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年年初以来 ,一种并不被注目的珍禽鹧鸪养殖 ,在特种养殖业中迅速崛起 ,养殖热潮狂飙般席卷了大江南北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强烈的感观刺激加上高利润的诱惑使广大养殖户养殖热情空前高涨 ,尽管时下一只鹧鸪炒种价格达百元以上 ,购买者却踊跃异常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 ,鹧鸪养殖已占据了特禽养殖业的半壁江山 ,其养殖热度之高 ,范围之广 ,使任何一个特禽品种都望尘莫及 ,大有“三宫六院无颜色”之感。那么鹧鸪养殖到底有无钱可赚 ?其养殖前景究竟如何 ?是否真像广告所说的那样好养好卖好价钱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 ,笔者通过走访多家鹧鸪养殖场…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年初以来 ,鹧鸪养殖在特种养殖业中迅速崛起 ,炙手可热 ,养殖热潮狂飙般席卷了大江南北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各鹧鸪养殖场家的广告大战也烽烟四起 ,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鹧鸪养殖集团、公司、基地也仿佛一夜之间在全国遍地开花 ,强烈的感观刺激加上高额利润的诱惑使广大养殖户养殖热情空前高涨 ,尽管时下 1只鹧鸪价格达百元以上 ,购买者却踊跃异常。可以毫不夸张地讲 ,鹧鸪养殖已占据了特禽养殖业的半壁江山 ,其养殖热度之高 ,范围之广 ,使任何一个特禽品种都望尘莫及。那么鹧鸪养殖到底有无钱可赚 ,其养殖前景究竟如何 ,是否真像广告所…  相似文献   

3.
时下特种养殖业热闹非凡,小小的特禽鹧鸪正把整个特种养殖业搅得天翻地覆,而和鹧鸪养殖业的如火如荼相比,在新闻界一场关于鹧鸪能不能养的大讨论也硝烟正浓,特种养殖界的一些专家也纷纷把目光投向鹧鸪,说能养者有理有据,说不能养者也有章可寻,而于2000年6月27日在《中国食品报》二版头条大篇幅刊发的一篇《鹧鸪种还能炒多久》的文章,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高潮。鹧鸪能养吗?美国鹧鸪,又名石鸡,其形体似鸽子。1986年由美国引入我国,因肉味鲜美,食有野味,正好迎合了当前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市场一直火爆。目前,…  相似文献   

4.
特禽养殖业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新生产业,目前发展的主要特禽品种已涉及山鸡、黑凤鸡、孔雀、鹧鸪、鸵鸟、大雁、贵妇鸡、肉鸽、红腹锦鸡等十个,特禽养殖户遍及全国各地。但是,面对当前的养殖市场,投资选项不当,也有可能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在新世纪里,究竟哪些特禽品种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大展风采呢业内专家预测:下列几种特禽品种在今后几年时间里走势强劲,发展前景看好,广大养殖户可放手发展。一、鹧鸪又名石鸡、骞飞龙,由于繁殖快、效益高,人工养殖迅速升温,成为我国特禽业当中大红大紫的品种。鹧鸪肉野味浓郁、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砀山县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特禽养殖的重要基地。近年来,该县以古进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本地优良的资源环境,大力发展特禽养殖业,使特禽养殖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 经过几年发展,他们在交通便利的砀山县葛集镇西郊二公里处建起了拥有场房1000余平方米,场地2500余平方米的大规模特禽孵化、育雏、繁育养殖场,目前已饲养美国七彩山鸡、鹧鸪、宫廷黄鸡、贵妃鸡、黑凤鸡、珍珠鸡种禽5000多羽,年可育雏禽百余万羽,商品特禽数十万羽。公司现采取“龙头+农户”方式,扶持发展特禽养殖,已带出大批特禽养殖户,带动本地经济发展。(郝秀华)  相似文献   

6.
特禽养殖业是我国近十几年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上马容易,不需过高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效益较易获得,被广泛地认为是养殖业中投资少的热门项目。 一、行业现状 我国特禽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进行大规模工厂化养殖还是在1980年之后。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养殖的特禽品种大约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包括七彩山鸡、鹧鸪、中国黑风鸡、白凤鸡、贵妃鸡、丝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特禽养殖业产销市场火爆异常,大有独霸养殖市场之势。其原因是,做为特禽的山鸡、鹧鸪、孔雀、大雁等具有野味浓郁、肉鲜味美、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在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这些特禽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喜爱的品种;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等特点,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项目;另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渐近,据专家分析认为,在新世纪中国特禽养殖业将有三大机遇:一、中国特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明显,因国际市场劳动力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特禽养殖业发展较快,像山鸡、鹧鸪、乌鸡等已具相当规模.如能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则更有利于特禽养殖的发展.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部分特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动态是:  相似文献   

