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甘草渣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产三种甘草渣中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胀果甘草渣和乌拉尔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基本相当并明显高于光果甘草渣。提取温度对不同品种甘草渣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同一种甘草渣在不同温度提取时,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甘草苷及异甘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2种甘草总黄酮提取物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用超声波提取甘草苷及异甘草素;采用正交设计优化2种成分的提取工艺;利用HPLC法检测其含量。[结果]原料Ⅱ是提取甘草苷及异甘草素的较优材料,甘草苷的最佳提取条件:酸浓度为0.5 mol/L,超声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20;异甘草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酸浓度为2.0 mol/L,超声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合甘草苷及异甘草素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3.
对323份人工栽培甘草样品的主要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区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值为2.1%、甘草苷含量均值为1.5%、总黄酮含量均值为5.1%,符合国家药典中甘草酸含量大于2.0%的规定标准。变异性分析表明,甘草苷含量相对于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了较多的不稳定性,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85%、37.75%、27.32%;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草苷、甘草黄酮与甘草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相关性大于甘草黄酮与甘草酸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和0.6641。  相似文献   

4.
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黄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研究利用复合酶法结合醇提法提取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通过对不同酶的添加、酶的添加量、酶的配比、作用温度、pH、时间等单因素对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复合酶处理条件,即纤维素酶添加量为50 U/mL,果胶酶100 U/mL,反应pH 6.0、温度55℃,作用120 min,最终得率达到2.25;.较直接醇提,用该法甘草渣中黄酮得率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异甘草素抗腹泻作用及其抗腹泻分子机制,利用蓖麻油诱导小鼠腹泻模型评价异甘草素抗腹泻活性,观察并记录初次腹泻时间、腹泻次数及肠道碳粉推进比等相关指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异甘草素治疗腹泻关键靶标,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及荧光定量PCR确定异甘草素对靶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异甘草素显著降低小鼠腹泻次数,延缓初次腹泻时间,减慢肠道蠕动.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MAPK14、NCOA2、PPARG和ESR1可能是异甘草素治疗腹泻关键靶点,异甘草素下调上述基因表达,分子对接表明异甘草素可与关键蛋白结合,是一种潜在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几种甘草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赵海燕  封琳  马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93-13595
[目的]在以芦丁为对照品的4种甘草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中,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对4种方法的重现性进行比较,并对甘草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结果与以甘草苷为对照品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以芦丁为对照品的4种甘草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中,硝酸铝显色法重现性最好,且与以甘草苷为对照品测得的甘草黄酮含量的差异最小。[结论]硝酸铝显色法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甘草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甘草植株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3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根中甘草酸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3倍以上,甘草黄酮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6倍以上,甘草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低的2.5倍以上。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均较高的3个植株可作为优良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的高低与甘草植株高矮和茎表皮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条件,并建立了甘草的悬浮细胞系,同时还分析了甘草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用浓硫酸处理40min后,甘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时,采用MS 2,4-D(1.0 mg·L-1) 6-BA(1.0 mg·L-1) NAA(1.0 mg·L-1)培养基并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而且在继代培养基MS NAA(0.5 mg·L-1) 2,4-D(0.5 mg·L-1) 6-BA(0.5mg·L-1)中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状态最好.此外,在建立的甘草悬浮细胞系中,胀果甘草细胞株B12、B4和光果甘草细胞株G2的甘草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干重的1.8%、1.2%和0.66%.  相似文献   

9.
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黄酮类化合物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草根、茎、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采用黄酮物质显色反应法对42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得到菌株42株,其中26株分离自根,9株分离自茎,7株分离自叶。其中10株菌的显色反应呈阳性,说明能够产生黄酮类物质,这10株菌中,有7株来自根,1株来自茎,2株来自叶。进一步利用比色法对这10株菌发酵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GF1-8、GF3-5、GF3-2有较高的黄酮产量,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38mg·mL-1、0.125mg·mL-1、0.102mg·mL-1,3株菌均分离自根。  相似文献   

10.
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3 h、乙醇浓度为75%,[结论]影响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用正交分析法,找出了热回流法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经过放大试验,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波对甘草粗黄酮进行提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而得到其回归方程y=0.524 00722xl 0.128x2 0.0ll 1x2-0.2244x22-0.0722xlx2,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1 000W、温度40℃,时间70.5min,甘草粉:95%乙醇:1:5.062(W/V).并用生物自显影技术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采用甲苯:氯仿:丙酮=5:5:7的展开剂分离.最适培养时间为36h.贴板时间为12 h.试验以农业上常见的6种病害病菌为研究对象,结果测得其对黄瓜枯萎病痛菌、水稻恶苗病病茵、小麦纹枯病病菌、辣椒疫病病茵4种病菌的抑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甘草田间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栽培甘草一般主要分布在甘草原产地的农牧交错区,其为杂草的迅速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种源保障。由于种间竞争能力有限,杂草往往会引起栽培甘草绝产、绝收。甘草田间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5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1 500 mL/hm2+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1 200 mL/hm2+840 g/kg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5 g/hm2,对目前甘草地田间常见的禾本科类的稗草、赖草、白草、短花针茅等,菊科类的猪毛蒿、艾蒿、顶羽菊、丝叶山苦荬、苣荬菜、刺儿菜,藜科类的灰藜、猪毛菜、沙米,蒺藜科的蒺藜、匍根骆驼蓬等具有较好的防效,且药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周斌  常军  刘可越  刘海军  程春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46-15247
以甘草苷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疆巴楚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高(5.62%),宁夏盐池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低(3.89%);甘草总黄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24~13.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2.24%(n=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探讨干旱胁迫对愈伤组织的生长、生理指标和甘草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15%、20%、25%、3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生长量,MDA、POD以及黄酮含量。[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甘草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受到抑制,MDA含量呈上升趋势,POD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PEG-6000处理子叶愈伤组织时甘草黄酮含量为4.80mg/g,约为对照的1.379倍。下胚轴愈伤组织经过干旱胁迫后甘草黄酮含量有所下降。[结论]一定浓度的干旱胁迫可以提高子叶愈伤组织的甘草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6.
姚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3-15444
在介绍了甘草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宁夏甘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推动宁夏甘草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培养条件对甘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黄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最佳外植体和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方法]采用L1(4^5)正交试验设计和对比试验设计方法,研究ZT、ABA、Kr、6-BA和NAA5种外源激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由甘草根和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黄酮形成的影响。[结果]测验表明,弱光照条件(100~300Ix)有利于黄酮产量的形成;根诱导的愈伤组织是黄酮产量形成的适宜外植体。F检验表明,5种外源激素对黄酮产量的形成存在极显著差异,对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顺序是:KT〉6-BA〉ZT〉ABA〉NAA;对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影响顺序是:6-BA〉KT〉NAA〉ABA〉ZT。经过优选获得最佳激素组合为:ABA 1.0mg/L+KT 2.0mg/L+ZT 1.0mg/L+6-BA 1.0mg/L+NAA 2.0mg/L.[结论]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黄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