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 6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 ,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 ,也有误区 ,现简要澄清如下 :误区一、《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纵观《本草纲目》 ,没有“蟾衣”两字 ,也根本不见对蟾衣的介绍。可见这是现代人加到古人李时珍头上 ,未免太牵强附会。这实在是一个现代谎言 ,真令人可笑可气又可叹。不可否认 ,其中包含个别经营者有意误导消费者。不过 ,近代医学著作 ,如《中草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医药全典》等书中曾论述蟾衣的药用价值及有…  相似文献   

2.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 ,笔者通过多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 ,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 ,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误区一 《本草纲目》上的蟾衣药用价值介绍。纵观《本草纲目》没有涉及“蟾衣”两字 ,也根本不见蟾衣介绍 ,可见这是现代人附加到古人李时珍头上的一种现代谎言 ,不可否认其中包含个别的经营者用以误导了消费者。不过 ,近代医学著作如《中草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医药全典》等书中有论述蟾衣的药用价值及有效范围。而近年开倡专用蟾衣治肿瘤的浙江海宁市第二…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我从自己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的经验中,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有不少误区。 误区一:《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 实际上,《本草纲目》中根本没有“蟾衣”两字。这完全是别有用心的人的虚构。只是在近代医学著作如《中草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医药全典》等书中确有论述蟾衣的药用价值及有效范围。 误区二:蟾衣售价每张上百元 其实,目前市场上天然蟾衣整和的干品每公斤8 000~10 000元左右。天然蟾衣重量每张约0.15克左右,折合每千克6 660张左右,每张…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上将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6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宣传有误区。  相似文献   

5.
传知函 《山东饲料》2007,(10):42-42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我从自己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的经验中,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有不少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6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我从自己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的经验中,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有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9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 误区——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 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不负责任的误导宣传。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到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者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到3张蟾衣,  相似文献   

9.
<正>蟾蜍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用、食用蛙类两栖动物,是对农业有益的动物,是捕杀害虫的能手。看似丑陋的蟾蜍全身是宝,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近代《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均记载蟾蜍全身各部位可供药用,蟾衣、蟾酥则是中药瑰宝。从蟾酥中提炼而成的蟾毒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蟾  相似文献   

10.
蟾蜍(又称癞蛤蟆)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用、食用蛙类两栖动物,是捕杀害虫的能手。蟾蜍全身各个部位都是宝,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和近代《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均记载蟾蜍的药用价值,蟾衣、蟾酥则是中药瑰宝。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取蟾酥与采蟾衣一体化。众所周知,取赡酥是用金属夹子、镊子之类硬器去夹或刮赡蜍耳后腺(疣粒),挤取乳白色蟾酥,会伤及蟾体皮肤,甚至发炎糜烂,使蟾体极度虚弱,恢复期达三周以上。如用这种受伤蟾蜍去再行采衣是很难脱下整张蟾衣的,即使脱下来一部分,大多是碎衣,无药用价值。如先采蟾衣后再取酥,也不合理,因为采衣常常是把蟾蜍圈养不喂食物,以免排泄物污染蟾衣,待衣一脱下,已饿得很瘦了,耳后腺中的蟾酥分泌量也大大减少。所以产量很低,没有取酥的价值了,即使强迫去挤采一丁点酥后,会导致蟾蜍染病大量虚弱死亡。因…  相似文献   

12.
蟾蜍即俗称瘌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典》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断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相似文献   

