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提高水茄叶片总皂苷的提取率,本试验优化水茄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以水茄叶片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水茄叶片总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30%,料液比1:15.06 (g/mL),提取时间95.56 min,提取温度62.29℃,在此条件下,水茄叶片总皂苷的理论提取率为38.82%,且响应面模型拟合性良好、预测性良好、操作可信。响应面法优化的水茄叶片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橙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精油。选择料液比、石油醚体积分数、静置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橙皮香精油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石油醚体积分数99.16%,静置时间15 min,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15.77 min,在此条件下橙皮香精油的提取率为2.56%。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次发酵法工艺,研究蒲公英用量以及pH值、和面时间、轧面次数、醒发时间等生产工艺条件对蒲公英保健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kg面粉中加入20g蒲公英的浸提液来代替水进行和面,得到的馒头品质较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馒头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和面时间15min、轧面次数15次、醒发时间45min、pH值6.6。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指标,选取催化剂用量、加热时间、醚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和水用量5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并选取其中催化剂用量、加热时间、醚化剂用量和水的用量4个因素做正交实验,得出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g淀粉计):碱质量分数3%,醚化剂11g∶8.8mL,时间2.5min,水用量30mL。  相似文献   

5.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石榴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就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石榴皮黄酮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40∶1(m L/g),微波提取时间2.70min,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平均值为(4.424±0.168)%,与模型预测的黄酮提取率4.523%相近。制得的石榴皮提取物对DPPH·清除试验的IC_(50)为0.187 mg/m L,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高良姜为原料,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2 h,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76.3 mg/g;超声波辅助法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超声时间70 min,超声功率400 W,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94.6 mg/g。因此,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率较高、提取时间较短,更适于高良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酶法辅助提取金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技术进行金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以NaNO2-Al(NO3)3-NaOH可见光分光光度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酶量和提取时间对金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 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是70%,料液比1:35,酶用量75 U/mL、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率为1.39%,平均回收率103%。.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法从光皮木瓜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液料比、Na 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Na OH浓度0.75 mol/L,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25.229%。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主旨在于优化天胡荽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天胡荽为原料,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对影响天胡荽多酚提取率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温度)进行考察,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优化,以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天胡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4%、超声时间34 min、液料比23 mL/g、提取温度76℃,提取率为37.94 mg/g,与模型预测值(38.14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52%,说明该模型有效、可靠。天胡荽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该工艺为天胡荽多酚的提取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牛蒡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牛蒡根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牛蒡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牛蒡根总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3 (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9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7.96 mg/g。  相似文献   

11.
对小麦淀粉和谷朊粉的生产方法,即面团水洗法和离心分离法进行了概述;论述淀粉与谷朊粉分离对面粉品质的要求,以及面粉主要组分(蛋白质、淀粉、非淀粉多糖、脂类)对小麦淀粉和谷朊粉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胁迫(35~39℃)条件下,减库(开花期去除一半小穗)对强筋小麦籽粒千粒重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减库处理导致籽粒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单粒蛋白质积累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较正常温度和单纯高温胁迫处理显著提高,公差指数和断裂时间下降。同时减库显著降低了淀粉的总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使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加,直/支比值显著变大,面粉的稀懈值和峰值黏度降低。这说明提高源/库比使剩余籽粒的氮素供应状况改善,在面团流变学特性方面表现出对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使籽粒淀粉质量进一步变差。  相似文献   

