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高鸡人工受精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好种公鸡质量关:种公鸡在投入配种使用之前,进行三次严格挑选:(1)19周龄时挑选健康公鸡转入种公鸡舍,把弱残公鸡以及雄性特征发育不良者一律淘汰;(2)入舍种公鸡通过细致观察和疫病检测淘汰有恶癖和有疾病、隐性病者;(3)21周龄进行采精调教时,把...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王宏飞¥合肥蜀山种鸡场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王宏飞合肥蜀山种鸡场(230031)我们在总结过去几年种鸡受精率资料时,发现笼养、平养以及冬季、夏季的受精率曲线有不同的特点。鸡场内存在笼养与平养鸡群,鸡舍结构相同,每批鸡...  相似文献   

3.
肉鸡父母代种鸡群产蛋后期补充公鸡效果好王振中河南洛阳春都集团肉种鸡场(471131)一些肉种鸡场因鸡舍地板网不合要求、公母鸡没有采取分饲措施等造成种公鸡后期体重过大、脚病腿病增多,死淘率高而导致种蛋受精率过低(60%左右),种蛋利用价值低,经济效益严...  相似文献   

4.
一、种公鸡的选择优秀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该至少经过三次的挑选。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性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重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二周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在种鸡场推广应用鸡精液稀释技术,分别选择受精率水平较高和较低的鸡场进行试验:在受精率水平较高(94%以上)的种鸡场公鸡精液不镜检,受精率水平较低(80%左右)的种鸡场公鸡精液镜检,通过精液稀释技术在减少50%公鸡的前提下分析该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受精率大于94%的种鸡场,精液稀释组受精率显著高于原精组(P0.05),但中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受精率水平在80%左右的种鸡场,稀释组(包括添加抗生素组)与原精组的入孵蛋出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中一栋鸡舍稀释组高于原精组,另一栋稀释组则低于原精组。因此,在受精率水平较高的种鸡场应用鸡精液稀释技术,即使对公鸡精液不镜检也能节省50%的公鸡且能显著提高受精率,但受精率不高的种鸡场,则必须对公鸡进行镜检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1种公鸡的选择 优质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特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质量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2w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LH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1: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7.
提高人工受精率方法的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弛,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衣业大学种鸡场10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输精...  相似文献   

8.
1种公鸡的选择 优质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该至少经过3次挑选。第1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2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特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重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3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对种公鸡进行两周的训练,淘汰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差的公鸡,  相似文献   

9.
不同输精部位对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孙宝春(河北农技师院)郑敬芳(河北省威县畜牧局种鸡场054704)为了探索不同输精部位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资料整理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选择发育良好的28周龄以上的海兰种公鸡,...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刘亚波(山东省莘县畜禽总公司种鸡场252400)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人工授精技术被各饲养场所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只要按照采精技术和输精技术的要求去做,均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现将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一、采精:从鸡笼中抓出公鸡时,采精人员...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驰,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农业大学种鸡场(102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饲养管理@胡真虎@王大祥¥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鸡场@王宏飞¥合肥市蜀山种鸡场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饲养管理■胡真虎王大祥(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鸡场232281)■王宏飞(合肥市蜀山种鸡场230061)我们总结过去几年中受精率资料时,发现笼养、平养...  相似文献   

13.
1 种公鸡的选留和训练5周龄淘汰鸡冠发育不良的小公鸡.一般公鸡鸡冠发育早,同时睾丸发育也早,这部分鸡采精时,往往采精量多,精液晶质好.18周龄转群时,淘汰杂色、偏瘦、腿型不好的公鸡.当母鸡产蛋率升到30%时,开始训练公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产蛋后期更换种公鸡提高受精率@张秀兰@张祥洪¥铜山县沿湖农场种鸡场肉种鸡产蛋后期更换种公鸡提高受精率■张秀兰张祥洪(铜山县沿湖农场种鸡场221164)当代养禽业中,由于条件及现有设备的限制,父母代养殖场还没有普遍实行人工授精或同栏分槽饲喂,公母鸡产蛋...  相似文献   

15.
一 采精 1 选择优良的种公鸡群种公鸡发育到20周龄时,挑选个体发育良好、符合标准体重、腹部柔软、按摩时有性反应的公鸡留作种用,在采精前1~2周投入单笼,按种公鸡的管理要求进行饲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4~15小时。1周后,按操作要求对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每天1~2次,连续3~5天即可。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 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种公鸡的日龄,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为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对种母鸡的选择,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种鸡场的孵化率,而且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种鸡场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健康鸡雏,就必须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一.精选种鸡 1.公鸡要求选择体躯大、腿脚高,雄性强、体格壮的留做种用。 2.母鸡要求选择羽毛紧、体躯椭园、鸡冠红润的留做种用。 二.适时进行公母鸡混群 公母鸡混群一般在20周龄左右。公母鸡及时见面,有熟悉培养感情的过程。公母鸡混群比例应按1∶8~10  相似文献   

18.
饲养种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的合格种蛋,以便由每只种母鸡提供更多的健壮初生雏鸡。为此,除了要求优良的品种,良好的饲养管理外,做好种鸡群疫病净化的综合性防制工作是关键,其主要包括鸡体净化和环境净化两部分。一.鸡体净化1.严格淘汰病弱鸡,培育健康鸡群。(1)初生雏鸡进入育雏室之前要严格挑选,凡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鸡、毛色不纯正、体重过小者全部淘汰。(2)千万不能在鸡舍旁设置病鸡隔离室或隔离栏,只要有一些机械性损伤就需隔离治疗。(3)7周龄育雏期结束,转入育成舍时,结合选种严格淘汰…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是笼养种鸡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和研究,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人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种公鸡的饲养与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精液量,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因此,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一般要经过三次选择:(1)在育雏结束(6周龄末)转入育成舍时,选留健康、…  相似文献   

20.
家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种公鸡的饲养数,从而节约养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一旦种公鸡发生某些传染病,便可通过人工授精为媒介,使全群母鸡感染发病。本文介绍的就是一例由于人工授精而感染种鸡大肠杆菌病的先后经过,该病例并非普遍现象,但可供同行借鉴,现简述如下:   一.发病起因及症状   某罗曼父母代种鸡场,饲养数 1500套,笼养,第 21周龄时开产。按规定,公母鸡分在两幢鸡舍内饲养,进入 25周龄时,母鸡产蛋率达 85.2%,并开始向孵禽场提供种蛋,在这之前即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每五天采精输精一次。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