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福安市进行尾巨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在福安市沿海低海拔山地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且表现出速生性状。同时,尾巨桉的生长对施肥比较敏感,施用肥料以复合肥为佳,每株施肥量为1.00kg,每年追肥1次,以7月份为佳。  相似文献   

2.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尾叶桉、巨桉、巨尾桉在同一气候、同一栽培模式下对立地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巨尾桉、尾叶桉对立地级的适应性比巨桉强,巨桉要求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丰产潜力,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巨桉、尾叶桉生物学特性、省外栽培情况、思茅地区小面积引种情况、省外栽植地点和引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气候因子进行相似优先比论证,得出思茅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大面积引种巨桉、尾叶桉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丽水开展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耐寒性强弱表现为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邓恩桉的幼树高生长和径生长各参数均高于其他几个参试桉树品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不同品系间的树高、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以邓恩桉的生长量最高,4年生时胸径和树高分别达15.14cm、11.14 m。邓恩桉适合作为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在丽水发展。  相似文献   

5.
漳州市天马国有林场于1997年引种巨尾桉。三年生巨尾桉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18.7m,蓄积量185.5m^3/hm^2。通过阐述引种巨尾桉的营林技术,生长状况,并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后认为:国有林场发展巨尾桉,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特点,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永安市1994年引种的11种桉属树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巨桉、巨尾桉生长最佳,进一步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阐明降雨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7.
巨尾桉引种及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2年霞浦县首次引种巨尾桉,经5年常规造林栽培表明,巨尾桉无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严重病虫害,达到原定引种目标。施肥效果分析表明,施用磷肥效果显著,而氮、钾肥不显著,最佳施肥配比组合为N100P100K50(kg/hm2),4年后蓄积量达61.22m3/hm2,投入产出比为1:5.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巨桉、巨尾桉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山区较高海拔山地以巨尾桉、巨桉、巨赤桉为对照,开展了邓恩桉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在海拔高度500 m以上的区域邓恩桉基本能适应,2~3年生时,年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达2.6~3.3 m、3.5~4.0 cm和8.2~23.6 m3/hm2,均超过福建省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长量指标。初步认为,邓恩桉适合在该区海拔不超过700 m、立地等级为Ⅱ类或Ⅱ类以上的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市天马国有林场1997年引种巨尾桉,造林成活率、林木保存率高;3年生巨尾桉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18.7m,平均蓄积量185.5m~3/hm~2;采伐利用的纯利润达8233.30元/hm~2,投入与产出比为1:2.25,营林投资回报值102%,显示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且投资回报周期短,说明巨尾桉在漳州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桂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桂林1984年、1986年、1991年以来桉树引种概况。共引种22个树种(种源)现存20个。经过4—11年观察,能安全越冬、渡过-4℃低温、冰冻持续5天之久的恶夯天气。筛选出柳窿桉、邓恩桉、圆角桉、尾叶桉、巨桉等几个速生、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可在本地区适宜范围内引种推广,扩大栽培面积。邓恩桉可作为耐寒树种在桂北地区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3.
巨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桉引种到富顺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经济价值高于同地段的马尾松、大叶桉,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总结了栽培巨桉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桉树引种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湖南按树引种栽培实践,把湖南桉树引种栽培划分为4个主要发展阶段,总结了近10多年湖南桉树研究和推广应用进展,明确提出了中试推广的主要种类有:邓恩按、赤按、巨按、柳桉和巨尾桉。从耐寒桉树速生丰产原理入手,应用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和林分结构控制,提出了耐寒按树速生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模式。提出了加强现有林保护管理,扩大繁殖系数,有计划地组织推广,加强品种改良研究工作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几种不同桉树在福建省中部区域引种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中部地区永安市分别进行尾巨桉、邓恩桉、尾细桉、赤桉等几种不同桉树引种栽植试验,调查它们当年的成活率、生长量、保存率、冻害状况和病虫害危害以及两年生和三年生的胸径和高生长量,比较分析上述几种树种3年生胸径、树高的生长。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年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尾巨桉、尾细桉生长量较高,但抗寒性较差,赤按有良好的抗寒性,但生长量较差。对于桉树北移栽植而言,极端低温是该树种的限制因子。在比较速生性状的同时,应考虑它的抗寒性状。该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区域引种栽培是较理想的选择树种,可减少按树在该区域投资风险,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遂宁市巨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巨桉在遂宁市的气候、土壤条件下,通过不同立地条件的引种对比试验,探索出巨桉的适生范围以及影响生长的主导因子,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种桉槲引种科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4种桉树(尾叶桉、柳桉、韦塔桉、HD32-22)引种生长情况,研究分析了它们在被引种地的生长适应性表现。初步认为这四种桉树适宜在本场及相似立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引进巨尾桉无性系与巨桉、尾叶桉进行山地造林试验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不仅能适宜本地区山地栽培,而且生长快,3年生平均树高121m,胸径123cm,单株带皮材积00728m3,去皮材积00574m3,比尾叶桉分别增长235%、281%、921%和1402%,比巨桉分别增长131%、194%、566%和515%。它还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较薄、冠径比小、出材率高、丰产性好等特点,可以大面积发展,并总结出栽培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长泰山地巨尾桉引种造林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泰县巨尾桉山地引种造林情况调查表明:巨尾桉造林1—3年.树高年均生长量3m左右,胸径年均生长量3cm以上,年均蓄积量15m~3/hm~2以上;从全面调查看出267hm~2巨尾桉林分,96%当年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20.
桂西北引种巨尾桉生长状况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桂西北河池市拔贡镇引种巨尾桉67hm2,并与桂南杂交桉生长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种区对巨尾桉径高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其中受到威胁最大的是下雪(低温)的危害,受害的坡位效应显示上坡>中坡>下坡的规律.因此,如何选育抗寒品种以及选择小地形环境进行营造是引种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