13.
采取不同仪器和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全麦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分别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仪器和不同洗涤方式测定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时,湿面筋含量的绝对差值均小于1.0g/100g,符合国家标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将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应用到面包的生产中,通过质构和感官分析,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膳食纤维面包的配方,并对其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面粉200 g,牛奶140 g,盐2 g,面包改良剂1 g,膳食纤维6 g,黄油20 g,酵母4 g,白砂糖20 g。此条件下,膳食纤维面包的含水量、酸度和比容均符合GB/T 20981—2007。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20 min内,膳食纤维面包中淀粉的消化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消化产生的还原糖相当于对照的72.86%~77.83%;但是添加膳食纤维不会影响面包中淀粉的总体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面制食品的品质与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关系密切, 糯质和非糯质小麦籽粒淀粉组分有明显差别。本研究比较了糯小麦(宁糯麦1号、扬糯麦1号)和非糯小麦(扬麦16、中国春)的淀粉与面粉的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势、溶解度等参数, 旨在阐明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4个品种籽粒淀粉粒均以C型淀粉粒(粒径<2 μm)为主, 占96.14%~97.36%, 糯小麦C型淀粉粒的比例高于非糯小麦。籽粒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低于面粉中破损淀粉含量; 籽粒淀粉的膨胀势、透光度、热焓值和回生度高于面粉, 溶解度和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最终温度低于面粉。与非糯小麦相比, 糯小麦面粉具有较低的破损淀粉含量、黏度参数特征值和淀粉回生度, 较高的溶解度、膨胀势、透光率和热焓值。外源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面粉中α-淀粉酶活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蔗糖和氯化钠均影响面粉的糊化特性, 是造成淀粉与面粉理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工业生产中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绿色木霉生产孢子的问题,以稻壳粉、麦麸及玉米粉为主要载体,对影响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孢子的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固体载体的比例、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孢子的影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发现,绿色木霉固体发酵产孢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接种量15%,料水比1:0.70,pH值自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50%,稻壳粉30%,玉米粉20%,硫酸铵1%,玉米浆干粉2%、黄豆饼粉2%、碳酸钙0.5%。发酵7天,孢子量可达7.62×10 9个/g,自然晾干至水分10%以下,孢子量为1.286×10 10个/g。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非糯性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和糯性小麦品种(系),研究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性与非糯性小麦RVA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等黏度特征值,糯小麦均显著低于非糯性品种,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RVA图谱差异主要是在峰值黏度之后的曲线变化;破损淀粉含量为强筋>中筋>弱筋>糯小麦。糯性与非糯性小麦品种面粉的X-衍射图谱均呈现A型特征,晶体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峰值的大小,结晶度变化范围为28.97%~36.97%。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破损淀粉含量对淀粉黏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而结晶度对黏度特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添加玉米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玉米淀粉的最佳添加工艺,使馒头品质得到改善,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实验。A因素为玉米淀粉添加量,三水平为15%,20%,25%;B因素为发酵时间,三水平为2.5,3.0,3.5 h;C因素为加水量,三水平为50%,53%,55%。正交分析显示三因素中对馒头感官评价的影响为A>B>C,即玉米淀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好玉米淀粉添加量,确保馒头品质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取代度产品的糊化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3.0h,反应温度36.4℃,pH值8.3,淀粉乳液质量分数为37.2%,酸酐加入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3.0%。该工艺所制备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0.0165±0.0005,反应效率为(71.1±2.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后淀粉分子中引入了辛烯基琥珀酸酐基团,反映在光谱图上1722cm-1和1573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黏度速测仪分析显示,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黏度增加,糊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强筋品种山农12和中筋品种山农11为材料,利用面团重组方法,在保持面粉中其他成分不变的情况下,配成不同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样品,研究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蛋白质含量依次为120%、140%和160%时,两品种面团的峰值高度和峰值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最大抗延伸阻力山农12分别为40.7 CK)、49.8 g、59.0 g和71.6 g,山农11分别为20.6(CK)、29.5 g、32.1 g和36.0 g,呈增加趋势,而延伸性变化不大;当淀粉含量依次为85%、90%和95%时,两品种面团的峰值高度和峰值能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延伸性山农12 分别为110.8 mm(CK)、68.8 mm、59.2 mm和36.5 mm,山农11分别为81.6 mm(CK)、75.8 mm、59.1 mm和50.3 mm,呈降低趋势,而最大抗延伸阻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