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品种 不同肉牛品种类型,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同.肉用品种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役用牛品种更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肥育,提早出栏,既节约饲料,又获得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的大理石纹明显,质量较好,且肉味鲜美.通常肉牛肥育后的平均屠宰率为60%~65%,兼用牛为55%~60%,18个月龄秦川牛和鲁西牛分别为58.28%和58.33%,水牛为53%.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一般大型肉牛品种比小型肉牛品种的初生重和日增重要高.成年母牛体重大小对犊牛的生长也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2.
肉牛肥育效益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先天性因素,又有后天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和类型的影响 肉用品种的牛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和役用牛能较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育肥,提前出栏,节约饲料,并能获得较高屠宰率和胴体出肉率,肉的质量也好.  相似文献   

3.
<正>架子牛通常是从牧区选购至农区肥育场,用高能量饲料进行短期催肥,进一步增加脂肪沉积、改善肉质,即为架子牛后期集中肥育。1架子牛的选购并不是所有的牛都具有育肥价值,所以选购牛只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育肥牛经济效益的高低。在购买牛只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1选购饲养杂交改良牛利用杂交优势,可大大提高肉牛的产肉性能、经济效益。条件好、饲料充足的肉牛肥育场(户),首先选良种肉牛或肉乳兼用牛与本地牛的杂交牛,如利杂  相似文献   

4.
该技术介绍了8月龄去势乳用母牛,经真10~11个月肥育,体重可达650公斤左右肉用牛商品化短期型肥育技术.在肥育前期给予中热能精饲料、后期给予高热能精饲料和整个肥育期都给予高热能精饲料,进行了饲养试验,研究比较可消化养分(TDN)转化率,并对体增重、饲料采食量的影响和肉  相似文献   

5.
程宗佳 《饲料工业》2006,27(21):64-64
1.怎样根据牛类型进行育肥?(浙江读者 周爱华) 答:①牛品种。牛品种按生产性能可分为肉用牛、役用牛、乳用牛、肉乳兼用、肉役兼用、肉乳役多用等。由于品种不同,在育肥期采用的技术也有差异,如肉用牛的增重速度高于役用牛,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和日采食量等方面不能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6.
(一)怎样根据牛类型进行育肥?答:1.牛品种和育肥技术。牛按生产性能可分为肉用牛、役用牛、乳用牛、肉乳兼用、肉役兼用等品种。采用育肥技术、制定饲料配方和日采食量时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1 肥育牛的选择 1.1 品种 可选用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皮埃蒙特等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或肉乳兼用公牛与我国黄牛母牛杂交的后代,也可利用我国地方黄牛良种如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延边牛等进行育肥,这些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通过科学饲养和催肥,可以生产出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8.
1肉牛品种的选择选择原则:基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以生产产品的类型、可利用饲料资源状况和饲养技术水平为出发点。①选择生产性能高的肉用型品种。以生产小牛肉和高档牛肉为目的专业化规模肥育场,应尽量选择国外优良肉牛品种,或其一、二代杂交种,或三元、四元杂交种,或选择我国优良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延边牛、渤海黑牛等。不用回交牛和非优良的地方品种。有条件的企业也可组织杂交组合,或自行进行不同品种、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和肉质比较试验。成年牛肥育和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我国肉牛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架子牛肥育是提高肉牛出栏率的一项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的肥育方法 ,值得大力推广。1架子牛选择架子牛的优劣决定着肥育水平及经济效益 ,必须充分重视 ,选择架子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品种在具体牛种选择上 ,应首选夏洛来、西门塔尔、海福特、安格斯等优良肉用或肉乳兼用品种公牛与当地黄牛的杂交种 ,其次选择轮回杂交的杂种牛 ,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地黄牛品种。黄牛选择宜选五大良种黄牛 ,其中尤以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最好 ,而鲁西牛仍有役用牛特点。1.2性别在相同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成年肉牛、成年役用牛还是淘汰母牛都可作为肥育对象。这些牛一般生长发育已经停滞,产肉率低、肉质差,故在屠宰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肥育,一般肥育时间控制在50~60天。根据不同的饲料来源可采用不同饲料进行肥育,核心点是饲料廉价、无毒,肥育效果好。本文介绍了成年牛和淘汰牛的三种肥育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西荷杂交牛,其F1代杂交母牛在泌乳、抗热及淘汰后育肥产肉等方面与荷斯坦母牛相比均表现良好,是一个优良的乳肉兼用杂交品种。对西荷杂交母牛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可提高母牛产奶、产肉等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文章主要对乳肉兼用西荷杂交母牛犊牛、育成牛、成母牛及淘汰母牛肥育的营养与管理措施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西荷杂交牛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牛群结构的优化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饲料等条件、生产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目前比较适合我地黄牛品种改良的肉牛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德国黄牛、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肉用型或肉乳兼用型牛。利用这些品种牛做父本,与本地母牛及良种杂交母牛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以及二元以上品种轮回杂交,使逐代都能保持一定的杂交优势,从而获得生活力强和生产性能高的牛群。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奶牛品种简介及解决我省奶牛种源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著名奶牛品种简介世界奶牛品种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乳用型和乳肉兼用型。例如,世界闻名的荷兰牛、娟姗牛为纯乳用型品种;而西门塔尔牛则为乳肉兼用型品种。(一)荷兰牛也叫黑白花牛、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地区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斯省。因其毛色为黑白花片,因此又称黑白花牛。荷兰牛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输出到世界各国,经过多年的培育,各国荷兰牛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所以有些国家的黑白花牛常冠以本国名称。例如,美国黑白花牛(或美国荷斯坦牛)、加拿大黑白花牛等等。近20年来,荷兰牛育种工作广泛应用现代技术,如由计…  相似文献   

