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桃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特别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核桃生产发展很快。截止1983年底统计,全县共有核桃树418万株,其中挂果的145万株,社会产量年达400万斤,高者达505.78万斤,每斤收购价以0.40元计算,总计收入202.31万元,户均40.4元,已成为集体和社员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过去搞群众运动多,片面强调集中连片的营造核桃坡、核桃梁、核桃沟,忽视了自然规律,违背了核桃生物学特性,致使不少核桃树产量低、品质差。有的尚未挂果就已变成了小老树,挂果的仅占总株数的27%。按总株数计算,株产  相似文献   

2.
核桃是山西省主要经济树种,全省现有核桃树两千多万株,但由于管理粗放,结果株数少,单株产量低。推广核桃丰产技术是提高核桃产量最根本措施。本文在总结核桃丰产经验的基础上,对核桃丰产技术的各个环节,逐一作了介绍,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核桃是我省重要的木本油料树之一。是传统性的出口商品。我省核桃总产量居全国之冠,尤其汾阳、孝义、左权三县产量名列全国核桃五个高产县的前三名。据1980年统计,我省3100多万株核桃,年产量仅有5700万斤,平均株产不足2斤。研究核桃花芽生物学对提高核桃产量,挖掘生产潜力,对当前核桃生产及今后发展均有重大意义。一、雌花芽孕育与核桃增产潜力众所周知,核桃雌花芽的数量和分化程度是决定核桃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雌花芽的孕育同核桃树生长势、栽培管理、环境条件,尤其树体营养状况关系十分密切。从发生学讲,核桃雌  相似文献   

4.
核桃疏雄是当前我国核桃生产管理中的一项增产新技术。原是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的科研成果,于1984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1986年获山西省科研成果奖。山西省是全国核桃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核桃树的生产管理祖放,核桃产量低而不稳。据山西省林业厅原营林处1985年统计,全省有核桃树2570万株,其中结果树950万株,年产核桃2000万公斤,株均产2.1公斤,低于全国同年的平均株产核桃2.2公斤的水平。因此,在山西省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漾濞县光明大队是我省著名的核桃之乡。这里无论是村落周围,道路两旁,篝沟、坡脚,或是田边、地埂,都长满了核桃树。核桃在大队的农副业生产中占总收入的45%以上。该队的核桃以高产、稳产、皮薄、仁厚、含油率高、味美等特点,深受各地欢迎。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重视下,核桃生产有很大发展。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为迅速发展核桃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仅1969年泡核桃产量就达15.5万斤,比解放前的4.5万斤增加了两倍多;核桃树由解放前的8000株,发展到2.6万多株,每户平均有130多株。此外,  相似文献   

6.
<正> 涉县是河北省核桃的集中产地,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平均株产仅16.8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于1972年以来,对涉县偏店公社后寨大队的2,995株放任生长的结果核桃大树进行了调查,发现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枝多,小枝少;老弱枝多,新壮枝少;无效枝多,有效枝少;树形紊乱,内膛通风透光不良。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核桃树修剪技术的研究。经过7年来的修剪试验,使这个大队的核桃产量逐年增加:1972年产5.8万斤,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山西省的重要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全省现有核桃树2500万株,其中结果树1000万株,年产量3万t左右。生产中多使用实生繁殖且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致使核桃品质优劣混杂,大小不一,周期长,结实较晚,有些树甚至20多年也不结果,结果树产量也是低而不稳,而且品质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山西省加快了核桃栽培的良种化步伐,在大力开展选优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35个全国早实核桃优良无性系。同时在省内进行了不同区域的栽培管理试验,选出适宜本省发  相似文献   

8.
核桃王     
我省宾川县拉乌公社箐门口大队老熊箐生产队,有一株年产核桃达六再斤的核桃树,这株树是迄今我国报导的产量最高的“核桃王”。“核挑王”生长在海拔2,100米的山腰小洼地中,品种是著名的云南三台核桃。这株树,树龄九十年左右,主干胸围4.2米,分枝部位干围6.5米,四大立枝开心形,主枝周长分别为3.1米、1.9米、2  相似文献   

9.
兴县核桃栽培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引种发展,截至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核桃树约五十万株,主要是五年生以下的幼树。根据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讲条件之要求,分析兴县的气象因子,完全适合核桃的生长。从引种核桃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核桃树在兴县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生长良好。根据调查,在海拔1000—1200米的城关公社西大队南山阴坡上核桃生长良好;在魏家滩海拔800米的地方,六年生核桃树每株结果5斤;高家村公社宋家山海拔1000米处,一株25年生核桃树,连续五年株产核桃60斤以上;地处东山寒冷地区海拔1200米的吴城大队21年生核桃树每年结果累累。虽然如此,但全县还  相似文献   

