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乳用公犊牛生产犊牛白肉、犊牛红肉、嫩牛肉、肥牛肉是绝大多数乳用公犊牛的出路。在国外奶业发达的国家,牛肉生产的总量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乳用牛群。而我国乳用公牛生产犊牛肉的技术还处在研究阶段,生产上还没普及应用。犊牛肉主要分为犊牛白肉和犊牛红肉。犊牛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利用乳公犊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我国利用乳公犊生产牛肉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利用乳公犊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农牧渔业部和省农牧厅科教处的领导下,由西北农学院主持的《秦川牛引入外血杂交改良试验研究》课题,于1982年9月至1983年2月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种牛场,用乳肉兼用短角公牛配秦川母牛,1983年7月至12月出生乳肉兼用短秦杂种一代牛20头(其中公犊8头,母犊12头)。杂种一代犊牛平均初生重26.1公斤,其中公犊26.8公斤,母犊25.6公斤,公犊的最大个体重32公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构成的改变,对牛肉的需要量日愈增加。生产牛肉,除培育用品种牛外,国外早已利用乳用公犊早期断奶进行肥育。据报道,在英国乳公牛所产的牛肉约占其牛肉总量的40%,在日本约占25%。本试验的目的是摸索目前在南京地区的饲料条件下,降低乳用公犊喂奶量,提早补饲植物性饲料,断奶后送往郊县丘陵山区,作为菜牛,进  相似文献   

5.
高档牛肉和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小白牛肉的生产 小白牛肉是指生后3月龄左右(100天),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饲喂的犊牛肉,因尚未喂青、粗饲料,肉呈白色,故称小白牛肉。日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它绝大多数来自乳公犊,或是以肉用种公牛与乳用母牛杂交所生的后代,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乳肉牛。这是淘汰乳公犊有效利用的一个新途径。 小白牛肉的生产,在荷兰开始的较早,发展很快。其它如欧共体、德、美、加、澳、日等国也都生产。它已成为国际上旅游、贸易业的大宾馆、饭店、餐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6.
<正> 奶牛生产中,所产公犊一般饲喂初奶7—10天,上市屠宰。由于乳牛应用颗粒精液人工授精,选留种公犊减少,上海市饲养奶牛近两万头,每年产近六千头公犊。犊牛肉,含水率高,肉质较差,过早屠宰是一个很大的浪费。为了探索乳公犊的饲养价值,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近一年时间的饲养,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用代乳饲料饲喂犊牛,以节约粮食和牛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4年3月至4月份,在江苏省武进县奔牛乡陈巷畜牧场进行了犊牛用代乳饲料的饲喂试验。一、试验分组。选择同一公牛,同品种母牛所产的12头犊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头,母犊3头,公犊1头),试验期为60天。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36-342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0~4月龄育肥奶公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0头健康无病、体质量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并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即代乳料Ⅰ组(22%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Ⅱ组(20%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Ⅲ组(22%CP,15.00 MJ/kg DE),代乳料Ⅳ组(20%CP,15.00 MJ/kg DE)。试验期120d。试验结果表明:代乳料蛋白质水平对奶公犊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蛋白质水平为22%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2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4.58%和1.19%(P0.05)。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净肉重达到70.09kg,提高了3.74%(P0.01),净肉率提高了3.25%(P0.01),胴体产肉率提高了2.29%(P0.05),并提高了牛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P0.05),而对牛肉的剪切力、肉色和蒸煮损失无影响。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与20%蛋白水平代乳料相比,22%蛋白水平代乳料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6%,降低了2.65%(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随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MUFA和PUFA含量分别提高了3.46%(P0.05)和5.50%(P0.05)。在本试验中,Ⅰ组的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最高,牛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提高代乳料的能量和蛋白水平,可以提高奶公犊的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建议0~4月龄育肥奶公犊用代乳料的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为DE 16.00 MJ/kg,CP 22%。  相似文献   

9.
从奶牛业中生产犊牛肉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冀一伦中国瑞典北京奶业培训产品开发中心冀娟北京农学院温链犊牛肉,是指奶牛业中将不作种用的公犊经过全乳或代乳品肥育的牛肉。这种肉幼嫩、多汁、芳香,为一种很昂贵的肉,可以说是高档牛肉中的高档牛肉。据报道...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在新生荷斯坦公犊初乳替代物中添加乳铁蛋白对IgG吸收、血浆IgG浓度和木糖吸收/肠道发育的影响。80头(其中48头来自新罕布什尔大学,32头来自商业养殖奶牛)公犊按照2×4因子设计随机分组。试验犊牛在出生90min内饲喂厂商推荐剂量的初乳替代品+乳铁蛋白。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作为废弃物的新生乳犊(主要是小公犊)加以综合利用,是我们很早就探索的一个课题。随着南京奶业的发展,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在利用新生乳犊的血液和内脏器官上取得重大突破。从开发一般产品到多种高科技产品 1984年9月,南京市牛奶公司建立了南京卫岗血清厂。到1985年底,仅用15个月时间,宰杀了700头小公犊,制成了42万毫升的新生牛血清,加上副产品小牛肉及牛皮等,创产值7万元,利润6000元。到1987年,卫岗血清厂利润已达到3.1万元,血清行销全国17个省、市。随着全市奶牛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个体奶业的迅速发展,乳公犊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198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谷物全价饲料(谷饲)与50%牛奶+50%谷物饲料(半乳饲)对犊牛肉品质影响.[方法]选择日龄、屠宰体重和屠宰率相近的谷饲和半乳饲直线育肥的荷斯坦奶公犊各6头,分别对肉品质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组较B组犊牛肉的水分高0.35个百分点,蛋白质高0.25个百分点,脂肪、微量元素及胆固醇、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且均未检测出乳香味的呈味脂肪酸;两组犊牛肉的熟肉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较B组肉色红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谷物饲料育肥奶公犊可以生产出与半乳饲育肥品质相一致的犊牛肉.  相似文献   