14.
1977年以来,我区黄牛杂交改良曾引用内蒙古草原红牛(乳肉兼用型)、日本短角牛(肉用型)二个品种作父本。目前两类杂种肉牛分散各地,尤其南部山区数量较多。不少杂种均含上述二品种血统,吴忠种畜场的三元杂种(简称日×草×土)比较集中。“吴忠红牛”即在改良牛群的基础上用三品种杂交繁育。为了研究三元杂种肉牛的肥育效果和产肉性能,了解日本短角牛改良效果,给“吴忠红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为了  相似文献   

15.
4.3 架子牛育肥 或称育成牛育肥,是指断奶后至1.5岁或2.5岁,体重达到400kg以上肥育出栏。架子牛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肥育成本低,较犊牛育肥每头牛提供的肉量多,较成年牛育肥,肉的品质好,可生产仅次于“白肉”的优质牛肉。利用架子牛育肥是经济效益最好,采用最广泛的方法,现分别介绍以下几种育肥方法。4.3.1 强度育肥  相似文献   

16.
和牛是日本自己培育的专门肉用品种,目前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优良的肉用牛品种。在日本肉用牛品种中大部分是本国品种,占肉牛总量的67%,外来品种仅占33%。日本的主要肉牛品种有日本和牛和黑白花乳种肉牛。和牛包括: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短角和牛、无角和牛。作者在日本进修过肉牛肥育技术(1983~1984),曾经亲自饲养过和牛,对和牛有一些了解,现介绍给同行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架子牛快速育肥具有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门路。笔者在近几年从事架子牛的育肥技术工作中,探索总结了一套肥育程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以供参考。1科学选购架子牛选购架子牛,是架子牛肥育的第一步,要注意以下环节:1.1品种要选择杂交品种。由于杂交优势,杂种牛与本地牛比较,一般都表现为生活力旺盛、抵抗力强、适应性好、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等优良特点。可用国外优良的肉用或乳肉兼用牛冷冻精液配种,改良本地黄牛,挑选这些品种的杂交一、二代牛作育肥牛。1…  相似文献   

18.
草原红牛产肉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原红牛产肉性能的观察于洪春(吉林省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137200草原红牛是肉乳兼用型品种,因各地育种进展不一致,对其品种特征的认识尚不统一,尤其对该品种产肉性能很少有详细报道。为此,特发表我们观察结果。材料与方法1.供试牛的选择及肥育在吉林省通...  相似文献   

19.
<正>肉牛是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肉质好,易肥育,屠宰率、净肉率,产肉率都很高。在饲养中应充分利用肉丰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来提高牛的进食水平,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维持消耗,提高增重净能,缩短饲养天数.提高出栏率,利用当地的廉价饲料,降低成本,并结合科学的管理,就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1肉牛品种良种化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化的肉牛品种。但有800多万头黄牛,作为良种基础,可采用引入国外的肉用或兼用牛种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这9个品种主要包括青海牦牛、乳肉(肉乳)兼1用型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3个牛品种;青海藏羊、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羊、柴达木绒山羊5个羊品种和互助八眉猪品种。10项主推技术分别是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肉牛肉羊繁殖技术、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