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网棚内人工接种1叶1心至11叶1心期的3份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材料(DB544、沈137、90110)和3份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材料(掖107、掖478、5003),调查其发病率,明确了抗病材料7叶前的抗病性与7叶后一致,感病材料7叶后的抗病性比7叶前要强;由此认为,玉米苗期为研究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适宜时期。进而研究了相同环境条件下,网箱或网罩内灰飞虱在抗、感玉米材料上的落虫数和灰飞虱在上述6份材料上饲养死亡50%的时间。结果显示:灰飞虱对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的趋性以及灰飞虱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上的生存力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不是通过抗传毒介体灰飞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玉米不同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1年连续3年,对不同玉米播期的灰飞虱发生情况、玉米粗缩病发病情况及玉米产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25日至6月19日每隔5d,连续12次播期的试验区,3年灰飞虱成虫种群的消长动态基本相同,在6月14日达到高峰;4月30日之前和6月19日以后播种,粗缩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灰飞虱发生高峰期前播种发病率最高,不适于播种,且在5月20日至5月30日播种玉米产量损失最大.因此,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当早播和晚播,避免玉米苗期与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遇,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与流行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毒(MRDV)的传播介体。苏北地区灰飞虱1年发生5代,以第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最大,其自然带毒率为0~30%。病区第一代灰飞虱带毒率一般为16%~30%,其余各代均可检测带毒个体。小麦上第一代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飞虱带毒率及其发生数量与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呈显著的正相关。播期决定了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一般是玉米出苗至6叶龄期)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长,病害越严重。前茬作物、播种方式、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等都通过影响玉米的播期或灰飞虱的发生数量来间接影响当地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试验证明,玉米粗缩病病源在各地普遍存在,一旦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适合于灰飞虱的生存繁衍和传毒危害,玉米粗缩病就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玉米灰飞虱及粗缩病的生态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毒灰飞虱传播MRDV导致玉米粗缩病,系统调查了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状况,明确了玉米播种期、种植模式、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影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适期晚播病害发生程度减轻,不同种植模式病害发生程度有差别,当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没有完全抗病的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粗缩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的原则,突出生态学防治的作用,辅以关键期低毒农药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年种植玉米约1万hm2,由于灰飞虱在我区每年发生虫量较大,每年玉米粗缩病发生也相当严重,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与水稻条纹叶枯病一样,一旦发生,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流域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8年由于一代灰飞虱的特大发生,导致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流域大发生,尤其是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麦田套种玉米发生极为严重,造成了一定减产。本文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一代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一代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比较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因素和不同栽培措施对灰飞虱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关系的影响。治虱防病是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时期播种的玉米田、传毒介体灰飞虱虫量和玉米粗缩病病情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苗9叶前感病期和传毒灰飞虱发生高峰期岔开,玉米粗缩病就可减轻发生。通过调整玉米播种期等农业措施,可以减轻玉米粗缩病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阐述了山东省东平县玉米粗缩病和灰飞虱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以及玉米粗缩病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分析了玉米粗缩病发生与灰飞虱发生的关系,以及玉米粗缩病在不同品种间发生情况,提出调整玉米播期、化学药剂防治传毒昆虫和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大面积推广等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  相似文献   

11.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日寸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灰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的最主要媒介,常造成玉米毁灭性的打击,一旦发生非常难以控制。商河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因此,本文对灰飞虱在商河县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以便为生产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普通玉米品种 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如能根据传毒昆虫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安徽淮北地区春玉米在 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 6月中旬播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14.
玉米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8年由于1代灰飞虱的特大发生,导致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流域大发生,尤其是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麦田套种玉米发生较为严重。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玉米播种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防治1代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指导该区域夏玉米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整玉米播期控制粗缩病的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普通玉米品种 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 ,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 ,如能根据传毒昆媒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 ,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 ,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 ,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江苏盐城地区春玉米在 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 6月中旬播种 ,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 ,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流域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1代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1代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指导该区域夏玉米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玉米粗缩病,分析了该病发生原因,结果表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主要与玉米品种的抗耐病性、田间灰飞虱的虫量和带毒率、玉米敏感期(幼苗期)与一代灰飞虱成虫活动盛期有关,并据此提出了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在衡水市早播夏玉米地块发病较重,轻的减产5%20%,重病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产。随着衡水市白地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病具有蔓延趋势,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1发病症状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玉米苗期至抽雄期均可发生,苗期(320%,重病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产。随着衡水市白地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病具有蔓延趋势,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1发病症状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玉米苗期至抽雄期均可发生,苗期(35叶期)最易发生。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该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危害。带病毒的灰飞虱吸食玉米后,病毒就传播到玉米植株内。病毒在玉米植株内发生繁殖,繁殖一定数量后植株开始表现症状。一旦发生,无法治疗,导致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粗缩病是由MRDV病毒引起系统性侵染病害,近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粗缩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在麦田、绿肥田和杂草根际越冬,春季在小麦及杂草上,随后转移至玉米上繁殖与传毒。玉米粗缩病的防治,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加强监测和预报,采取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灰飞虱的防治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其管理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