13.
黑白花牛的肥育公犊是牛肉主要来源之一。在日本,出生10日龄的黑白花公犊,被肥育专业户买去饲养,在畜禽饲养户中经营利润最高。我国北方黑白花奶牛的育种方向明确规定了以乳为主,并具有一定肉用性能。我们在北京东郊国营奶牛二分场进行了黑白花公牛育肥性能观察试验,该场饲养黑白花牛640头,其中成年乳牛335头。公犊出生后哺乳45天,喂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代乳料对奶公犊粪样细菌区系的影响,了解奶公犊在不同代乳料条件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为健康的奶公犊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选用3日龄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组间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分别为代乳粉组(MR组)、代乳粉+精料组(MRC组)和精料组(C组)。饲喂5个月,试验期结束前一周,每组随机选取3头健康、发育程度相近的奶公犊,从直肠采集粪样,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粪样微生物区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用QuantityOn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GGE图谱可以直观反映菌群的多样性,其中MR组和MRC组都含有代乳粉,条带数目为22.67,而C组条带数为18,显著低于含有代乳粉的2组(P<0.05);相似性分析表明,精料组和MR.MRC组差异较大,聚类图分为2个大类:1、2、3为一类,相似性为59%,其余为另一类,相似性为60%,而2个大类间相似性不足50%,同种处理个体相似性较高,最高可达74%,但不排除个体差异;多样性指数显示含代乳粉2组多样性指数为2.95显著高于精料组的2.74(P<0.05)。结果提示,不同代乳料对奶公犊粪样微生物菌群存在显著性影响,添加代乳粉的2个组多样性显著高于精料组。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取30头5~6月龄体质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进行不同自配料对乳公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组日粮在营养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1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各体尺指标(体直长、体斜长和胸围)的增长量均显著高于试验组2(P<0.05),使得试验组1的平均日增质量和日盈利都比试验组2高,因此,试验组1的日粮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荷斯坦公犊按常规饲养方案用45kg奥耐尔犊牛代乳粉替换362kg全乳饲养到6月龄时,平均体重212.4kg,平均日增重936g,与全乳饲养组十分接近。试验牛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高,表明奥耐尔犊牛代乳粉可用来代替全乳,且饲养效益优于全乳饲养组。  相似文献   

17.
犊牛肉是以公犊牛及淘汰的少量母犊牛为生产牛源,通过乳或液体饲料、犊牛料或配合饲料饲养或肥育,达到一定月龄或活重,经屠宰及先进技术加工的高档牛肉,在国内外市场长期保持高价。犊牛肉主要包括犊牛白肉、犊牛红肉和幼仔犊牛白肉三种。选择肥育犊牛应基于现实情况来考量,国外多利用荷斯坦乳牛的公犊牛,我国主要利用黄牛公犊、乳牛公犊和杂种牛。饲料和饲养管理是生产高档犊牛肉的核心。但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动物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初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体重和血液生化、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4头荷斯坦初生公犊,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为2组,即阉牛组(初生去势)和公牛组(未去势),每组17头,分别在试验第1,120,150,180,210,240,260,400,450天测量体重,在试验第120,260,400天测定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两组公犊饲养条件及日粮水平完全相同,试验期为450 d,其中肥育期为330 d。结果表明:试验期第120~260天,公牛组公犊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或P0.01);试验期第1~120天,公牛组公犊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其他试验期两组公犊体重、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期第12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总蛋白、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公牛组(P0.05);在试验期第260天,与公牛组相比,阉牛组公犊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期第40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尿素氮、三酰甘油、皮质激素、胰岛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组(P0.05或P0.01),而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公牛组(P0.01)。说明初生结扎去势可降低荷斯坦公犊早期体重和日增重,同时初生去势处理可改变荷斯坦公犊血清中的激素含量,降低体内睾酮含量和育肥前期生长激素水平,而在育肥后期阉牛组血清中皮质激素、胰岛素、尿素氮及三酰甘油含量均高于公牛组。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热读     
<正>关键词1:肉牛张钰副厅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省肉牛牛源十分短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形势不容乐观。而与此同时,乳用牛的公牛犊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许多地方公牛犊一出生就被宰杀掉了。他认为,今后河北应在加大乳肉种畜的引进和培育、加快发展乳肉兼用牛方面做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20.
苏亚  安宁 《新疆畜牧业》2012,(10):25-27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温泉县本地蒙古牛为母本,初生重西杂F1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杂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杂F1牛可增肉135kg,按每千克牛肉35元计算,增效2461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