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景瑞  刘伟 《粮食储藏》2012,41(3):30-32,52
富氮低氧气调储粮已经成为现代绿色储粮的发展方向,日益成熟的充氮气调储粮技术为储藏粮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充氮气调储粮需要用薄膜密封粮面,冬季降温通风时又需要揭开薄膜,而揭开薄膜通风会造成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为了解决不揭开薄膜就能通风这个难题,本试验对充氮气调储粮仓房在冬季时如何在不揭膜的条件下对粮堆进行降温通风进行了探索。通过探索得到了充氮气调储粮仓房冬季不揭膜降温通风的方法,解决了充氮仓房冬季不揭膜进行降温通风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富氮低氧气调储粮是一项无公害、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储粮新技术,是近年来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气调储粮技术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本次研究实验仓房粮面没有采用薄膜压盖密闭处理,直接进行整仓气调作业,并使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维持一定时间,通过对所得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仓富氮低氧气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锈赤扁谷盗和谷蠹均有明显杀灭效果,而且整仓气调可以解决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工艺存在的空间防治问题,并减少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玉米在充氮气调储粮过程中,使用边充边排和只充不排两种充氮工艺,通过对杀虫效果、水分变化、品质、能耗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只充不排方式充氮,既可以满足安全储粮要求,还能够有效降低应用成本,是一种经济、高效、实用的气调储粮充气方式。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储粮生产性试验中关于高大平房仓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储粮试验的主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现气调储粮的前提和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当仓房气密性接近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时,再通过适当增加补气次数,使高大平房仓粮堆内氮气浓度平均值达到93%以上,并维持50d以上,可以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进口玉米的实仓气调应用,表明在充氮时利用自然降氧,不仅可以节省充氮成本,而且当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抑制储粮发热。同时对储粮害虫的成虫具有杀灭作用,对虫卵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气调,即用改变大气成分的方法来防治储粮害虫。可采用真空、充氮、充二氧化碳来达到改变大气成分的目的;也可应用由放热式惰性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低氧气体来防治储粮害虫(附表)。气调储藏─放热式惰性气体发生器的防虫效果@沈兆鹏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调充氮低氧方法处理偏高水分玉米局部初期发热,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制止发热进一步扩散和生霉。整仓充氮富氮低氧保管与处理储粮局部初期发热同时进行,可以有效降低发热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黄明远  黄昕  邹伟  陈基彬 《粮食储藏》2011,40(2):27-30,40
利用高大平房仓原有的通风系统、熏蒸环流系统和新装备的PSA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对本库1号仓、4号仓、8号仓、13号仓储藏的玉米分别采取通风口充气粮面排气的充—排—充—排—充工艺、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的边充边排工艺、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的充—排—充工艺、利用径向通风系统横向压入并横向吸出的边充边排工艺进行充氮储粮试验,通过试验比对,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边充边排工艺和利用径向通风系统横向压入并横向吸出的边充边排工艺比其它二种充氮降氧方法速度快,粮堆氮气浓度分布均匀,杀虫效果好,能耗低,费用省,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华南高温高温地区,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实仓充氮气调,使氮气浓度达到杀虫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杀死储粮害虫,实现绿色储粮.分析总结了高温高湿地区充氮气调杀虫效果、经济成本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浅圆仓智能充氮系统的工艺、稳定性、氮气浓度保持情况和充氮气调对进口大豆储藏品质指标以及储粮害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0%RH以下、氮气浓度95%以上保持68d,进口大豆脂肪酸值和蛋白质溶解比率变化不明显;储粮害虫锯谷盗和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智能充氮系统稳定、工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整仓充氮技术不仅满足了富氮低氧储粮的基本要求,并且可以快速达到害虫致死浓度,节省薄膜费用,降低保化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储粮中较易发生虫害,粮食品质下降较快。通过开展充氮气调储粮相关研究课题,研究充氮气调储粮技术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充氮气调储粮对保持粮食品质、防治储粮虫害孳生、降低仓储劳动强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根据35年气调储粮的实践,概述了真空储粮充氮储粮、密闭储粮、密闭低药量储粮充二氧化碳储粮、早期除氧剂储粮方法和储粮效果,它们均能使粳米度夏后不生虫、不发热、不霉变,解决了上海储粮历史上大米不能安全度夏的老大难问题,但大米有不同程度的异味,煮成的饭不香、不粘、不好吃,水分偏高,局部生霉,本文重点叙述了采用自制保鲜剂,保管含水量16%的粳米的方法和效果,它不仅能使大米安全度夏,而且能使大精确度垛达到“四无一新鲜”,即无氧气、无二氧化碳、无霉菌和酵母生长、无异味,粳米的质量新鲜,煮成的米饭光泽油亮,具有米饭固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4.
对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并在横向通风仓房分三个阶段进行气调储粮,第1、2阶段分别设定氮气浓度95%、98%进行环流充注,第3阶段充注浓度99%氮气鼓气囊,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增长显著,仓房南截面氮气浓度略高于北截面,但整体均匀性好。采用智能充氮气调技术可以有效防控储粮害虫并降低充氮气调成本及人力成本,易于被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接受。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直属粮库应用充氮气调储粮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储粮方法主要使用化学药荆防治害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害虫的发展和危害,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储粮化学药剂的残留物污染粮食、污染环境,并导致储粮害虫产生抗药性。本试验在8个仓进行了充氮气调储粮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试验证明充氮气调储粮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储粮害虫防治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华南高温高湿地区,对偏高水分新玉米,采用富氮低氧充氮气调技术,将仓内粮堆氧气浓度降到0.2%左右,利用玉米自然呼吸的降氧来维持此浓度,有效抑制了霉菌的繁殖,控制了粮温在正常范围之内,使偏高水分新玉米安全度过了高温高湿季节.  相似文献   

17.
介绍富氮低氧气囊微正压保持技术杀虫原理和操作要点:氮气气调快速降氧后,通过多次补气,保持粮面富氮低氧的气囊充分鼓起并维持气囊微正压状态,控制氧气浓度在3%以下3~6个月,达到彻底杀灭储粮害虫的目的。此项技术是目前我国桂东南实现高标准"无虫"状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机两廒氮气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自制富氮储粮机生产的氮气充入粮堆,经膜下循环回风网络,使粮堆氮气浓度达到95%以上,保持16~20天,可以有效杀死粮堆害虫,并能降低粮堆上层温度,保持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机两廒氮气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可减少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浅圆仓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充氮试验,探索最佳的浅圆仓充氮气调储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充下排方式,先以设备允许的最大流量(流量165m~3/h,浓度95%)充入氮气,当仓内氮气浓度接近95%时,再逐步提高设备氮气浓度至99%(流量90m~3/h),此工艺相较其他方法充氮速率略高,能耗相对略低,仓内氮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0.
对CZDM膜制氮机组降氧工艺与氧气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CZDM膜制氮机纽产生的低氧浓度气体,采用一系列降氧工艺使试验仓粮堆内的氧气浓度从20.9%降低到2.0%共用去408 h.各工艺阶段粮堆平均氮气(氧气)浓度变化与该工艺前粮堆平均氮气(氧气)浓度和该工艺充入粮堆氮气浓度差成正比.本研究结果为开展低氧防治储粮害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