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制的新型复合菌发酵剂饲喂肉鸡,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发酵剂的试验组与黄霉素及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日增重0 .41 % 和6 .08 % ( P> 0 .05) , 提高成活率为1 .72 % 和1 .72 % ( P> 0 .05) ,提高饲料转化率1 .40 % 和8 .23 % 。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育雏期,各试验组间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营养物质吸收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 .05) 。在育成期,各试验组间及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在粗脂肪、无 N 浸出物利用上差异不显著( P> 0 .05) ;在粗蛋白、 Ga 、 P 的利用上,复合菌发酵剂组与黄霉素组差异不显著( P> 0 .05) ,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  相似文献   

2.
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和医学学院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菌发酵剂饲喂肉仔鸡。饲养试验A 结果表明:添加2% 的复合菌发酵剂与黄霉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增重2 .72 % 和6.0% ( P > 0 .05),提高成活率4.65% 和4 .65 % ( P>0 .05),提高饲料转化率- 0.89 % 和2 .91% ,嗉囔pH 值亦有下降的趋势。饲养试验B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发酵剂的试验组与畜禽康乐宁1# 、畜禽康乐宁2# 、黄霉素及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日增重- 0.95 % 、1.17 % 、0.41% 和6 .08 % ( P> 0 .05),提高成活率为- 1.73 % 、3.45% 、1.72% 和1 .72 % ( P> 0 .05),提高饲料转化率-2 .42 % 、5 .36 % 、1 .40 % 、和8.23 % ,嗉囔pH 值亦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将72头杜长头杂交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研究了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饲以高麦麸(35%)饲料仔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这三种后可使仔猪日增重较饲喂玉米饲粮组和未加酶组分别提高了6.79%(P〉0.05)和15.25%(P〈0.05),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22%(P〉0.05)和5.34%(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3.83%(P〈0.05)和8.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国产酶(EⅠ)和进口酶(EⅡ)两种粗酶制剂,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液某些代谢激素水平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试验将192只7日龄AA肉仔鸡分成6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和0.5%EⅠ,0.05%和0.1%EⅡ,试验期42d。结果表明,7~49日龄时,添加0.05%~0.5%EⅠ各组和添加0.05%~0.1%EⅡ各组分别使肉仔鸡增重提高6.7%~9.1%(P〈0.01)和2.2%~6.5%(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9%~9.9%(P〈0.01)和1.6%~2.9%(P〉0.05)。0.1%EⅠ组和0.05%EⅡ组使21日龄肉仔鸡血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高14.7%和22.6%(P〈0.01),使49日龄肉仔鸡血液T3水平提高53.8%(P〈0.  相似文献   

5.
将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1mg/kg)和苯二氮卓化合物F89(2mg/kg)同时添加在41 ̄56,38 ̄59和5 ̄56日龄红布罗肉鸡的日粮中,连续饲喂。饲养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摄食量分别提高了4.47%,3.34%和5.34%;增重分别提高了13.6%(P〈0.01),8.72%(P〈0.05)和9.96%(P〈0.05)。屠宰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都有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肉鸡胴  相似文献   

6.
在饲料中添加0 .1 % 的Barodon.S.F.发酵剂后对饲料的发酵效果进行了研究.对1 、2 号猪的配合饲料经发酵,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4 .55 % (P< 0 .05) 和15 .54 %(P< 0 .01) ,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25 .46 % (P< 0 .01) 和15 .03 % (P< 0 .05) ,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16 .96 % (P< 0 .01) 和6 .39 % (P< 0 .05) ;对秸杆饲料玉米秸和黄豆秸经发酵,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7 .11 % (P< 0.05) 和13 .16 % (P< 0 .05) ,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27.54 %(P< 0 .05) 和10 .05 % ,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11 .74 % (P< 0 .05) 和8 .48 % ;粗稻糠经发酵后比对照组其粗蛋白含量提高14 .81 % (P< 0 .05) ,粗脂肪含量提高12 .83 % ,粗纤维含量降低7 .44 % .表明此发酵剂对改善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四种加酶饲料(基础饲料(CK)、基础饲料+1%淀粉酶、基础饲料+0.5%胃蛋白酶、基础饲料+1%淀粉酶+0.5%胃蛋白酶)对肉用仔鸡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液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饲料对肉鸡的增重分别比对照提高4.40%、5.95%、7.50%,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76%、7.53%、13.98%,其中加二酶复合制剂组的增重效果显著(P<0.05),加酶饲料对肉鸡的血红蛋白、血浆总脂类、r-球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饲料中加淀粉酶制剂可使血糖明显升高(P<0.05)。使用二酶的复合制剂可使血浆总蛋白、清蛋白、α1-球蛋白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8.
取20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始重(24.75±2.66)g],随机分成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中性蛋白酶、糖化酶及不含酶制剂的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在60日龄结束.分别在31日龄和61日龄开始时对生长性能最佳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鸡进行消化试验,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混和酶制剂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试验2组最佳,3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25.28%(P<0.01),料重比降低15.92%.6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8.54%(P<0.05),料重比下降10.73%;②使用混合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2组鸡37、67日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05%(P<0.01)、7.24%(P<0.05),7.68%(P<0.05)、9.82%(P<0.05),12.70%(P<0.01)、13.94%(P<0.01),5.47%(P<0.01)、6.90%(P<0.05);③混合酶制剂对37日龄和67日龄丝毛乌骨鸡血糖、血清总蛋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处理使菜籽饼和豆饼蛋白质的动态降解率分别下降了15%(P<0.01)和35%(P<0.01),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和缓慢降解部分的降解速度均极显著下降.处理菜籽饼日粮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日粮和处理两饼日粮(P<0.05);与对照日粮相比,菜籽饼日粮和两饼日粮的氮代谢率分别提高了25.6%(P<0.05)和23.4%(P<0.05),氮沉积率分别提高了34.7%(P<0.05)和23.8%(P>0.05).日补饲1.2,1.8kg甲醛处理菜籽饼的培育牛,其日增重分别比补饲未处理者提高14.9%(P<0.05)和19.6%(P<0.05)  相似文献   

