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水肥互作影响下,番茄产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T6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10.6 t/hm~2。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养分生产效率(PFP)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和灌水量的减少,分别表现为增大和减少的变化趋势,各品质指标也表现为不同的水肥互作效应。当番茄各指标为90%的理论最大值时,能形成较为一致的水肥管理制度,番茄整个生育期灌溉量为1 925~2 015 m~3/hm~2,各养分施肥量N为487.1~504.82 kg/hm~2,P_2O_5为243.56~252.4 kg/hm~2,K_2O为608.88~631.02 kg/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水肥配合(2品种+2灌水水平+4施肥水平)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明确水肥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2018与2019年度冬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均以‘石麦22’在中肥下达最高,‘济麦22’在高肥下为最高,2水优于1水处理;(2)冬小麦吸氮量均表现出高肥中肥低肥不施肥的趋势(‘石麦22’春1水处理除外);中、高肥水平下,增加灌水次数明显提高灌浆期小麦吸磷量和吸钾量;2种灌水条件下,成熟期中低肥水平下小麦吸磷量和吸钾量差异不显著;(3)‘济麦22’比‘石麦22’表现出更高的WUE和肥料利用效率,通过将各处理下的冬小麦产量、干物质量和养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济麦22’以春1水高肥(N 300 kg/hm~2、P_2O_5 150 kg/hm~2、K_2O 210 kg/hm~2、50 m~3/667 m~2)处理为最优方案;‘石麦22’则以春2水中肥(N 225 kg/hm~2、P_2O_5 112.5 kg/hm~2、K_2O 157.5 kg/hm~2、100 m~3/667m~2)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施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大8号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的氮磷钾配比,试验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设计,设置1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光合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农大8号的影响大小次序为NKP,施肥组合为N225 kg/hm~2,P_2O_55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经过正交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谷子农大8号的生产中,理论施肥量为N225 kg/hm~2,P_2O_510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中稻生产因土施肥,探讨校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进行了中稻施肥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空白对照灰泥田肥力较高,生产上应推广因土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施纯N 165 kg/hm~2、P_2O_560 kg/hm~2、K_2O 120 kg/hm~2处理的田间表现最优,群众习惯施肥处理(纯N 19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90 kg/hm~2)表现氮肥偏多,造成后期贪青披叶。通过校正试验综合分析,该地应改变习惯施肥,校正不合理的施肥配方,建议因土指导,推广使用施肥配方为施用纯N 165 kg/hm~2、P_2O_560 kg/hm~2、K_2O 120 kg/hm~2(即N∶P_2O_5∶K_2O=1.00∶0.36∶0.73)。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合日光温室沙地栽培黄瓜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材料,设灌水和施肥2个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其中3个灌水水平分别为3 600 m3/hm2(W1)、2 850m3/hm2(W2)、2 100m3/hm2(W3),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N 675kg/hm2+P2O5270kg/hm2+K2O 702kg/hm2(F1)、N 525kg/hm2+P2O5 210kg/hm2+K2O 546kg/hm2(F2)、N 375kg/hm2+P2O5 150kg/hm2+K2O 390kg/hm2(F3),各因素水平随机组合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以农户常规施肥灌水量为对照(CK),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温室沙地栽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3个施肥水平下,黄瓜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随着施肥灌水量的增多而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黄瓜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变化有一定差异。灌水和施肥交互作用对黄瓜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处理黄瓜小区产量由大到小表现为W1F1W1F2W2F1W2F2W3F3W1F3W2F3CKW3F2W3F1。灌水、施肥在结果各个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当灌水量相同时,结果初期果实中的硝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结果中期和末期则呈先增后减趋势。低水处理(W3)有利于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和VC含量的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结果初期以W1F1最高,结果中期和末期以W2F2最高。