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深松40 cm对土壤耕层的物理性质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cm深松与对照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在10~40 cm深松与对照的土壤容重、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8.0%。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明确和完善有机肥ZH-2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同时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辣椒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不同肥料处理,分别测定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施有机肥ZH-2后,除根长与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辣椒植株其他农艺性状和果实农艺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一级侧根数与椒肉厚两指标最高,同施国产无机复混肥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各处理可分别提高10.00%~57.14%和1.38%~27.75%,其他农艺性状与两个施肥处理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量最高,叶色为深绿色;还原糖与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提高2.27%~38.46%、5.72%~21.27%;产量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两个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小区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33.33%、131.49%。此外,施有机肥ZH-2后,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度最大,容重、水气比最小,同时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均为最高。有机肥ZH-2在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兼具极佳的改土培肥效果,是一种值得在辣椒栽培上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新植甘蔗采用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与不盖膜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作用,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全膜覆盖平均蔗茎产量10595kg/667m2,较半膜覆盖增产1748 kg/667m2、增19.8%,差异达5%显著水平;较不盖膜增产2650 kg/667m2、增33.4%,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试验实施90d未发现光降解膜降解破口迹象,降解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四个不同处理,在同等养分的基础上,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使用比单施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在产量上经过方差分析在信度2值为0.01水准时,F 检验达到了37.87;F 值>F_(0.01)5.95,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产量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情况下,采用 L.S.D 法进行比较,结果有机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比对照增产139%,单施有机肥料比对照增产113%。单施无机肥料比对照增产100%。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料对姬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分析了闽牧42、蔗渣和稻草为主料栽培的姬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4。变量分析表明,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比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60.1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蔗渣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19.28%,差异达显著水平。蔗渣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比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34.23%,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三种培养料栽培的陈旧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31%,氨基酸总量三者相近,均高于22%,E/T 值达37%左右,接近FAO/WHO提出的40%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15 a生开心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Mil1.‘Red Fuji’)为试材,测定了7个不同处理的产量和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成熟前差异不明显,进入雨季以后,微集雨技术能够将雨季降雨有效贮存,在60~200 cm土壤含水量高出对照5%左右;各处理之间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微集雨技术都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6%~22.39%,微集雨技术能够有效贮存有限降雨,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与等量配施化肥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较等量配施化肥增产甘蔗13.87t/hm^2,提高蔗糖分0.02%,增产蔗糖产量2.18t/hm^2,增产甘蔗和蔗糖产量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mm的处理产量达到138108kg/hm~2,比对照增产74.96%,达到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为1.60kg/m~3;降低灌水量可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辣椒新品种引进试验,筛选适合恩施州海拔1 000 m以上、增产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线形辣椒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长顺绿亮的综合性状最好,增产潜力大,生长势较强,果实商品性好,667 m~2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辛辣2号;香帅、枫香次之,产量均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天和牌001号植物疫苗应用于秸秆种植的浅池藕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疫苗能明显促进秸秆栽培浅池藕的生长,莲藕产量高达70785.30kg/hm2,极显著高于不用秸秆的池藕产量,且较单用秸秆藕池的莲藕产量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80 g/株的丙烯酰胺型保水剂施用在芒果树冠层内和秸秆覆盖树盘的处理,测定对芒果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和秸秆覆盖的处理,果实的纵横径、产量及品质均高于对照,其中单株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1%、9.03%,并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保水剂和秸秆覆盖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保水剂处理的芒果品质优于秸秆覆盖处理。在海南冬春旱季,施用保水剂和进行秸秆覆盖均可以提高山地芒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研究低温条件对不同大小蒜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发挥低温处理蒜种在生产上的最大效应, 以“三月黄”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6 ℃低温处理,以室内常温贮藏为对照,观察蒜种生 根、出苗及植株性状,比较青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使蒜种提早解除休眠,促进 大蒜提前生根和出苗生长,且蒜瓣越大效果越好,其中,大瓣蒜出苗率最高,达到92.4%,中瓣蒜次之, 达到84.93%。低温处理能显著增加大蒜植株假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单株质量即青蒜产量,且蒜瓣越大 增产效果越显著,低温处理大瓣蒜种和中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6.28%、35.95%,且与 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比对照增加10.53%,二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低温处理蒜种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二次生长严重,蒜头瓣数虽多但单瓣质量低,商 品质量差。因此,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以用于青蒜生产,实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且大瓣和中瓣蒜种 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生产蒜薹、蒜头及留种。  相似文献   

13.
