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有优势、有能力,理应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浙江省作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集政府、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各方资源与力量,聚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的实践方面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省属农林本科高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乡村振兴,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持。其中,浙江农林大学结合学校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与浙江山区县遂昌长达15年的帮扶与实践做法、经验,探索实践形成了“全校服务全域”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有效促进遂昌县走出了一条着眼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吴敏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30-4531,4533
针对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从乡村善治的视角,厘清乡村精英民间力量、孝道文化和农村养老之间的关系,对浙江单村通过政府引导、“乡绅”主导、群众参与,弘扬传统孝道,设立孝心基金的实践进行专题研究,提炼总结农村养老的“单村经验”,并就如何完善这一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两山”理论自提出以来,浙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努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无废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助力,是乡村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以“无废乡村”建设为视角,调研“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效及困境,以期为更好地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性高、针对性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抱团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增”,开创了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浙江嘉兴通过强化政策、创新管理、腾退低效用地、畅通审批渠道、保障村级收益及深化山海协作等举措,在村集体增收、基层治理、要素配置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经验启示为党建引领+政策细化落地、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强化以及企业发力+村民积极参与,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浙江样板”。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浙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优质、多样化农产品将成为消费趋势,乡村功能进一步凸显,乡村合作创业将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呈现新格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更加拓宽,数字乡村建设将全面铺开。因此,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应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者,立足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要围绕拓展乡村功能,发展多元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要围绕深化“千万工程”,推进新时代乡村建设;要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奋力跑出浙江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成立大会在天台县召开。今后,联盟将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技术综合优势,持续擦亮浙江“三农”金名片,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助力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教育智慧。浙江农林大学为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等8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等109所高校为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7.
吴琼 《农家致富》2023,(21):54-55
<正>浙江“千万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载体。江苏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省情农情实际,自觉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一幅具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8.
“飞地”抱团是浙江打造美丽乡村的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消薄“造血”的新路径。“飞地”抱团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由存在经济水平差异的飞入地和飞出地联合发展,通过资金、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的置换,政府的统一指导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了“薄弱村”发展难的困境。对浙江乡村“飞地”抱团的发展现状、主要模式进行了有力探索和经验总结,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绿色,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早在河北、福建和浙江工作期间,总书记就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抓手,打造优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基于对浙江打造优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优势与必要性的分析,从产业体系、品牌效应、社会效应3个层面总结了浙江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剖析了“系列政策+企业主体+优质品牌+N个配套”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机制、企业主体、旅游品牌、设施建设等方面针对性提出加快浙江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浙江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为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4月24~30日,省委组织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嘉兴海宁市等地,举办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专题培训班。各市(州)、县(市、区)、长白山开发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一、培训主要特点本次培训依托浙江省委党委优质教学资源和丰富培训经验,深入学习考察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和研究方面作出新的突破,为乡村振兴开新局贡献贵州经验。文章阐释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关于“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层面的内涵要义,并从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抓好规划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提出贵州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七大共享平台”涵盖土地、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乡村振兴核心要素,是成都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成都市“主干”作用,推动四川乡村振兴落地落实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研究崇州市推进“七大共享平台”提升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从“对内”“对外”“融合”三个层面,提出推进“七大共享平台”提升建设,助推成都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相关调研,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现状,系统总结了“5G+农业应用”“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农业+文旅+新零售”等3大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乡村产业数字化政企协作不够“亲”“清”“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政企协作制度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提高政企服务透明度,强化监督检查;政府加快传统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关键举措。在梳理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首家农艺师学院——浙江农艺师学院为例,总结了浙江农艺师学院的创建背景、创新实践、办学成效,并由此提炼出构建多元融合的培育体系、创新需求导向的培育模式、完善定向扶持的培育政策等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术学科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美术与乡村振兴结合,既可引导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也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整合创新”“乡村美育启蒙”“外出实践教学”“党支部共建”五个方面探讨高校美术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美术学科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浙江“三农”工作一个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就是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就这一工程的动因、内涵等,记者专访了省委副书记夏宝龙。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 “美丽乡村”是浙江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这张“金名片”是如何铸就的呢?“金名片”缘于“千万工程”——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一个泽被后世的重大决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即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00个以上、完成村庄整治1万个左右。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完成2.6万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9.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关键举措。在梳理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首家农艺师学院——浙江农艺师学院为例,总结了浙江农艺师学院的创建背景、创新实践、办学成效,并由此提炼出构建多元融合的培育体系、创新需求导向的培育模式、完善定向扶持的培育政策等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来乡村建设在浙江省全面铺开,为全方位打造乡村居民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融合”发展共同体,深化“千万工程”“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新路径。莫干山镇未来乡村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其探索实践是浙江奋力践行“两个先行”时代使命的缩影。本文以莫干山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剖析和系统分析,提出了要坚持两大统领、促进三大融合、突出两大特色的基本路径,坚持理念创新先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等重要原则,以及相关对策建议,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