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内蒙古荒漠地区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这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各异,主要反映在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萌发器官及表面纹饰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花粉粒表面性状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因此,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完全可以做为植物分类、鉴定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中的16种进行了花粉形态的观察和描述。结果发现各种植物的花粉在大小、形态、萌发器官、表面纹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花粉形态可作为一重要的分类依据;同时,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也体现出贺兰山植物区系的相对复杂性和古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属于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及所属43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统特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油料作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它们分别为大豆、油菜、胡麻、向日葵及红花。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大小、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同一科植物在花粉粒的主要性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秦皇岛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1种,根据本地区植物资源状况,提出应列入秦皇岛保护植物的37种植物,对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五花草塘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草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进一步开发草原旅游资源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西北地区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分析了该地区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保护管理和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阿拉善地区9种珍稀濒危植物营养器官生态解剖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阿拉善地区的9种旱生或超旱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地上营养器官(茎、叶)进行了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研究发现,这些植物均表现出一系列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如叶趋于小型化;多数有较厚的角质层及发达的表皮附属物(表皮毛、角质突起);叶肉组织趋于栅栏化,9种植物中,3种为全栅型,3种环栅型,3种正常型;机械组织发达;植物体普遍存在黏液细胞和含晶细胞。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分常见小杂粮作物的7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同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器官及表面主纹饰等主要性状相同,而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的辅纹饰等细微性状各有差异。不同种作物花粉粒表面性状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花粉形态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11.
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循环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珍稀濒危植物,就是由于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接近消亡的植物。如对其不采取及时的保护措施,将很快灭亡。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现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机理阐述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珍稀濒危植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自然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61种.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总体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种类丰富、古老成分众多、区系构成复杂、边缘热带性质明显、特有现象突出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报道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濒危的原因。广东的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组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成分多特有、用途广泛和分布局限等特点。在分析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份常见小杂粮作物的7个品种(品系)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品系)之间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器官及表面主纹饰等主要性状相同,而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的辅纹饰等细微性状各有差异。不同种作物花粉粒表面性状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花粉形态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77种,包括稀有植物7种,渐危植物10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有11种,江西省二级保护11种、省三级保护53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大通县的珍稀濒危品种类型,陈述了大通县珍稀濒危植物品种的严重问题。提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的珍稀濒危植物125种,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112种,通过对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连接形成合沟(存疑种除外);外壁2层,外层厚于或近等厚于内层;花粉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下为细颗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以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为主。【结论】绢蒿属和蒿属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二册和1997年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拟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维管束植物39科66属7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8属12种,被子植物33科57属64种.从生活型上看,有乔木45种,灌木3种,草本21种,藤本8种.该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起源古老,特有性强,地理分布复杂的特征.通过分析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分布区类型特征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快速评估技术,利用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九龙县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探讨了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该县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