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是入侵我国南部的重要恶性杂草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飞机草具有高 效防除效果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 250~9 000 g/hm2为对照,利用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 (3 750~6 255 mL/hm2)24%氨氯吡啶酸水剂(1 125~3 375 mL/hm2)75豫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240 g/hm2)和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 050 mL/hm24 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苗期生长中期成株期飞机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 表明三氯吡氧乙酸对不同生长时期飞机草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与草甘膦相似对生长中期 和成株期飞机草的防效均优于草甘膦。氨氯吡啶酸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比草甘膦稍差,对生长中期和成株期飞机草 的防效与草甘膦相近,二氯吡啶酸和氯氟吡氧乙酸仅在高剂量下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相对较好对生长中期和成株 期飞机草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薇甘菊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5种除草剂对非耕地薇甘菊的防除效果。[结果]药后45 d,5种除草剂防除非耕地薇甘菊效果均在92%以上,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的防除效果达96.00%,同品种除草剂不同施药处理防除效果差异小,不同品种除草剂防除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防除薇甘菊用药首选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88.8%草甘膦铵盐、90%草甘膦铵盐+苄嘧磺隆、36%2甲·草甘膦作储备农药交替使用,施药剂量采用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3.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药剂筛选、盆栽药效比较试验和小区药效表证,结果表明:2,4-D钠盐、2,4-D丁酯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恶性杂草薇甘菊是较理想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部位以植株的中部和上部效果最好;在其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杀灭薇甘菊活性:不同生长阶段的薇甘菊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幼苗期至生长盛期防效最高,开花后耐药性明显提高;2甲4氯防除薇甘菊达不到防治上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薇甘菊萎蔫病毒(Mikania micrantha wilt virus,MMWV)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了MMWV侵染对薇甘菊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及叶绿素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WV感染薇甘菊16d内叶片的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其中第16天达最大值,但接种后第24和32天SOD活性分别比对照低了13.28%和25.37%;POD活性在接种后16-32d均显著高于对照.PPO和PAL变化趋势相似,在接种后第8天这两个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高了77.75%和23.58%,而在第32天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27%和20.53%.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感病薇甘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值逐步降低;同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比健康对照减少了32.34%和12.52%,而对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无显著影响.表明MMWV侵染可减低薇甘菊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严重的仙湖植物园,利用70%灭薇净防除薇甘菊的同时,调查其所在群落对其他植物的危害,结果表明,灭薇净能杀灭的植物有五爪金龙和老鼠拉冬瓜;严重危害的植物有盐肤木、桢桐;重度危害的有对叶榕、白背叶、海芋、木棉、木瓜、向阳花和黄金叶;轻度危害的有芦荟、仙人掌、马尾松、火焰木、鸭拓草、半边旗、乌毛蕨、华南毛蕨和苏铁;该药对荔枝、龙眼和蕉类等无影响。在深圳市龙岗区五联村蔬菜地安全性试验表明,100倍液灭薇净能导致菜心、萝卜苗、芥菜、小白菜、上海青、生菜死亡,1 000倍液对以上6种蔬菜无影响;残留试验表明,70%灭薇净对蔬菜地残留无任何影响。室内对玉米、黄瓜和胡萝卜的毒力测定试验表明,70%灭薇净在低浓度下对以上3种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杂草危害是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冬小麦田除草剂,选用4种除草剂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氟噻·吡氟·呋悬浮剂1200mL/hm2对冬小麦田杂草的总株数防效最高,55%吡酰·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50g/hm2、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2250g/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400g/hm2加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375mL/hm2于播后苗前封闭处理,均能有效控制麦田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7.
对精喹禾灵乳油等5种茎叶除草剂进行防除大豆田杂草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药后30 d,各药剂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鲜重总防效均达到85%以上,其中10%精喹禾灵乳油52.5 g/hm2防除效果最好,防效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述薇甘菊在国内的命名情况,总结薇甘菊在国内的主要入侵地段,分析了薇甘菊入侵生境的生态限制因子,以此来探讨和预测薇甘菊在国内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生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绿豆、小麦、苋菜、油菜籽5种种子为受体,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种子的化感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薇甘菊挥发油,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供试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低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能够促进大豆的根长和苗高生长,能够促进绿豆的根长生长;就5种供试作物而言,油菜对薇甘菊挥发油最敏感,其次是苋菜,小麦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薇甘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蕾  吴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2-15355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现今全球最为关注的恶性杂草之一。其因入侵性极强、生态幅宽和化感作用明显等特征,能够迅速占据生态位,使入侵地的植物无法生存。综述了薇甘菊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入侵假说和防治现状。  相似文献   

12.
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薯对薇甘菊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相似,但强度明显弱于前3种植物;不同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对薇甘菊幼苗新增质量的受抑制程度均大于茎长和根长的受抑制程度.说明入侵地许多与薇甘菊伴生的物种具有抑制薇甘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其中外来种群的抑制作用总体强于本地种群.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解去壁法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薇甘菊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属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核型公式为2n=38=26m+10sm+2st, 属于不对称核型(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As.K% =61.4%.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薇甘菊经济价值的认识,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较大关注。文章综述了薇甘菊在农业、医药、环保等方面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和利用这种外来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薇甘菊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4种外植体、10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离体再生的影响,并对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所用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薇甘菊外植体产生愈伤,培养基以MS+6BA 1 mg/L为最宜;不同种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异,生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薇甘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式为单细胞内起源.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再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阶段,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状体,然后长成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薇甘菊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及防效差的情况,从薇甘菊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利用前景和风险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概述,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郝彩琴  冷晓红  郭鸿雁  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62-15364,15367
综述了近年来小花假泽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从其在精油化学成分、非精油化学成分、医用及农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盘架子、尾叶桉新鲜叶片的水提液(0.05 g/ml)处理薇苷菊水培插条12、36、48、72、84 h,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观察薇苷菊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统计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及相对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2种水提液处理的插条根尖细胞的分裂指数均低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分裂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处理48 h时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最低;2处理对细胞形态的影响表现为多核和染色体凝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