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要恢复双季稻生产根据水稻区划,我省除大湘西外,其他都属双季稻区。但近几年一季稻面积增加,双季稻面积减少。一季稻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00公斤~600公斤,比双季稻减产300公斤~400公斤。此外,部分农民朋友种植一季稻,由于品种选择不当和播种不适时,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失收,白白浪费了劳力、土地、种子、肥料和农药。  相似文献   

2.
对洞庭湖区20年(1994—2013年)主要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产量的角度衡量模式的自然抗灾能力,双季稻+冬闲模式产量最稳定,适合继续推广;其次是一季稻+油菜模式,表现最差的是油菜+棉花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从效益的角度分析,就平均效益而言,油菜+棉花的效益是最好的,但其波动性也是最大的;双季稻+冬闲和一季稻+油菜模式波动的平均效益及波动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常德市的3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波动油菜+棉花一季稻+油菜双季稻+冬闲;平均效益油菜+棉花一季稻+油菜双季稻+冬闲。益阳市3种模式的效益波动油菜+棉花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平均效益双季稻+冬闲油菜+棉花一季稻+油菜。岳阳市3种模式的效益波动油菜+棉花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平均效益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油菜+棉花。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省稻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调研,比较了早晚双季稻、一季稻+再生稻、稻油和稻渔等生产模式的效益,总结了湖南省稻区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稻油模式经营风险小,增效稳,是目前比较成熟和稳妥的稻田种植模式,适合在全省大范围推广;一季稻+再生稻模式不利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增产难以增效,只宜适度发展;稻渔模式快速发展,存在着极大风险,同时可能严重危害耕地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中稻及一季稻种植面积呈扩大的趋势。新增加的面积主要集中在双季稻区。有的农民对中稻及一季稻品种特性和生态条件的要求认识不够,由于播种期安排不合理,抽穗扬花期遇上高温热害,导致不能授精而形成空秕粒,产量低,米质差。双季稻区最好是种植双季稻,以增加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5.
在修水山区发展中稻+再生稻是在考虑种植双季稻时光温不足和一季稻光温有余,而充分利用山区光温资源,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推广的一种水稻耕作方式。2008年以来,通过选择适宜品种+软盘保温育秧+精准抛秧+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重施芽肥+适留稻桩+加强再生稻管理+机械收获等技术路线,突破亩目标产量800 kg。效益分析表明,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每亩收入达到982元,比种植一季稻亩增收435元,比种植双季稻亩增收202元。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1.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各地要积极主动地调减双季稻地区的一季稻面积,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力争2005年双季稻地区调减一季稻面积6.7万公顷以上。我省饲料玉米需求量大,生产的玉米不愁销路。因此,各地要加大杂交玉米的发展力度,力争2005年全省杂交玉米面积扩大3.4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7.
水稻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2012年开始,监利县大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平台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截至2015年监利县建设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水稻集中育秧机插面积达到6.7万公顷,双季稻面积达到8.1万公顷,平均产量9552.2 Kg/hm2、较人工栽插稻田每亩增产12 Kg,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比较了气候对单季稻和双季稻的影响,特别是台风对其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水稻季节台风频繁,单季稻生育中后期正值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导致产量损失重或严重的比例比双季稻高。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季稻高99.5%。双季稻生产成本较单季稻低,双季稻生产效益高于单季稻。浙南沿海的双季稻生产具有气候和产量优势。提出了恢复和扩大种植双季稻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北岸,属赣北滨湖丘陵地形,常年水稻复种面积约90万亩,为一季稻和双季稻混作区。为提高一季稻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江西省农技部门从2009年开始引进一季中粳甬优12进行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感光性强,生育期长;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特性。2014年都昌县示范面积4 000亩,11月12日由江西省农技推广总站、江  相似文献   

10.
刘康星 《中国农技推广》2011,27(9):23-24,37
衡阳县是全国的产粮大县,早稻~蔬菜、蔬菜一晚稻是本县为解决粮食生产由单改双(即由一季稻改为双季稻)而进行试验示范的主要茬口布局模式,这些模式既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又增加了产出效益,是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的有效途径。2010年,笔者在西渡镇九联村进行了粮一菜最佳搭配模式示范。现将示范情况归纳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发展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南方主要稻作区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使得劳动力紧张。发展再生稻可以缓解双季稻区"双抢"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降低劳动成本。因此,再生稻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栽培与管理措施,再生稻稻田土壤突出的问题是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2.
安徽沿江稻区双季稻配套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提高沿江稻区双季稻生产效益,恢复早稻种植面积,保证安徽江淮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介绍早籼118、晚粳22的栽培技术,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旺苍县为代表,基于旺苍县及周边共30个气象台站1980—2018年气象数据、旺苍县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化土壤图,通过分析旺苍及周边区县一季稻气象产量与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关系,结合生产实际选取4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1个土壤因子作为生态区划指标进行旺苍县一季稻种植区划。结果表明,旺苍县一季稻种植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分别占县域面积的33.96%、40.34%、25.70%,其中一季稻种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西向槽谷带及东北西南向分布的正源乡、英萃镇、檬子乡等部分低海拔地区,可利用这部分区域气候资源、地形资源及土壤资源优势,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发展水稻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稻谷产值,降低了化肥投入成本,减少了翻耕成本,提高了种植双季水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问:我是湘阴县农民,最近转包了周围农户13公顷水田打算种植水稻,据说种一季稻每667平方米产量有1000公斤,与我们本地双季稻产量差不多,还可以节省一季成本,为什么政府还要求种植双季稻呢?咨询人:熊友元答: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经常有农民朋友给我打电话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由于农资、劳动力工价、燃油价格上涨,水稻生产成本增加,加上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种粮大户扩大规模受限等原因,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小,一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影响了全县粮食生产的平衡发展。提出应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采取可行措施,促进土地的正常流转,推进粮田规模经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尽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粮能手;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确保旱涝丰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丰市水稻生产坚持增加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种植效益的发展思路,水稻产量和效益实现了"十连增"。为进一步促进大丰市水稻生产,总结分析了2013年大丰市水稻生产情况,并对2014年水稻生产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生产也不例外。一季稻生产全程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不断变化的农业气象要素,如适当的积温、充足的阳光、合适的雨水尤其重要。合肥市一季稻年种植面积平均在20万hm~2左右,每年生育期内农业气象灾害出现的频次,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该文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对产量可能影响作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是是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勐海县是西双版纳州的粮食主产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稻田种植制度以一季中稻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勐海县作为全州产粮大县,其粮食增产关系到全州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发展双季早稻作为一个增粮措施,提到了农科部门的议事日程,但作为中海拔地区的勐海是双季稻和一季稻的临界区,选择耐寒、早熟品种和适时的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茬口是早、晚稻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