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倩 《山东家禽》2008,(3):15-19
随着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Avdin,1979;Elwell,1985)。动物营养学家们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当动物喂以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时,也不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Calderon Jensen,1989;Pinchason等,1990)。  相似文献   

2.
史良  刁其玉  杨勇 《饲料工业》2006,27(15):12-14
传统的代谢模型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而且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时.不能得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经过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能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为了达到最佳生产性能,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肽,特别是小肽。  相似文献   

3.
小肽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传统的蛋白质代谢模型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而且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时,不能得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1950年,研究者已经发现了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六十年代早期,饲料生产商就已可使用合成氨基酸来配合日粮。特别是使用蛋氨酸和赖氨酸。九十年代,饲料生产商的日粮配合更是日益根据真消化率以及对于不同饲料和饲喂条件下不同氨基酸需要量的了解。现在有可能为处于特定生产条件下的特定基因型动物提供氨基酸平衡更为精确的日粮。精确满足氨基酸需要量有许多好处。首要的好处是降低饲料成本,因为补加的氨基酸是微量成分,可以代替过量的蛋白质饲料(大量成分)。其他好处则是加速瘦肉组织的生长直到减少氮的排出。下面对家禽、猪、奶牛和羊氨基酸营养研究的主要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家兔养殖形势时有波动,但总体向好,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就饲料供应而言,优质饲料供应不足,日粮搭配不尽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蛋白质饲料是家兔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家兔饲料原料研究较少,少见关于家兔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对家兔影响的研究。本文就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对家兔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家兔在饲养过程中氨基酸需要量及蛋白质饲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百志 《饲料工业》1992,13(6):16-18
<正> 截止到1950年,人们已发现了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饲料生产者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氨基酸进行日粮配合,特别是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饲料生产者可以根据真消化率及掌握特定饲料和饲养条件下的氨基酸需要量加工生产各种饲料。如今,在特殊生产条件下,已经能够生产出极为精确的氨基酸平衡日粮,饲喂特殊基因型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王碧莲  周围 《饲料研究》2006,(5):25-27,29
1肽吸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的代谢模式认为:蛋白质必须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人或动物对蛋白的需要就是对必需氨基酸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另外,动物喂以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学界提出了动物对完整蛋白本身或对有关肽具有特殊吸收利用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合猪日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我国现行猪饲养标准及享有盛誉的NRC猪饲养标准(1988年版)中,由于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指标只列出了粗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总量的需要量,因此饲料配方设计人员总是根据饲料原料氨基酸的组成来配合日粮以满足猪的蛋白质需要。他们通常是依靠化学分析法来估测氨基酸,得出总氨基酸量(或称摄入氨基酸量)。然而,动物并不是纯粹的化学反应器,同一种配料的不同样品,其氨基酸组成也不尽相同。特别在使用农作物副产品时更是如此。为了保险起见,人们常在设计配方时给日粮提供一个安全系数而过量添加氨基酸或蛋白质。显然,这是很不准确也不经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合日粮。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重要指标。对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准确测定可获得精准的氨基酸消化率,不仅可以节约日粮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减少因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氮日粮法、绝食法、差量法、酶解蛋白日粮法、回归法、高精氨酸法和同位素法等。内源氨基酸损失又与动物、饲养环境、日粮组成(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及测定方法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测定鸡饲料氨基酸代谢率是进行可利用氨基酸营养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证明 ,依据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量配制的日粮 ,可维持家禽的生产性能 ,依据总氨基酸量配制的日粮却无此效果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的日粮 ,可更有效地利用氨基酸利用率较低的蛋白质饲料。由于鸡氨基酸代谢率测定方法的非标准化以及存在的某些缺陷 ,在营养研究和饲养实践中广泛应用可利用氨基酸概念仍存在不少困难。本研究基于加拿大 I.R.Sibbald提出的快速法以及当前争议最大的去盲肠法 ,在高原地区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类型鸡以及不同方法测定了氨基酸代谢率 ,一…  相似文献   

11.
饲料公司的营养师根据饲料配料的氨基酸组成来配合门粮以满足猪和鸡的蛋白质需要量。通常他们依靠化学分析法来估测氨基酸,得出总氨基酸量(或称摄入氨基酸量)。根据肠道实际吸收率(或称“真消化率”)来配制日粮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使用副产品或限量成分时优点更为突出。虽然蛋白质的化学法分析值是多数实用日粮的基础,但动物并不是纯粹的化学反应器。同一种配料的不同样品,其氨基酸组成也不尽相同.对如今大量用作饲料的副产品来说,情况尤其如此。为了给日粮提供一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效、绿色、安全”已成为国际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为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减轻动物应激并减轻环境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日粮(刘超,2004)。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将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在蛋鸡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袁森泉,1990)。支链氨基酸的足量和合理比例供应对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氨基酸利用率在配制日粮中的作用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能否配制出有效且平衡良好的氨基酸日粮。如果以可利用氨基酸设计饲料配方,不仅要准确掌握原料的氨基酸组成,而且要掌握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目前利用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氨基酸,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着日粮的营养价值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相似文献   

15.
营养需要蛋白质/氨基酸使用了 PST 和β-兴奋剂之后不久便发现,普通日粮不足以保证“再分配剂”产生最大的效应.根据逻辑推理,肌肉生长率加快,要求日粮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以满足高速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此外,猪经 PST 或β-兴奋剂处理后饲料消耗量较少,因此日粮中氨基酸的浓度(或其它养分)必须提高,以满足快速生长猪沉积大量瘦肉组织的日常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猪饲粮中粗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长白阉公猪8头,分别在回肠末端、回肠末端盲肠处安装“T”型瘘管和“桥”式瘘管。对4种不同日根2种饲料中粗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简单、方便的“T”型瘘管法所测常规日粮、鱼粉日粮及鱼粉中粗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结果偏低;所测饼类日粮、饼类添加赖氨酸日粮中粗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结果偏高。“桥”法所测结果较为可靠。2.饼类饲料添加赖氨酸后既可提高粗蛋白质、赖氨酸的利用率,又可提高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家禽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和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河山 《饲料工业》1997,18(1):9-14
家禽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和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田河山1前言一般认为,日粮中的氨基酸(英文缩写AA,游离的或更多的为蛋白结构成分的)大约占家禽日粮成本的四分之一。然而,和其它营养素相比,AA是对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营养成分,AA缺乏将极大...  相似文献   

18.
加速可消化氨基酸在日粮配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速可消化氨基酸在日粮配制中的应用王仁振李艳华随着氨基酸营养研究的进展,饲料可消化氨基酸的测定及畜禽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为更准确设计畜禽饲料配方提供了依据。时下,以可消化氨基酸为指标设计饲料配方已成为氨基酸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这项技术几乎没...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蛋白质类饲料资源紧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存栏量不断增加,畜禽饲料利用率低,养殖业产生的排放物造成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饲料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采用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技术可缓解以上问题,且不会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目前,此技术在单胃动物上研究较多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反刍动物因有独特的瘤胃,更适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非蛋白氮和氨基酸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以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在猪、鸡的应用为基础,就反刍动物生理消化特点,探讨低蛋白日粮在其的适用性,并展望低蛋白日粮补充氨基酸和非蛋白氮物质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前景,这对建立反刍动物最佳营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