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国内饲料消费处于低迷期,除了季节性效应,更主要的是受到生猪存栏量偏低的影响。在我国,生猪养殖饲料消费约占饲料消费总量的60%左右。生猪养殖存在较强的周期性,2006年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导致2007~2008年猪肉价格大涨,政府开始加强对社会生猪养殖的扶持,吸引各类养殖主体不断增加补栏。  相似文献   

2.
李庆明  李宗洙 《养猪》2012,(6):52-56
2012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价格连续6周环比下降,但在2011年猪肉价格却一路高涨。针对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政府也出台了各种生猪养殖扶持政策,但单纯的扶持政策并不能改变我国生猪养殖现状。生猪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猪肉消费占居民肉类消费的63.5%,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比达9%。虽然中央国务院2007年以来出台了众多政策扶持生猪养殖产业,但效果不太理想。生猪期货的上市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政策的不足,不仅丰富了期货交易品种,而且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促进我国生猪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属于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及消费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去的生猪散养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化的规模养殖。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我国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生猪养殖业不仅在我国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市场肉品供应和居民肉类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常有猪肉变质、带病出售等问题,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生猪养殖市场,不利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立足于实际养殖市场,探究提高生猪健康养殖的措施,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率,促进市场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生猪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04年底生猪存栏4.82亿头,年生猪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猪肉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我国生猪生产与消费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价格起落较大,给生猪养殖者、相关企业以及消费者带来较大风险,影响了农户生猪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陈斌 《猪业科学》2011,28(4):46-48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据相关报道,2010年全国生猪存栏4.45亿头,出栏生猪6.67亿头,猪肉产量5070万t,约占全世界的一半。猪肉是我国人民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猪肉消费量保持在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所以,猪肉生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养猪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国内生猪生产行情出现了大的市场波动,猪源供应趋于紧张,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门发出了《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生猪养殖总量出现下降的大形势下,浙江省衢州市的生猪生产却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正>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猪肉的生产、消费量均占全国肉类生产和消费总量的65%左右。猪肉的生产、供应和价格影响物价总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近10年来我国生猪生产总体上呈现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8,(1):126-129
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和是人们的"菜篮子"重要产品,生猪养殖在我国的畜牧业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在我国生猪养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发生过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及环保事件,引发了全民的关注。文内通过介绍生猪"健康养殖"的概念及其来源;概述了我国生猪养殖的模式;分析了生猪"健康养殖"说法的历史合理性,并对其科学上的非理性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态势下我国生猪养殖应适当淡化"健康养殖"的说法;结合当前国内外生猪养殖形式及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动物福利对于生猪养殖和畜牧业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生猪福利养殖在我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养殖行业中,生猪养殖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同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肉类食品中消费量最大的。在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下,粪便处理难、大量使用药物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降低了猪肉品质,为了给人们提供绿色无公害的猪肉类食品,在养殖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学为基础,灵活应用生态养猪技术构建现代化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生猪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生猪产品消费占据全球的50%以上,这也是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十分庞大的重要原因。在新时期下,如何保证生猪养殖的适宜性成了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生猪养殖模式,进而提出几种生猪适宜养殖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2007年生猪生产回顾生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4%以上,由于中国人有传统的猪肉消费习惯,生猪产品历来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而且以鲜肉为主要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生活需要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生猪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对生猪生产和农民收入及居民消费等都造成了较大影响。综合分析,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当前,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主要受天气转冷后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影响。随着冬至前后南方居民腌制腊肉需求以及元旦、春节临近节日消费需求的增加,后期猪肉价格还可能出现持续小幅上涨。但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偏高,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可能再次回落。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养殖户继续调整养殖结构,适当淘汰自繁自养、产仔率不高的母猪,以促进猪粮比价逐渐回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技术对于猪肉的价格和猪肉的健康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猪肉价格的稳定和猪肉的健康安全,有必要加强生猪养殖技术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生猪养殖技术的要点,以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究竟该怎么走是现阶段中国生猪养殖产业非常关键的一个命题。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主要是走生态健康的生猪养殖路线,实现环境友好以及健康猪肉畜牧产品产出的良好循环。本文将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所经历的历史阶段以及现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现阶段科学的生猪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璐 《兽医导刊》2019,(4):82-82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生猪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生猪养殖中就要更加注意预防疫病,防止因生猪染病而导致经济的损失和猪肉质量的下降。近年来,多种新型疫病的出现,给生猪疫病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的疫病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爆发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也不断加强,安全猪肉的消费正日益受到老百姓的倡导。但只有首先实现生猪安全生产,才能全面提高猪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生猪安全生产与美国、丹麦、瑞典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生猪养殖、猪产品加工及防疫卫生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还不完善,饲料和养殖过程各环节控制不严,疫病较多,药物残留较高等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因此,从长远来看,只有全面实施生猪安全生产,加强疫病的防控能力,切实解决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等问…  相似文献   

19.
<正>生猪是我国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猪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纵观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根据生猪生产体制和价格体制变化所处历史时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的曲折发展阶段,生猪产业发展非常缓慢,市场供应十分紧张。第二阶段是1978-1991的改革搞活阶段,随着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众所周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人们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引发出生猪养殖粪便处理等相关问题。本文全篇对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处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