9.
市场纵横     
九九特禽因何畅销 1999年上半年,是传统养殖业遭受重创的一年,养猪业跌破血本,养鸡业持续低靡,而与此形在鲜明对比的是,以鹧鸪、山鸡、黑凤鸡等为首的特禽养殖业却一支独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造成: 一.今年物价平稳,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鱼大肉已不再有吸引力,而具有滋补保健等多种功效的野味珍禽正好迎合了人们品奇尝鲜的要求,可谓是生正逢时,消费市场的启动,无疑成了特禽养殖火爆的一根导火索。 二.高利润的诱惑也是今年特养火爆的原因之一,一只七彩山鸡能抵数十只家鸡的收入,靠特禽养殖走上致富者不少,象山东曹县王泽铺的山鸡大王刘剑养山鸡每年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强烈的反差迫使广大养殖户“移情别恋”,纷纷把目光瞄准特禽养殖业。  相似文献   

10.
特禽养殖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因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等特点,备受养殖户的青睐。在我国传统养殖业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特禽养殖的产销市场却火爆异常,成为当前的热门投资行业。我国目前主要发展的特禽品种有:山鸡、黑凤鸡、孔雀、鹧鸪、鸵鸟、大雁、贵妇鸡、肉鸽、红腹锦鸡等数十个养殖品种,特禽养殖户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特禽业毕竟是个新兴的行业,养殖市场变幻莫测,投资选项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并不是投资每一个品种都能挣到钱,投资选项不当,也有可能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究竟哪些特禽品种将成为市场…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的特禽养殖中,继鹧鸪、山鸡、黑凤鸡之后,特禽新品种贵妇鸡以它华丽的外表、细嫩的美食以及神奇的药用价值,迅速成为当前特禽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2.
特禽中的山鸡、鹧鸪、孔雀、大雁等具有野味浓郁、肉鲜味美、高蛋白、低脂肪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的特点,在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这些特禽理所当然地将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品种。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等特点,亦将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项目。另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渐近,也无疑为特禽养殖带来了好消息。据专家分析认为,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特禽养殖业将有三大机遇:一、中国特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明显。因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高,其深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受多方特养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特禽养殖业开始初露锋芒,产销市场异常火爆,其原因是,做为特禽的山鸡、鹧鸪、孔雀、大雁等具有野味浓郁、肉鲜味美、高蛋白、低脂肪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的特点。另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渐近,也无疑为特禽养殖带来了好消息。据专家分析认为,在新世纪中国特禽养殖业将有三大机遇:一、中国特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形的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表现明显,因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高,其深加工成本不具备价格优势,而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力资源,副加工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受多方因素的拉动,我国的特禽养殖开始初露锋芒,产销市场火爆异常,大有独霸养殖市场之势,其原因是,特禽如山鸡、鹧鸪、孔雀、大雁等具有野味浓郁、肉鲜味美、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在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这些特禽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食品,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等特点,成为养殖户的首选项目。另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渐近,也无疑为特禽养殖带来了好消息。据专家分析,在新世纪中国特禽养殖业将有三大机遇:①中国特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表现明显,因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高,其深加工成本不具备价格优势,而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力资源,加工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有着较强的冲击力和竞争力;入世后,国外粮食大批涌入,国内粮价会普遍下调,长期低迷的商品禽类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②国家大力推行富民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在传统养殖业日渐滑坡的情况下,特禽养殖业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必然选择;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特殊营养、特殊风味的特禽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为特禽养殖业发展提供了非常乐观的市场机遇。 那么,中国的特禽养殖业将如何应对呢?专家认为,要使中国的特禽养殖健康稳步发展下去,必须实行产业化运作,形成规模优势,以抵御抗风险能力,最好是农户与大型公司联合,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运作,这样农户可直接从公司得到最优质的种源,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服务,而公司也可通过吸引产业化农户将自己高品质的产品借助廉价的劳力进行迅速普及。比如山东曹县野味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特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已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特禽产业化工程,并取得显著成绩,他们的做法是,首先,邀请农民申请加盟公司,公司派技术员指导农民办场,接下来按合同为农民提供种源、饲料和药物,并定期上门技术指导,进行疫病防治,然后按合同收购商品,在这种形式下养殖户承担的市场风险趋于零,增强了农民的养殖信心。为拓展产品销路,公司又集中精力在产品销售上大做文章,先后开发了“清蒸山鸡”、“红烧鹧鸪”等产品,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凡加盟到产业化链条上的农户都可享受公司的技术经验、优质产品和市场最新信息,仅2年时间公司产业化农户就发展万余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应提高特禽生产水平和增加附加值。目前,我国的特禽种源出现严重退化,劣质种源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特禽养殖业发展。我国的特禽养殖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选育出高品质的种源。针对这种情况,曹县王泽铺特养集团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多代纯化选育,培育出了野味更浓、营养价值更高、适应性更广、抗病力更强的鹧鸪换代新品种——中华神鸪,一经推向市场立即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既然有了高质量的品种,还要挖掘其生产潜力。以鹧鸪为例,目前在农村一般饲养条件下,每只鹧鸪年产蛋100枚左右,90日龄体重可达500g,料肉比3:1左右,目前市场价20~30元/kg,每只耗料成本3元左右,纯利润可达8元左右。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鹧鸪养殖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特禽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矛盾的是养殖场与消费主体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较长,所以流通环节上养殖户应组成紧密的合作团体,加快周转,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再者,农村小群体大规模饲养模式的技术需要改进,加强信息化建设。技术改进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布局,改善饲养条件。农村养殖投资有限,饲养条件相对简陋,很难满足特禽对环境条件的合理要求,所以要尽可能改善饲养条件,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二是注重品种的更新换代,特禽养殖在我国已有多年,品种严重退化,以致禽肉既失去了色泽的鲜艳,也失去了汤味的清香,降低了品质。在饲养过程也出现了耗料多、生长慢、抗病力降低等现象。对品种的更新换代,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三是集中育雏,实行全进全出制。农户养殖往往是育雏、育成期混养,对隔离防疫不能保证,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集中育雏,将育雏饲养与育成饲养分开,实行全进全出,同时要做好疾病防治,保证环境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做到合理用药。四是使用全价配合饲料。目前,有的养殖户为节约成本大多自己配料,有时会造成饲料不全价或营养物质不平衡,加上对原料的品质无法控制,对微量元素的添加不能准确把握,造成原料浪费和生产水平降低,损失较大。因此,在饲料选择方面要选用质量过关且价格合理的全价配合饲料,不要在饲料中随意添加其它成份,谨防饲料霉变,保证营养齐全。  相似文献   

