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北部,是辽宁省的产粮大县之一。通过对大田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昌图县耕地土壤酸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昌图县耕地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风沙土和草甸土。在3 750个3种类型土壤土样中,pH〈5.0(强酸性)和pH 5.0~6.5(酸性)的土样占总调查土样的75.68%。中性土样占16.56%;其中棕壤酸化程度最大,pH〈5.0(强酸性)和pH 5.0~6.5(酸性)的土样分别占总调查土样的1.17%、87.28%。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各乡镇土壤pH均有所下降,其下降值为0.16~1.43个单位。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土壤pH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了扬州市邗江区2014 年采集的834 个耕地土样以及1984 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样品(527 个)进行比较,基于ArcGIS 10.1、SPSS 19 等软件研究了30 年土壤pH值时空演变。结果表明:邗江区2014 年土壤平均pH 6.23,以Ⅱ级(6.5~7.5)、Ⅲ级(5.5~6.5)为主,占整个耕地面积的92.66%;比1984 年下降0.88单位,1984 年土壤pH值以Ⅱ级(6.5~7.5)为主,占整个耕地面积的98.96%;30 年间耕地土壤pH值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酸性降雨和施肥。  相似文献   

4.
六安市裕安区土壤酸碱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六安市裕安区3 523个土壤样品的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裕安区土壤的pH最大值7.44,最小值3.66,平均值5.43,属于强酸性.其中,pH≤4.5的土壤样品数为35,占1%;4.5相似文献   

5.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浙江南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规律,为土壤酸化防治提供依据,利用近期获得的温州和丽水2个市20个县(市、区)4 443个测定数据,统计分析了浙南地区耕地土壤酸碱度现状及其区域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浙南地区耕地主要由酸性(p H值介于4.5~5.5)和微酸性(p H值介于5.5~6.5)土壤组成,地貌与成土母质是控制这一地区耕地土壤酸度的关键因素,人为活动加剧了耕地土壤酸化。丘陵与河谷平原中土壤pH值低于5.5的耕地占比均在83%以上,土壤酸化问题非常严重;滨海平原耕地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主。分析认为,浙南地区耕地土壤酸化治理重点是丘陵与河谷平原,需通过施用碱性物质进行降酸;滨海平原与水网平原应做好耕地土壤酸化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利用了扬州市邗江区2014年采集的834个耕地土样以及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样品(527个)进行比较,基于ArcGIS 10.1、SPSS 19等软件研究了30年土壤pH值时空演变。结果表明:邗江区2014年土壤平均pH 6.23,以Ⅱ级(6.5~7.5)、Ⅲ级(5.5~6.5)为主,占整个耕地面积的92.66%;比1984年下降0.88单位,1984年土壤pH值以Ⅱ级(6.5~7.5)为主,占整个耕地面积的98.96%;30年间耕地土壤pH值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酸性降雨和施肥。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缙云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预防与治理2个层面提出防控耕地土壤酸化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缙云县耕地土壤以酸性和微酸性为主,2012年土壤pH 4.5~<5.5的样本比例占71.7%;耕地土壤pH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近30 a土壤pH在<5.5的耕地比例从56.6%增加至85.4%。氮肥施用量增加、种植制度改变及作物高产是引起缙云县耕地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施肥与水分管理、秸秆还田和施用高质量有机肥、优化种植结构等减缓耕地土壤酸化的途径。对酸化耕地土壤的治理应全方位采取综合措施,在推行石灰等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的同时,增施高品质有机肥和生物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健 《今日农村》2005,(12):41-41
在冬暖棚蔬菜生产中,合理施用钙肥,一般可增产10%~26.5%,亩(1亩=1/15公顷)增收入800~1000元。现将施用钙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⒈施肥品种不同的钙肥具有不同的性质,目前冬暖棚土壤pH值多在6.5以下,属酸性。而露地土壤pH值为6.5~7.5,因此应用碱性或中性肥料,如草木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用化肥对农田土壤pH影响的整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定量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对我国农田土壤pH的影响,以评估化学氮肥在土壤酸化中的作用,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搜集整理国内40篇已发表文献的数据,建立化肥用量和土壤pH数据库,比较分析长期施用化肥对中国农田土壤pH的整体影响及化肥的有利施用条件。结果表明:在平均施氮量为150 kg/hm~2的条件下,施用化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降低了10.46%(95%CI,9.04%~11.95%),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化肥使土壤p H在不同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初始p H下均降低。其中,在旱地上降低的幅度比水田高5.82%;在一年一熟作物体系中降低的幅度分别比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作物体系高3.26%和2.79%;在酸性土壤(pH≤6.5)上降低幅度分别比中性土壤(pH 6.5~7.5)和碱性土壤(pH≥7.5)高3.71%和3.36%。同时,在施肥年限10年或超过20年,农田土壤pH降低的幅度最小,分别为8.37%(95%CI,6.07%~10.62%)和6.68%(95%CI,6.07%~10.62%)。在施氮量为60~120 kg/hm~2的条件下,农田土壤pH降低的幅度最小,为5.48%(95%CI,1.86%~8.96%)。施用化肥可以显著降低农田土壤pH,其中在旱地上降低幅度最大,在施肥量为120~240 kg/hm~2、施肥年限为15~20年、一年一熟和初始pH≤6.5上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