【结论】综合黄瓜产量和品质2个因素,筛选出温室沙地黄瓜栽培的最优水肥组合为W1F2。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水肥耦合对杂交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杂交糯玉米生产中,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杂交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为75%~90%和施肥水平纯N650kg/hm~2+P_2O_5450kg/hm~2+K_2O225kg/hm~2时,杂交玉米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气生根数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植株的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0.32μmolCO_2·m-2·s-1,同时植株在穗重、穗长、穗行数、单株平均结穗数、单株均产量等性状的表现上也最优,本处理种子产量最高可达5250kg/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中梁30号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折合施N 50.60 kg/hm~2,P_2O_514.88 kg/hm~2,K_2O 10.20 kg/hm~2)、中肥(折合施N 101.20 kg/hm~2,P_2O_536.60 kg/hm~2,K_2O 25.50 kg/hm~2)、高肥(折合施N 151.8 kg/hm~2,P_2O_554.96 kg/hm~2,K_2O 40.80 kg/hm~2)处理下中梁30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前1~2 d,而成熟期则推迟,说明施肥能促进冬小麦的前期生长。成穗数、结实小穗数和有效穗数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均粒数和千粒重在中肥水平下为最高,高肥处理反而使穗均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氮磷钾配施高肥与中肥相比增产不显著,中肥施用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峨山县化念镇番茄施用氮肥、磷肥过量,钾肥不足,番茄抗性差,易发病(灰霉病、疫病和白粉病等),品质差,商品率低等问题,通过番茄"3414"田间试验,筛选氮、磷、钾施肥最佳配方,基肥、追肥比例,以及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本肥力田块番茄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496.5 kg/hm~2、P_2O_5232.5 kg/hm~2、K_2O 198 kg/hm~2,产量可达122 640 kg/hm~2;N∶P_2O_5∶K_2O为1∶0.47∶0.40,为峨山县蔬菜(番茄)生产提供氮、磷、钾施肥配方和大面积推广化肥减量增产技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节本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进行了哈密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哈密瓜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哈密瓜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哈密瓜最佳施肥量为N298.94 kg/hm~2、P_2O_5145.49 kg/hm~2、K_2O 60.90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哈密瓜的产量最高为42 958 kg/hm~2,N、P_2O_5、K_2O最佳施肥比例1∶0.48∶0.2。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中梁30号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折合施N 50.60 kg/hm~2,P_2O_514.88 kg/hm~2,K_2O 10.20 kg/hm~2)、中肥(折合施N 101.20 kg/hm~2,P_2O_536.60 kg/hm~2,K_2O 25.50 kg/hm~2)、高肥(折合施N 151.8 kg/hm~2,P_2O_554.96 kg/hm~2,K_2O 40.80 kg/hm~2)处理下中梁30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前1~2 d,而成熟期则推迟,说明施肥能促进冬小麦的前期生长。成穗数、结实小穗数和有效穗数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均粒数和千粒重在中肥水平下为最高,高肥处理反而使穗均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氮磷钾配施高肥与中肥相比增产不显著,中肥施用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景泰县番茄氮肥适宜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田间肥料投入成本,实现肥料减量增效,在番茄上开展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为建立番茄施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_2O_5用量150 kg/hm~2、K2O用量180 kg/hm~2施用量统一的情况下,施用N 390 kg/hm~2产量最高,为125 871 kg/hm~2,较对照不施N肥增产14.3%。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施肥量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不同施肥水平下科尔沁沙地的苜蓿干鲜草产量、枝条长度、茎粗、枝条数、株高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生长速率、茎叶比、根冠比、干鲜比。结果表明:①第一茬枝条长度、第二茬茎粗和根冠比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二茬枝条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三茬枝条数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②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贡献大小的指标排序依次为茎粗枝条数枝条长度。