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鹅副黏病毒病在养鹅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渐趋严重,已给养鹅业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由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鹅流感十分相似,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引起误诊.根据我们多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所掌握的经验,对鹅副黏病毒病与鹅流感的鉴别诊断作了整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鹅黄曲霉毒素中毒是鹅采食了发霉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所引起的霉菌性中毒症.其病因是由于鹅食入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其症状以肝脏受损、全身性出血、腹水、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年龄鹅均可发生本病,尤其是雏鹅,死亡率达15%以上,最高可达70%.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的解毒办法,常给养鹅业造成莫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周威 《水禽世界》2021,(1):54-55
鹅痛风是鹅生产的一种常见疫病,多由于饲料和环境造成发病.鹅痛风发病缓慢,早期病鹅出现食欲降低、饮水增加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鹅关节出现肿胀,病鹅行走困难.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观察,避免鹅痛风大范围发病.  相似文献   

4.
鹅星状病毒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初期会表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四肢无力,随着病情恶化会出现排泄物呈白色、小腿关节肿大、尿酸沉积及瘫痪等症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30%,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与致病性、症状表现、实验室诊断、防控、展望等六个部分对鹅星状病毒病展开综述.取病料进行鹅胚接...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2007年6月上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某私人养鹅场出现鹅发病死亡现象.该场饲养有1000余只鹅,发病鹅均为30日龄左右的雏鹅,发病鹅占全群鹅的10%,死亡的鹅占全群鹅的5%.禽主于6月10日送两只病鹅来我站就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确诊为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袭14~100日龄鹅.该文介绍一例鹅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防治     
1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1~25日龄的雏鹅,45日龄的鹅也可发病,但其病程较长、症状较轻.发病多集中在10日龄前后,病鹅死亡率达95%以上.病愈鹅、免疫鹅可获得免疫力,其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不会发生小鹅瘟.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某地区雏鹅出现下痢、口吐黏液、采食量减少等症状,个别鹅出现转脖、抽搐的症状.发病后的前4d曾经用庆大霉素治疗,但未见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娟 《水禽世界》2022,(3):48-49,55
雏鹅肾脏肿胀综合征诱发因素较多,患病后雏鹅可能出现肾脏坏死等症状,引发不可逆的病理损伤.在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情况下,诊断需要从发病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掌握疾病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法,为雏鹅养殖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介绍了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鹅副黏病毒病,亦称为鹅的禽副黏病毒感染,是由禽副黏病毒I型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变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鹅业构成较大威胁.主要对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进行了介绍,并以皖西白鹅为例,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得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减少该病的发生和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接种鹅胚的病毒增殖法,从具有小鹅瘟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病死雏鹅的脏器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进行了鹅胚致病性试验、鹅胚中和试验、雏鹅感染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毒株为小鹅瘟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一)小鹅瘟小鹅瘟的症状以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其症状的表现与感染发病时雏鹅的日龄有密切的关系.常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患病雏鹅症状明显,食欲减少或丧失,虽随群做采食动作,但所采得的草料并不吞下,随采即甩弃.约患病半天后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喜蹲卧,落后于群体,打瞌睡、拒食,但多饮水.  相似文献   

14.
鹅出现崴脚和瘫痪的情况,首先,要考虑有无疾病,如鹅副黏病毒病等,其综合防治措施:1.紧急隔离病鹅,及时清除病鹅粪便、垫草,对鹅舍及一切用具用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健康鹅舍用1∶600百毒杀溶液带鹅消毒。2.对有症状的病鹅,立即皮下注射1毫升抗鹅副黏病毒丙下蛋白,同时用恩诺沙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养鹅中,雏鹅糊肛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应激症状,雏鹅常因肛门被粪便堵塞,使雏鹅排便困难,若粪便排不出来,最后则衰竭死亡.如防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使雏鹅生长、发育缓慢,使成活率低下,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在作售后服务时,总结了雏鹅糊肛的常见病发生原因与防治,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鹅羽虱是鹅体外寄生虫,包括鹅巨毛虱、颊白羽虱、鹅羽毛虱三类,不同鹅羽虱的寄生部位不同.少量感染鹅羽虱对种鹅的影响不显著,感染程度严重,会导致种鹅出现食欲不振等临床特征,影响种鹅的正常觅食、休息,降低种鹅的生产能力,进而影响养殖场户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从种鹅感染鹅羽虱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入手,论述种鹅感染鹅羽...  相似文献   

17.
1 小鹅瘟 1.1 发病症状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鹅表现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排黄白或黄绿色的水便,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等症状,一般出壳3~5 d可以发生,可以蔓延全群,传播快,死亡率高.20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龄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病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呈现神经症状.笔者现将我市发生小鹅瘟的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000年本市养鹅专业户共饲养雏鹅3万只,于6月26日开始发现小鹅精神萎顿,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的粪便等症状,从发病开始到7月5日,发病率达50%以上.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一种败血性、急性传染病,只会在鹅和鸭之间扩散,雏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往往可达到95%~100%,且病死率也非常高。部分病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部分病鹅饮水异常,增加饮水,减少采食,呼吸困难,发生腹泻,排粪异常;部分病鹅能够自行康复。随着鹅日龄的逐渐增大,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下降,2.5月龄以上的鹅基本不会出现暴发。现概述小鹅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痛风病是鹅养殖中司空见惯的代谢类疾病,由于该病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很容易被养殖人员忽略,继而耽误病情,引发更严重的养殖损失,可见鹅痛风病诊治的关键性.本文主要就鹅痛风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