10.
<正>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fauhei Yang)是核桃树的蛀果害虫。1985年以来,全区有90万株核桃树遭受该虫危害,严重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从1989~1991年对核桃肢蛾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防治试验和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1.
核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分布范围广 ,栽植株树多 ,是产区群众主要的经济支柱。长期以来 ,由于管理不善 ,结果株数少、产量低 ,经济效益差而不稳。因此 ,必须加强现有核桃树的综合科学管理 ,提高核桃的单株产量。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1 土肥水管理土肥水管理是核桃丰产管理中最  相似文献   

12.
孝义是我省核桃生产重点县之一,是“汾州核桃”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现有核桃树73.2万株,其中结果树38万株,分布在中部黄土丘陵区的12个乡镇。1980年以来平均年产核桃坚果360万公斤左右,每年出口桃仁100万公斤,既为国家创取了外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果农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生  相似文献   

13.
<正> 核桃是嵩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全县150万株,结果树35万株,年产量100—120万斤,主要集中在车村、木植街、白河三个山区乡。过去,由于经营管理落后,产量和质量都很低,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1984年,我们根据省科委下达的山区资源开发计划,进行了核桃增产综合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区是全省核桃主要产区之一,栽培量达281万株。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殖,致使核桃品种混杂,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据调查统计,186万株适龄结果核桃树不结果或很少结果,95万株结果大树产量很低,全区核桃年产量多年徘徊在50万公斤左右,其中厚壳、夹仁核桃占一半,商品价值与经济效益都很低,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张家口地区核桃树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涿鹿、怀来、赤城等县的深山沟谷间。由于长期实生繁殖和自然杂交,在全区的核桃群落中,良莠不齐,差异很大。据调查,有的树3年开始结果,10年株产坚果9斤而大部分同龄树尚未结果或结实寥寥。有的树枝型短、粗壮,树冠紧密,且雌花多、雄花少,而大部分树则枝条稀疏,节间长而细弱,雄花多,仅果枝顶芽或一个腋芽为雌花芽,致使产量低而不稳。产量高低差异也  相似文献   

16.
穆英杰 《云南林业》2001,22(6):13-13
2000年3月3日,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了88个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其中,昌宁县以其核桃壳薄肉厚、口感清香、营养丰富等特有的品质而榜上有名。 昌宁核桃已有300多年的栽种历史,然而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时期还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1952年,全县仅有泡核桃树 136 254株,产量仅 40万公斤。山区林农虽也年年嫁接和发展核桃,但到1971年,也只有核桃树218 651株,产量47.85万公斤。为充分利用昌宁县得天独厚的核桃生长自然优势和广阔的山地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山区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现已证实中国是核桃原产地之一,张骞出使西域引回核桃的传说,已成为过去的历史。所以核桃是我省非常古老的树种,现在灵邱县三楼村一株核桃树,经考古专家鉴定系明代栽植。孝义县下堡乡赵西沟村的核桃古树树冠投影面积为1亩2分7厘,每年结果量达200余斤、寿命500余年,足见核桃寿命是长的。核桃在我省分布很广,除雁北、晋西北个别县之外,绝大多数县均有栽培。目前我省有核桃树2000余万株,相当于美国全国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中,中共汾阳县委怀着对林彪、孔老二的强烈无产阶级义愤,抓大事,促大干,深入发动群众,大打防治核桃草履介壳虫的人民战争。全县共组织了一百八十一个突击队,参加治虫的达一万三千余人,到三月中旬,全县已有百分之五十的核桃树进行了防治。汾阳县共有核桃树一百二十五万株,正常年景,核桃总产达四百八十万斤左右。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近年来由于核桃草履介壳虫的危害,有的地方核桃产量大大下降,著名的核桃产区南偏城大队,去年核桃产量比一九七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垣头大队有二千五百多株核桃受害,受害严重的已(?)  相似文献   

19.
核桃黑小吉丁虫初步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小吉丁虫是我区已发现的三种核桃吉丁虫中最严重的一种。它们在核桃产区普遍发生,造成枝条干枯,幼树死亡,产量大幅度下降。如洛南县四皓公社未村林场核桃树受害率达98%,柴峪大队核桃幼树死亡10%,丹凤县武关公社武关林场核桃产量1966年到1970年由7,050斤降到1,800斤,约减产75%。1972年以来,我们在武关林场和洛南石门公社红旗大队对核桃黑小吉丁虫等进行了定点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核桃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果树。核桃在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由于长期实生繁殖,栽植分散,栽培技术落后,造成晚实低产,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不高。为促进这一传统果树的发展,搞活山区经济,满足市场供应,我们自1983年开始在青石山旱地进行了核桃幼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连续3年共栽植30亩,2500株。栽后第三年亩产核桃62.9斤、第四年118.4斤、第五年170~288斤。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