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别应用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中,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分别存在4.35hm2/cap和1.846hm2/cap的生态赤字,这说明三峡库区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并简要讨论了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点.该研究利用能值足迹模型对重庆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重庆市2007年实际可利用的人均能值生态承栽力为1.602 hm2/cap,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为6.331 hm2/cap,生态赤字为5.729 hm2/cap.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值理论的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点.该研究利用能值足迹模型对重庆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重庆市2007年实际可利用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为1.602hm2/cap,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为6.331hm2/cap,生态赤字为5.729hm2/cap.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岳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法对岳阳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按能值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0.0375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9204 hm2,人均生态赤字8.54549 hm2;按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人均生态足迹为3.83820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9098 hm2,人均生态赤字3.369105 hm2。两种方法计算的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表明岳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凤华  李维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86-8189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但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还很少。简要介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东省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两个指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对各种土地的需求越来越不平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山东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比研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2007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对重庆市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小雷  丁桑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91-7394
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能值分析理论提出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将环境污染和人类的作用考虑入内,并运用改进的模型对重庆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角度对大连市能值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hao等提出得“能值足迹”方法和顾晓薇等提出的“本国足迹”理论为基础,从生产角度计算分析了辽宁省大连市2002年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对比本地能值生态足迹、能值足迹和传统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包括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和生态超载指数。各方法均得到同样结论:大连市存在生态赤字,分别为2.24,5.13和18.71。本地生产导致的生态超载指数最大,为62.91。  相似文献   

9.
袁欢  郑钦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06-15808,15811
在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运用“能值一生态足迹”模型计算重庆市2004~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并引入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协调系数,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持续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呈快速增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存在小幅波动,现有的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传统以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99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16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5827 hm2;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485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862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256 hm2。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1.
果洛州2002年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江河源区果洛州6县200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 据,对果洛州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发展能力和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 算。结果表明,果洛州2002年的生态足迹为465 405.112 hm2,实际可供的生态承载力为545 353.338 hm2,人均生 态足迹盈余为0.591 hm2,其中果洛州的甘德县和玛多县为生态足迹赤字,班玛县、久治县、玛沁县和达日县为生态 足迹盈余,说明在当前生产技术水平下,果洛州处于较弱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果洛州2002年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和发展能力低,而GDP生态足迹较高,反映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稳定性差,资源利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12.
马晶  彭建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458-5466
水为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科学管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水足迹作为一种全面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真实占用的综合指标,将人类消费终端与水资源利用密切关联,为维护流域水资源安全、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明确水足迹及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水足迹与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异同,明晰了过程、产品及区域等不同研究对象的水足迹核算方法,系统梳理了产品和区域水足迹评价、基于水足迹的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区域水足迹可持续性分析等水足迹主要研究内容的近今进展,并展望了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即水足迹综合研究、水足迹评价不确定性分析、水足迹与物质流核算的关联研究,以及基于足迹整合的可持续发展多维测度等。  相似文献   

13.
总结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归纳传统生态足迹方法的改进,提出生态足迹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陕西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载力的定量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为此提供了一套简明而又综合的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陕西省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310 hm2,人均生态生产面积为0.8018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292 hm2,化石能源地在生态足迹和赤字中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贵阳市2000~2009年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生态赤字等,分析了贵阳市开展旅游活动时的生态需求对环境的影响,评估了贵阳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贵阳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0.050 6hm2上升到2009年的0.060 0hm2,增长了18.57%;人均旅游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0.032 5hm2上升到了2009年的0.038 5hm2,增长了18.46%;旅游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3.257 4.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目前国外对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的最新成果,对河北省从1985年到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结合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等指标,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这期间河北省的生态承载力增长不明显,而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出现了生态赤字,河北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土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出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人均生态足迹,并利用生态承载力公式计算了雷锋镇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雷锋镇生态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减少生态承载力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对成都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比较并分析了成都市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成都市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少,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1.1904hm^2上升到2004年的1.3601hm^2。说明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已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闽值,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②各类土地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地生态足迹最大,其次为草地和耕地。反映出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③从各类土地生态足迹发展趋势看,除耕地逐年减少外,其余均不断增大;④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表明成都市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分析了生态赤字的直接原因,提出了成都市在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