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营养袋两段育苗及基质配方优化技术在喜树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多年营养袋育苗技术,研究得出先将种子培育成子叶苗,再移植到营养袋中进行培育的两段育苗技术。利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育苗基质配方进行优化。使喜树一、二级苗和合格苗比播种苗分别提高3.6%、24.3%和27.9%,造林成活率比播种苗提高10.9%。并具有节约投资和用工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锌,硼提高柳杉种子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杉由于其种子质量差,发芽率低,幼苗生长弱,难以满足造林的需要。为了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抗逆性,我们应用生长调节物质和微量元素播前预处理柳杉种子,探索这些化学药剂对柳杉种子活力以及对种子萌发的生理过程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柳杉种子的播前处理,培育壮苗方面提供一些方法和理论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种子活力测定柳杉种子用5%次氨酸钠消毒20min,清水洗涤后分别用0.05%和0.1%Zna入,0.05%和0.l%H3BO3,0.OS%Znny+0.OS%H3BO+O.005%NAA和O.l%Znny+0.l%H3BO3+0.0O5%NAA浸种24…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松原地区,采用间断多次覆膜技术培育樟子松播种苗,当年生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7 cm0、.28 cm,较常规育苗技术培育的S1-0苗标准均提高40%。  相似文献   

4.
《种子法》颁布施行以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以实施《种子法》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要表现在:《种子法》配套法规制定步伐加快,种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逐步维护。2004年,林木种子样品合格率为84.5%,苗木样品合格率为90.1%,比上年度75.2%和79.4%分别提高了9.3和10.7个百分点;全国已发放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达到15.08万份,  相似文献   

5.
池杉幼苗移栽解决了播种苗出苗不齐,断苗,间苗浪费,以及1年生苗移栽出辅周期长,留床苗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的问题,于播种当年4月下旬至5 旬进行移栽,成活率达到98%,当年地径生长比播种苗显著增加。用此法培育大苗,可以2年出辅,苗木质量与3龄移栽苗相同而优于留床苗,[造林成活率分别比3龄移栽苗,2龄和3龄留床苗高1.8%,8.3%和11.6%。  相似文献   

6.
在大棚内培育松树、云杉和落叶松的播种苗,采用由新鲜的高位泥炭和多种化肥的混合物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实际上各地区都是利用高位和中位泥炭作为主要的培养基,其特点是具有高的吸水性和孔隙度、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很少混进杂草籽、无病菌。在温室内培育播种苗可以利用低位的沼  相似文献   

7.
苗木质量优劣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九台苗圃培育的落叶松播种苗,由于种源的影响.使苗木贪青徒长,木质化程度低,并且主根长.侧根少,严重影响林场的造林成活率。对此.我圃采取了在苗木生长后期进行切根,然后对其叶面喷施磷酸三氢钾的技术措施。经过两年的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我们以苗圃一年生落叶松播种苗作为对象,面积为1hm2,切根时间选在1993年8月15日至8月18日之间,切根深度为15cm,切后马上灌透底水。然后用市面零售的磷酸二氢钾,以0.3%的浓度喷施叶面,均匀喷3次,每次浓度不变。对照与试…  相似文献   

8.
柳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备试验确定柳杉扦插成活的主要影响因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扦插时间和激素处理对扦插成活和苗木质量的影响,摸索了柳杉采穗圃营建的适宜方式,从而建立了一套适宜推广的柳杉扦播繁殖技术,扦插成活率达到94.5%。  相似文献   

9.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及生物量组分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7%和54.5%。小叶锦鸡儿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23.8:25.2:51.0,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312。苗高、地径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苗高与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红松育苗质量、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进行了红松育苗技术探索。该文详细介绍了采用红松1年生播种苗进行移植,培育红松1-2造林苗的关键技术,可以减少1a育苗期,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