15.
鹧鸪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特禽,在我国各地均可养殖,下面就鹧鸪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鹤鸠又名“飞龙”、石鸡,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特新品种,并以其独特的药疗滋补效果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人工养殖升温于1997年,并很快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而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从而火爆大江南北,成为特禽养殖业中一支当家品种,那么,在2000年到来之际,鹤鸽养殖业在今后几年里是否还会“牛气冲天”,继续独霸特禽养殖业鳌头?这是广大鹤鸠养殖所关心的话题。有关专家分析后一致认为;至少在未来5年内,鹤鸽养殖不仅“牛”,其“牛”劲还将更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来进一步加大在未来5年内,…  相似文献   

17.
据权威部门最新透露,下列特种动物在2000年可走俏市场。 一、特禽类 特禽养殖是近几年一直火爆的特养项目,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而备受养户的青睐,专家预测,2000年以下几种特禽将继续走销市场。 1.美国鹧鸪:美国鹧鸪是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特禽新品种,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生产性能好、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国特种养殖会议估测,笔者对今年特禽生产态势预测如下,仅供大家参考。1.雉鸡:肉质好、味道佳,市场行情看好,需求量大,近期供不应求,市场价涨幅大,已从“炒种”转人正常生产。但要注意种雉品质,提高其成活率、产蛋率、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饲料的全价性、饲养工艺及疾病防治。2.鹧鸪: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半“炒种”半生产趋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目前种蛋、雏鸪价格急剧上升,商品鸪0.5千克左右即可上市。鹧鸪肉味鲜美,野味十足,当属野味上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应注意种鸽质量、饲料的全价性、饲养工艺、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一、特禽养殖概况:近10年来,我国特禽养殖业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特禽饲养场已有2000多家,而小规模的家庭养殖场就更多了。广东省是我国发展特禽业最早、最快、最多的省,目前全省饲养各种特禽5000多万只,存栏种群达230多万只。 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肉用王鸽、美国鹧鸪、美国雉鸡、法国肉用鹌鹑、日本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特禽养殖业开始初露锋芒。山鸡、鹧鸪、孔雀、大雁等特禽,具有野味浓郁、肉质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在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这些特禽成为人们青睐的食品,也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