③第一茬紫花苜蓿生长速率变化较为平稳,第二、三茬苜蓿均呈现前期生长迅速后期减慢的规律。④苜蓿干草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在总施肥量为656.25 kg/hm~2时苜蓿干草总产量最高,达到17 218.9 kg/hm~2。因此,建议施肥量为返青施肥375 kg/hm~2(N 60 kg/hm~2、P_2O_5 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第一次刈割施肥131.25 kg/hm~2(N21 kg/hm~2、P_2O_5 19.687 5 kg/hm~2、K_2O 19.687 5 kg/hm~2),第二次刈割施肥150 kg/hm~2(N 24 kg/hm~2、P_2O_5 22.5kg/hm~2、K_2O 22. 5 kg/hm~2),施肥总量656.25 kg/hm~2(N 105 kg/hm~2、P_2O_5 98. 437 5 kg/hm~2、K_2O 98. 437 5kg/hm~2)。结果为科尔沁沙地苜蓿合理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控化肥投入,探索油菜轻简化种植优化高产施肥技术。本文设置了5个直播油菜不同施肥运筹处理,研究在油菜苗期、越冬期、薹期等关键需肥期不等次数追施不等比例肥料对油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数的增加,油菜产量随之提高。其中,以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苗肥48.7 kg/hm~2、越冬肥40.6 kg/hm~2、薹肥48.7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2 931.31 kg/hm2,较习惯施肥(施纯N 195.00 kg/hm~2、P_2O_5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处理增产45.95%;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越冬肥69.0 kg/hm~2、薹肥69.0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但这2个处理植株贪青、倒伏,不利于机械收获,投入成本大;纯N 148.50 kg/hm~2、P_2O_587.75 kg/hm~2、K_2O 67.50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较习惯施肥增产2.95%,植株成熟一致,利于机械收获,适宜轻简化栽培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17.
一季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饶县处于江西东北部,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最佳的肥效施肥配比为N∶P_2O_5∶K_2O=1.00∶2.17∶0.91,即施纯N 159 kg/hm~2、P2O590 kg/hm~2、K_2O 189 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8 04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广西早晚稻氮磷钾锌肥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确定广西早晚稻施用氮磷钾锌肥的效应及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效益施肥量提供参考。试验设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不施氮肥(-N)、不施磷肥(-P)、不施钾肥(-K)、不施锌肥(-Zn)、农民习惯(COM)共7个处理,分析水稻植株氮、磷、钾、锌等养分以及实际产量。结果表明,OPT处理的水稻稻谷产量最高,为6427.5~6622.5 kg/hm~2;OPT处理对养分的吸收量在各施肥处理中是最高的,分别为N 109.05 kg/hm~2、P_2O_551.15~61.35 kg/hm~2、K_2O 199.95~211.65 kg/hm~2;OPT处理氮肥利用率为17.1%~29.4%,磷肥利用率为4.0%~5.2%。广西水稻适宜施用量为N 150 kg/hm~2、P_2O_549.5 kg/hm~2、K_2O 75~105 kg/hm~2、Zn 15 kg/hm~2。  相似文献   

19.
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运用"3414"田间试验,研究N、P、K混合施用对当地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为最佳施肥水平,即施纯N、P_2O_5、K_2O的混合比为10∶2∶5;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与N、P、K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玉米最大施肥量是施纯N 586.5 kg/hm~2、P_2O_5301.5 kg/hm~2、K_2O 165 kg/hm~2,最大产量为11 011.5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是施纯N312 kg/hm~2、P_2O_5147 kg/hm~2、K_2O 121.5 kg/hm~2,最高产量为9 960 kg/hm~2。本研究可为建立当地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水肥因素对生姜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云南小黄姜为试材,对生姜不同生育期(发棵期和根茎膨大期)进行灌水处理和施肥处理设计试验,通过测定生姜的株高、分枝数和茎粗、光合等数据,分析其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施肥量相同时,适当的水分亏缺有利于生姜的生长;含水量相同时,高肥会使得生姜的植株较高、分枝数较多、茎粗较粗,低肥处理呈相反结果;灌溉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施肥定额的影响。在发棵期,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施肥(N、P_2O_5、K_2O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300 kg/hm~2的生姜分枝数和茎粗略高于其他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在此条件下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2 737.37 kg/hm~2和3.76 kg/m~3,有利于生姜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