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GIS的重庆市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技术,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以重庆市1997-2007年区县人均GDP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区县经济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区县经济空间差异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呈缩小的趋势,说明重庆市的经济协调发展出现区域空间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2.
赵玲  梁妍  任晶 《吉林农业》2010,(10):1-2
文章运用量图分析方法,通过选择多层次、多系统、各类型的指标体系,选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说明程度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的指标,对长春市行政区域内的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九台、德惠二市区域经济发展属于先进型,农安、榆树二市属于落后型的县域经济,并由此提出了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ESDA的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ESDA方法,利用福建省1998年、2002年及2006年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达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1998年至2006年,全局Morans′I值有降低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闽东南和闽东部分地区,"低-低"关联的县域分布在闽北地区及闽西部分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关联的县域数量远高于呈负关联的县域数量.并提出了解决差异扩大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构建了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18个评价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进一步归纳了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三大主因子:经济总量主因子、经济发展活力主因子和社会发展水平主因子。根据三大主因子,计算出了河南省109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最后,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差异分析,据此提出了优化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失衡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县域为单位,借助ArcGIS 10.2操作系统和PSR模型,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土地利用的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显著,而公平绩效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分散。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异质冷点和异质热点区域4种类型,其中山西省的热点和冷点区域面积分布较小,稳定性相对异质区域较小。山西省85个县域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趋势,与山西省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形趋势相吻合。山西省土地利用综合绩效自相关特点及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特征在总体上相互协调,但局部区域也会出现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县域为单位,借助ArcGIS 10.2操作系统和PSR模型,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土地利用的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显著,而公平绩效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分散。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异质冷点和异质热点区域4种类型,其中山西省的热点和冷点区域面积分布较小,稳定性相对异质区域较小。山西省85个县域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趋势,与山西省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形趋势相吻合。山西省土地利用综合绩效自相关特点及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特征在总体上相互协调,但局部区域也会出现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纯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46-6050
将河南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数据和图形数据相结合,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河南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县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河南县域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了阻碍作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优势区、发展平衡区、发展劣势区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左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60-2562
自十六大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只有认清了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及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以此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中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技术,结合经济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实证分析直辖以来重庆市区县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总体空间差异现象显著存在,且已形成了层级较为分明的经济空间发展格局;认为当前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正处于二元经济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经济差异扩大是暂时的,据此提出了3个努力方向以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沿海县域经济单元2002—2011年人口与GDP统计数据,计算了县域经济体的基尼系数、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定量分析了研究时段江苏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时空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沿海县域的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江苏沿海12个县域经济整体经济发展差距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2009年后各县市之间以及各地级市之间的差距普遍减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通、盐城、连云港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地级市内部县域产业结构亦具有一致性,反映了产业结构对于县域经济的影响;三次产业增长率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推移的产业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县域社会是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出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 67 个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比较甘肃县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水平;甘肃县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很可能由于经济等基础条件的差异不断拉大;县域社会发展是经济、人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因素全面联动发展的系统工程。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甘肃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素质的大力提高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运输等事业的全面改善。同时,应密切注意并防范县域之间发展差距的继续拉大。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家或地区想谋求在21世纪经济的快速增长,都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河北省省内经济区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省内五大经济区域各自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通过查阅河北省农业2004-2012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波拉特法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得知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3-2017年5年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做出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提高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对策,为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传统统计研究手段和探索性空间数据研究方法,对贵州省88个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贫困发生率整体情况进行研究,从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相结合的视角,揭示县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的耦合交互关系,从空间耦合效应角度寻求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的协同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黔中、黔北与黔西北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布整体呈现中北部低、西南部高的U型态势,黔北和黔西南部分地区减贫速率较快。经济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低耦合协调地区主要位于贵阳市所属区以及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基础好,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与经济涓滴效应。高度耦合协调地区主要位于黔东南地区,为空间贫困陷阱区域。据此,提出贵州省应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政策,弥补因区域经济发展不足而陷入贫困的县(区),同时为其他区域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两个典型贫困县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劳动力素质低下,人力资本不足,是造成河南省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河南省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河南省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经营结构是有效组织分散经营农户、发挥农民经济结构调整主体作用的根本途径.使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河北省2012年11个地级市的农村经济收入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经济结构和经营结构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经济结构以工业和农业收入为主,总体可分为廊坊、冀中南、冀北、冀东4类地区;商饮业、运输业、建筑业对冀北和冀东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河北省农村经营结构以家庭经营、其他经营和乡(镇)办企业经营形式为主,总体可分为3类地区;廊坊市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且以家庭经营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从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出发建立3套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平均值法、德尔斐法与差异系数结合法3种权重确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经历了很差、较差、中等、良好4个阶段,2012年其数值达到了0.6441;然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现状仍滞后于全国多数省份,且其内部各地市间新农村建设水平差距明显。最后,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中加快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0—2009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各项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各项消费支出变化趋势,同时基于ELES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指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以及其消费模式发生的转变,并对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河北省渔业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自然资源等因素对河北省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河北省渔业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投资,其次为渔业资源,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贡献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渔业经济增长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加入WTO、西部开发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机遇和挑战,而农业、农村教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客观分析农业、农村教育中的焦点问题和相互关系,研究发展对策与思路,对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诸多弊端、开创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