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年代以来,山西雁北平干旱地区引种樟子松获得成功,现已大面积造林,本文在调查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基础上,引用了关联度法实步分析了樟子松人工林高生长与当地气候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沙地樟子松林与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国重要的樟子松林种源地。从1955年开始在其他地区进行引种造林并获得成功,但是多数引种地的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却不能正常进行。本文结合资料论述了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起源与分布和自然更新特点,并分析探讨了引种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的障碍、影响因素以及冬季降雪影响更新等可能的关键因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嘉峪关、酒泉市樟子松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为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的一个地理变种,天然分布于中国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沙区广泛引种并获得明显效益的树种,全国引种面积达30万hm^2。酒泉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引种樟子松以来已获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沙区造林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为探讨樟子松人工林在酒泉地区引种的适应性,特对该区引种的樟子松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赤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生境条件的选择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表现良好的常绿乔木树种之一。近几十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引种栽植并获得成功。在赤峰旺业甸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同样良好,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证明在该地区,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起关键影响和制约的立地因素条件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各个因素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林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坡位>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林龄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的变化,揭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高生长与林龄变化的规律,为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在科尔沁沙地最早引种地——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中选择10-60a林龄的样地,调查、观测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树龄、树高,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树高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由于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导致树高连年生长量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在起始阶段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高峰后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然后逐渐下降直至维持缓慢增长;树高生长量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546x0.794;树高生长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河北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罕坝机械林场属河北坝上的典型区域,40多年来引种营造樟子松0.9万hm2,积累的育苗造林经验为坝上地区大面积推广该树种提供了科技支撑,当前部分林分开始呈现天然更新现象,成为培育后续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该区天然更新主要有2种形式。该文总结分析了影响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环境因素,针对资源状况和限制性因子,提出了人工促进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沙地樟子松自然分布、起源、各地引种应用概况。分析了其天然林与人工林更新特征、制约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调查了解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樟子松引种栽培、适生范围以及人工造林的生长状况,进一步扩大樟子松引种栽培,为促进樟子松人工造林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3省林学会第二届负责人联席会议“关于3省联合进行樟子松考察的决定”,1988年9月5日由辽宁省林学会章明理事长任组长,各省选派2名从事樟子松营林技术研究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7人组成考察组,对3省樟子松人工林进行了学术考察,历时23天,于9月27日结束。先后考察了黑龙江省桦南县孟家岗林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自1955年在科尔沁沙地东南前哨,辽宁省西北部的章古台,引种樟子松至今已有30余年,有固沙林、种子林(园)等各种试验林1533ha。31年生平均树高9.8m,胸径17.8cm,在沙地上生长良好。樟子松人工林的形成,使沙地人工林内的水分、热量发生了变化。研究其水热变化趋势,对于评价樟子松人工林生态功能、经营好现有林、进一步开展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自然状况和方法试验地设在章古台的大一间房。大一间房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是我国珍贵稀少的用材树种之一.经我站二十年来在章古台地区沙地引种的实践证明,樟子松能耐沙地干旱瘠薄的条件,比引种其它树种生长要快,防风阻沙作用强,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性,深受群众欢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各地贫下中农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绿化祖国”的热潮,引种栽培樟子松的工作也迅速地开展起来了。但目前,樟子松种苗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群众造林需要,积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樟子松种苗,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站先后营建了樟子松母树林和种子园。为了扩大种源,我们又充分利用樟子松人工林应该间伐的优良树木,通过移栽方法,营造母树林704.6亩,移幼树16,000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提早结实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不同起源沙地樟子松林结构与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已成为三北沙区防护林主要乔木造林树种,但是,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引种的沙地樟子松却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梢直至死亡的现象,而天然状态的樟子松在该阶段却正处于旺盛生长期。为了比较沙地人工樟子松林与天然林的林分结构、生长特点及所处立地的生态因子的异同,对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最早引种沙地樟子松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红花尔基(天然樟子松分布区)的樟子松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函数可较好地模拟人工林树木直径分布,正态分布函数可用于模拟天然林树木直径分布。基于树干解析的树木生长模型(Chapman-Richards)分析,人工林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相对生长率与平均生长率的最大值比天然林分别提早11、22年,6、18年和35、59年。人工林材积的生长加速度高峰值出现在14年,而天然林则出现在33年;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43年,天然林为102年;因此,可以推断天然林的寿命比人工林要长近60年。这一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综合作用:1)两种起源地生态因子的巨大的差异,主要包括:人工林区的纬度、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海拨高度等较天然林区高;2)人工林的林分密度较天然林大;3)人工林区的干扰强度较天然林强。图4表6参23。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樟子松是一个优良的防风固沙和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目前在辽宁西北部和整个“三北”地区已推广造林30多万hm^2,其中辽宁的章古台地区是最早引种成功的。但自90年代初以来,大面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发生了衰退枯死现象。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樟子松衰退枯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热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地区,位于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年降水量约500毫米。这里在沙地上引种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较为稳定,生长较快。27年生树高达10米,胸径16.4厘米,生物量84105公斤/公顷,材积105.2米~3/公顷。樟子松引种已由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发展到北部及西部,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敖汗和奈曼地区樟子松生长也很好。但是在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栽培20年以后,林地土壤水分状况显著恶化,生长量下降。因此,研究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的水热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对改善现有林的经营管理和进一步开展樟子松造林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榆林市榆阳区设置了38块20 m×20 m的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调查了不同林龄樟子松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预测模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木平均树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确定立地评价等级,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1)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樟子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均会有显著增长,且在第10~20年增长速度最快。(2)以坡向、海拔和坡位这三个主导因子将樟子松人工林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区,进行立地分类结果评价。通过对调查样地进行立地评价,可以看出调查样地中75%的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评价等级在中级以上,表明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樟子松种植。预测方程经过检验达到要求,说明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可以对樟子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生长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现状,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辽西北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的研究,编制了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此图的研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经营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特点与立地关系的调查与研究,研制了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此表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人工林内幼苗数量过少及难以发育为幼树的问题一直难以彻底解决。文中综述了影响我国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能力的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环境、生物因子及人工营林技术等的研究概况。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樟子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对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有报道,或可以为解决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提供更深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新城子区东部山区,从1965年春,开始引种樟子松,到目前为止,樟子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相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据几年来的造林实践和以往人工幼林生育情况,写成初步调查报告,为本地区发展樟子松提供资料。 1 新城子区的自然概况新城子区位于沈阳市北部,在东经123°16′—128°18′,北纬41°54′—42°11′之间,距沈阳市区35km。本区东部丘陵山区的地貌类型,属长白山余脉,海拔高100—441m,最高峰石人山高  相似文献   

20.
沙地樟子松母树林种子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有其极强的适应力,因而近年来已被“三北”地区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特别是土壤条件不良,气候条件恶劣地区更为注重发展樟子松人工林。正因如此,其种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化,已严重地阻碍了对樟子松的引种及推广。章古台现有樟子松母树林2317亩,据近10年统计,平均每年产种子150kg,远远满足不了当地需要(每年购种量750kg左右),因而研究樟子松母树林结实量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合理组织经营管理,提高母树结实量,对解决樟子松种子供应的紧张状况,增加单位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