王德芝  周颖 《北方园艺》2011,(12):152-153
利用板栗苞为培养料栽培茶薪菇,采取生物发酵、石灰水浸泡、直接拌料装袋3种原料处理方式,经熟料栽培管理,测定各培养料菌袋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生物发酵与石灰水浸泡、直接拌料装袋的培养料相比较,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板粟苞生物发酵栽培的茶薪菇菌丝生长旺盛、生物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3 a 利用不同栽培措施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定位试验,结果 表明,2009~2011 年
深翻处理的耕层土 壤真菌数量与连作相比降低29.59%~51.63%,菌剂处 理降低10.41%~71.96%,微肥处
理对改善土壤真菌数量效果不明显。深翻处理的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比 连作降低10.00 个百分点到35.00
个百分点,菌剂处 理降低11.67 个百分点到38.33 个百分点,微肥处 理降低11.66 个百分点到26.67 个百分点;
深翻处理的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比 连作低20.34%~75.51%,菌剂处 理降低23.83%~64.50%,微肥处 理
降低20.34%~52.26%,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深翻处理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病 率比连作低15.00
个百分点到37.50 个百分点,菌 剂处理降低7.50 个百分点到36.67 个百分点,微 肥处理降低15.00 个百
分点到25.83 个百分点;深翻处理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情指 数比连作低57.03%~80.44%,菌 剂处理降低
24.69%~66.67%,微 肥处理降低27.12%~50.76%,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深翻处理的马铃薯
比连作增产21.20%~29.99%,微肥处理 比连作增产6.14%~20.49%,菌剂处理比连作增产1.29%~13.42%,
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施康露的主要成分是果树生长结实所需要的矿质元素及生长调节物质,陕西省技术监督局1996年测定,各元素含量为:全N13.28%、P_2O_53.26%、K_2O_3.83%、Zn4.95ug/ml、Cu119.7ug/ml、Mn579.5ug/ml、Fe373.3ug/ml、B0.2%、Co0.15ug/ml、Mo0.80ug/ml、Ni563.3ug/ml。其主要作用供给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矿质元素,调节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某些生理机能,提高器官建造质量及其功能,增强抗性,达到提高果品产量品质、增产增收的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明确和完善有机肥ZH-2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同时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辣椒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不同肥料处理,分别测定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施有机肥ZH-2后,除根长与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辣椒植株其他农艺性状和果实农艺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一级侧根数与椒肉厚两指标最高,同施国产无机复混肥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各处理可分别提高10.00%~57.14%和1.38%~27.75%,其他农艺性状与两个施肥处理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量最高,叶色为深绿色;还原糖与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提高2.27%~38.46%、5.72%~21.27%;产量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两个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小区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33.33%、131.49%。此外,施有机肥ZH-2后,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度最大,容重、水气比最小,同时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均为最高。有机肥ZH-2在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兼具极佳的改土培肥效果,是一种值得在辣椒栽培上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17.
王启雨 《食用菌》2003,25(3):23-24
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喷施平菇子实体,结果表明:各浓度对平菇子实体均有增产效应,其中以100μg/g浓度增产幅度最大。该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还观察到,稀土喷施平菇子实体后,菇蕾成活率增加,子实体生长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鲜菇产量和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地区关苍术为试材,设5个施肥量处理水平,即5kg/667m2(N1)、10kg/667m2(N2)、15kg/667m2(N3)、20kg/667m2(N4)、25kg/667m2(N5),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关苍术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关苍术高产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比较,关苍术产量、质量有很大提高,不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最佳的施氮量为15kg/667m2(N3)。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温室内土壤有效热量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流失,以无保温基础作对照,在热阻值相同的前提下,设置外置、内置聚苯乙烯泡沫板(EPS)2个处理,探究不同位置隔热层对温室地温及室内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隔热层内置还是外置,温室内平均地温均极显著高于对照。隔热层内置处理的保温效果优于外置处理,水平方向地温较外置处理、对照平均提高0.5、1.3℃;垂直方向地温显著高于外置处理(平均提升0.6℃),极显著高于对照(平均提升1.3℃),5~25cm范围内随耕层深度增加增温幅度先增后减;番茄植株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外置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番茄产量较外置处理、对照分别增产10.9%、29.1%。综上,内置隔热层可有效提高温室内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地温,不同位置地温均匀度更好,番茄根系活力和产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用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适应地区、综合评价和抗病性鉴定,对2011-2012年参加新疆甜菜品种区试的4个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T14091、ST21015、XJT9904、HI0936块根产量的丰产性、稳定性好,两年平均较对照KWS2409增产11.2%、9.6%、6.3%、5.8%,差异达极显著、显著水平,适应范围广,综合评价为很好、很好、较好、较好.两年平均块根产糖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15.3%、17.4%、13.9%、15.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应范围广,综合评价为很好、很好、好、好.含糖率在14.80%~15.58%之间,较对照提高0.50~1.28度.对甜菜丛根病、根腐病、褐斑病的抗性均达到中抗、抗、中感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于在新疆南北疆糖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