13.
蟾蜍的用途 蟾蜍即俗称癞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典>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开始,国内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炒得十分火爆,甚至有人说一张蟾衣可卖几十元或上百元,几乎一夜之间可以靠几只蟾蜍成为富翁。我场养蟾蜍采天然蟾衣已有6年时间,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蟾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两栖爬行动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蟾蜍在我国有15种,常见的为中华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全世界共有300余种。蟾蜍有类似蝎、蛇等生理性脱皮(又称衣、蜕)现象,但只是每种动物脱衣方式、周期及时间不同而已。由于蟾蜍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且又多为夜间脱衣,故很少有人看到,因此被蒙上一种神秘色彩。目前社会上有人用涂药或喷药方法去刺激其脱衣,这只能引起蟾蜍生理紊乱,反而脱不下衣来,即便脱下来,也是些碎衣,无药用价值。再说,这类药未经国家兽药检测部门批准,是不能上市销售的,更不可以让人们去服用含  相似文献   

15.
养龟要有池又要有园地,但园地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白白地浪费了土地资源。浙江省海宁市养龟能手蒋先生经过近20年养龟实践后探索出利用园地兼养蟾蜍并采集蟾衣、蟾酥的龟、蟾混养新模式,既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又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在全国农、林、牧、副、渔业全面推广施用农药化肥以来,对野生蟾蜍的生态环境带来威胁,引起大面积退化,因蟾蜍喜食从作物上因农药中毒后掉下来的半死不活的昆虫,所以食后2次中毒死亡率极高.此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人工养蛇以来,各地饲养户又大肆捕捉野生蟾蜍来喂养蛇类,一些地区因而导致毁灭性破坏.特别是近几年又发现蟾衣、蟾酥这味老中药材的一些新用途后,不少地方又大量捕捉、收购回去采蟾衣、蟾酥,更加剧了蟾蜍资源的灭绝.  相似文献   

17.
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为干蟾皮,性寒味苦。用于治疗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症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蟾蜍的耳后腺(眼上角的一对椭圆形凸起部分)和背部皮肤腺分泌物的白色乳浆加工品蟾酥,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据近代医学分析,蟾酥含有的蟾蜍毒素、氨基酸,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有麻醉、止痛等功能。蟾衣是一种从民间新挖掘的动物类新药,是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蟾衣的初步临床应用,已表现出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等有较好的疗效。蟾蜍和青…  相似文献   

18.
蟾蜍饲养与蟾酥采集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俗称癞蛤蟆,系两栖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蟾蜍科。养蟾蜍的最主要目的是取蟾酥。蟾蜍头部的耳后腺,能分泌一种白色浆液,此即名贵中药“蟾酥”,取出经干燥后即可入药。中药蟾酥主要作用是解毒消肿、止痛开窍。用于痈肿疔疮、咽喉肿痛、龋齿痛疼等。蟾皮亦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胀等作用。另外,蟾酥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方面也有应用前景。养蟾取酥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经济效益很高,又可出口换汇。现将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激素和药物脱衣社会上好多人用药物或激素去刺激蟾蜍脱蟾衣,实质上是杀鸡取卵,因他们所用药物及激素均含有有毒成份,可对蟾蜍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这不仅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也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用药或激素法脱下的蟾衣含有毒性,对服用此蟾衣的病人有害。严格地说,未经国家批准之药品而乱用于动物和中药材上,其本质也违法,正如《中国工商报》2000年3月7日所说:这类药脱蟾衣都是伪劣假药材。再说有毒药物使用到蟾蜍身上后,对疣粒体发生化学反应不一后,蟾衣一下子脱不下来,即使脱下来也很碎,根本无药用价值,也没人收购,目前国内养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人工养蟾蜍可谓一举多得,可以充分发挥动植物生态空间的立体互用,把果林间空余地面再利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蟾蜍可以消灭果林害虫,并生产出珍贵药材蟾酥、蟾衣及蟾肉。同时因害虫危害轻而生产出优质果品。果园养蟾蜍成本低,设施简单,管理方便,工作量少,效益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可提高80%左右。我国各地凡是有野生蟾蜍的地区,都可以进行果园养蟾蜍。果园套养时可选用个体较大的品种,如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这些品种产蟾酥、蟾衣多,且产肉量多,利用率高。蟾酥、蟾衣被医学界应用于临床上,售价不断上扬,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