10.
选用2头装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空怀水牛,比较研究舍饲稻草──混合精料(1期)与青刈草(2期)两种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2期与1期比较,瘤胃液pH降低2.02%(P<0;01),NH3-N提高266.96%(P<0.001),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提高486.36%(P<0.001);昼夜十二指肠食糜pH增高22.06%(P<0.001),流量增加23.36%(P>0.05),总氮流量增高52.06%(P<0.05),非氨氮(NAN)增加53.35%(P<0.01),MCP氮增加101.88%(P<0.01),饲料及内源性氮增加44.20%(P<0.05),NH3-N增加47.65%(P>0.05),尿素氮降低23.35%(P>0.05),昼夜食糜总氮流量与摄食总氮量之比下降14.13%(P<0.001),复胃有机物(OM)消化率提高26.90%(P<0.05),MCP合成效率提高34.81%(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夏秋高温热应激期间,在蛋种鸡日粮中添加中药刺五加浸膏对产蛋性能,种蛋受精,孵化及小公鸡氮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添加0.1%刺五加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2%(P〈0.01),料蛋比下降9.2%(P〈0.01),破软壳蛋减少18.5%(P〈0.01),鸡死亡海汰率下降10.3%(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17.58%,种蛋孵化率提高17.76%,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浸膏对  相似文献   

12.
阐明和龙膨润土的毒性和饲养效果,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20g/kg,说明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小白鼠精子畸形试验表明,1.0%、3.0%添加组精子畸形率呈阴性(P>0.05),5.0%添加组呈阳性(P<0.01);黄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3.0%、5.0%膨润土饲喂后,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15%、47.69%、13.85%,差异显著(P<0.05);CP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71%、8.58%、6.77%;C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9.33%、13.71%、7.2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用432羽35周龄罗曼产蛋母鸡,采用4×4因子设计。酒糟-SCP按N当量等量替代大豆粕。处理1、2、3和4替代比例(酒糟-SCP%+大豆粕%)分别为:0+20.0,8.5+15.0,17.0+10.0和25.0+5.0。结果显示,处理2日产蛋量和体增重较处理1分别提高5.68%(p<0.05)和8.53%(p<0.05),处理3日产蛋量和蛋重较处理1提高6.65%(p<0.05)和6.18%(p<0.05),处理4产蛋性能和体增重与处理1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效率(F/E)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小狄高肉鸡日粮中添加0.5,1.0,2.0mg/kg苯二氮类化合物(BZs)对肉鸡成活率、养分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与血清尿酸、β-脂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BZs可提高成活率,并有极显著(P<0.01)的作用,0.5mg/kg与2.0mg/kgBZs可使小狄高鸡体重分别增加12.76%(P<0.05)和10.34%(P<0.05).②添加2.0mg/kgBZs可使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03%(P<0.05),19.39%(P<0.05)和32.54%(P<0.01);小肠胰蛋白酶活性提高51.42%(P<0.05);肉鸡腹脂率、血清尿酸和血清β-脂蛋白含量分别下降14.83%(P<0.05),8.84%(P<0.05)和7.97%(P<0.05)。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活性物质对肉鸡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添加0.1%,0.15%由甙,酚等组成的中草药活性物质,与抗生素类添加剂进行肉鸡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组的肉鸡增重,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5.0%,8.9%,4.9%,42日龄时,0.1%添加组的法氏囊显小于抗生素级(P〈0.05),血清球蛋白含量极显提高(P〈0.01),血钙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含量均有所  相似文献   

16.
牛体外受精胚胎冷冻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国内条件下对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冷冻保存进行了系统研究。胚胎在含4.0mol/L乙二醇的PBS中停留15 ̄20min,对其随后卵化无明显影响(72.2%比82.4%,P〉0.05);当乙二醇的浓度升高到5.0mol/L和6.0mol/L时,胚胎的孵化率明显下降(25.0%和3.2%,P〈0.01)。在胚胎的常规冷冻保存试验中,当冷冻液为1.8mol/L乙二醇加0.20mol/L蔗糖时,-7℃值  相似文献   

17.
以5头断奶仔猪进行两期消化试验。第一期为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第二期为试验期,饲喂基础日粮+0.15%溢酸宝。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试验期日粮中粗蛋白、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6.61%、84.66%、68.03%、27.18%、84.71%和63.32%,比对照期分别提高9.37%(P<0.01)、9.76%(P<0.01)、11.07%(P<0.05)、26.54%(P<0.01)、1.47%(P>0.05)和6.40%(P>0.05)。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的溢酸宝能显著地提高日粮中有机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选用180羽AA雏鸡,进行了为期49d(前期1 ̄21日龄,后期22 ̄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GXC使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66%(P〈0.05)和9.79%(P〈0.01),料重比降低了4.76%(P〈0.01),干物质、粗纤维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0.58%(P〈0.05),2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在一龄阶段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两种群群各生长月份的体重、壳长和壳宽等数据进行线性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2)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各月份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月份间的生长差异均极显著(P〈0.01);两种群雄性月平均体重均高于雌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两种群个体生长差异明显,变异系数达40以上,长江种群的系数高于辽河种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在一龄阶段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两种群群各生长月份的体重、壳长和壳宽等数据进行线性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2)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各月份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月份间的生长差异均极显著(P〈0.01);两种群雄性月平均体重均高于雌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两种群个体生长差异明显,变异系数达40以上,长江种群的系数高于辽河种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