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福眼龙眼为试材,研究了果实中多胺类型,以及随贮期延长,果皮和果肉中腐胺、亚精胺和精胺3种多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室温贮藏下,果皮的3种多胺含量均不断下降,而果肉中只有腐胺含量下降,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变化不明显;低温贮藏下,果皮的内源多胺在采后前期迅速下降,接着保持在较稳定水平,而果肉中只有腐胺含量跟果皮的变化趋势一致,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变化不明显;且果肉中的多胺含量明显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2.
枇杷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内源多胺及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ELISA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激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用以研究了枇杷的内源多胺、激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果实发育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胚珠发育过程中,Spd含量最高,Spm次之,Put最低。果肉中的3种多胺含量是Spd最高,Put次之、Spm最低。胚珠和果肉的快速生长阶段多胺含量快速上升;果实发育早期的(Spd Spm)/(Put)和(Spm)/(Pas)比值变化在花后26d到34d达高峰期,而这也正是果实膨大较快的时期。枇杷幼果Spd含量较高时也是GA1 3含量较高时期,GA3/ABA比值较高时也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说明内源激素与多胺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ELISA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激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用以研究了枇杷的内源多胺、激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果实发育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胚珠发育过程中,Spd含量最高,Spm次之,Put最低。果肉中的3种多胺含量是Spd最高,Put次之、Spm最低。胚珠和果肉的快速生长阶段多胺含量快速上升;果实发育早期的(Spd+Spm)/(Put)和(Spm)/(Pas)比值变化在花后26d到34d达高峰期,而这也正是果实膨大较快的时期。枇杷幼果Spd含量较高时也是GA1+3含量较高时期,GA3/ABA比值较高时也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说明内源激素与多胺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源乙烯对CA贮藏桃果实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月脆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乙烯(0μL/L,20~50μL/L,50~80μL/L)对桃果实气调贮藏(9%~11%CO2+9%-11%O2)期间内源乙烯生成量、ACS和ACO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外源乙烯处理果实的内源乙烯生成量显著高于未加外源乙烯的气调贮藏和冷藏对照果实;外源乙烯处理果实ACS活性亦高于气调和冷藏对照果实,但对ACO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类物质在果实贮藏保鲜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杨酸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诱发植物防御机制,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可以用在果实的贮藏保鲜上。本文综述了水杨酸在果实采摘前、采摘后和采摘前后复合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其在果实的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发展方向以及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红富士苹果气调贮藏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明显抑制富士苹果果肉硬度下降,减少内源乙烯含量,贮期达8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富士苹果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主要同CO2浓度有关,降O2会增加果实对CO2的敏感性;果实衰老也可导致富士苹果的果实褐变;2%CO2+5%O2是富士苹果长期贮藏的理想气体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的效果,以干烈村纽荷尔脐橙果实为试材,测定贮藏90天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筛选出安全高效的保鲜剂.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果实保鲜剂以科力鲜最佳、其次咪鲜胺和柑桔保鲜剂,甲基托布津最差.  相似文献   

8.
低浓度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为试材,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隔3.5天用0.2μL/L ClO2气体处理30min,可以抑制香蕉内源乙烯产生,推迟呼吸跃变高峰,使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果肉MDA含量和果皮细胞膜渗透性,减轻了果皮褐变程度,保持了香蕉果实贮藏品质。但是二氧化氯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不同营养元素处理下剑麻内源多胺和内源水扬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剑麻幼苗生长发育阶段多胺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反应主要以腐胺来体现,同时,内源多胺和水扬酸的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其生长发育需要不同的营养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明确苯肽胺酸对作物内源激素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其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以辣椒为供试作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苯肽胺酸处理(133.3、200.0、266.7mg/L)对辣椒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大麦幼苗多胺与脯氨酸合成竞争前体L-Ar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mmol/LNaCl处理结合14C-Arg叶面饲喂6日龄大麦幼苗,以L-Arg(精氨酸)为前体合成的Pro(脯氨酸)和PAs(多胺)含量显著上升.处理同时在心叶中滴加ADC(精氨酸脱羧酶)抑制剂D-Arg,游离Pro放射性明显上升,滴加精氨酸酶和鸟氨酸氨基转移酶抑制剂L-Lys,则游离Put(腐胺)和PAs总放射性明显上升.在心叶中滴加Put,游离Pro放射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多胺延缓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衰老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在土壤自然干旱的水分胁迫条例上,干旱诱导的小麦叶片衰老与小麦叶内源多胺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促进小麦幼苗衰老,不同处理产内源多胺水平与水分,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有利于小麦叶片在水分胁迫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水分状况,延缓蛋白质和核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多胺与玉米籽粒败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风路  王志敏 《作物学报》1999,25(5):565-568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籽粒发育的早期,对果穗中部正常籽粒与上部败育籽粒内源精胺(Spm )、亚精胺(Spd)和腐胺((Put)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败育籽粒在授粉后8~12天阶段三种多胺(PA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籽粒。研究认为,果穗顶部籽粒较低的多胺含量与其籽粒败育密切相关。讨论了多胺、乙烯代谢的  相似文献   

14.
九里明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PA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试管分项提取预试法、系统提取预试法和圆形纸层析预试法,进行了九里明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利用硅胶G薄板层析法,Ehrlich试剂喷雾显色,对九里明全草及其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九里明全草含有黄酮及其甙类、蒽醌及其甙类、酚类、强心甙、氨基酸、鞣质、皂甙、有机酸和生物碱,不含氰甙、多肽、蛋白质、内酯、油脂和挥发油;九里明全草含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但九里明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则未检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5.
马晓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49-253
摘要:采用He-Ne激光辐照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经10.08kJ?m-2?d-1的增强UV-B辐射,然后再用10mW?mm-2的He-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小麦幼苗叶片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测定了He-Ne激光对小麦UV-B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表明,多胺、多胺氧化酶、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的修复的能力相关联。He-Ne激光辐照可使由增强UV-B辐射后诱导叶片升高的多胺含量降低。增强UV-B辐射对多胺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呈促进的作用。显示He-Ne激光对多胺氧化酶由于增强UV-B辐照造成的伤害有一定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以砂糖橘为试材,按果实直径分为大果(42 mm)、中果(36.5~42 mm)和小果(36.5 mm)三种类型,研究5℃温度条件下果实采后品质与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砂糖橘果实的大小对其贮藏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贮藏后期,小果的色调角值和亮度值较高,在外观品质上优于中果和大果;小果的TA、VC和TSS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也始终高于中果和大果,且与大果之间差异显著;大、小、中三种果实分别在贮藏20、30、40 d后开始出现坏果,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不断增大,其中在贮藏30~40 d时失重率增速最大,果实出现皱皮现象,表明低温贮藏30 d后果实衰老速度开始加快,贮藏到50 d时,好果率是中果小果大果,三者之间差异显著。总之,砂糖橘中小型果实的贮藏效果好于大型果,有利于保持果实的营养与风味,在未经其他处理的情况下,30 d是砂糖橘贮藏的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17.
水稻颖花退化现象在水稻生长发育中普遍存在,是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颖花退化既受内在的遗传和生理的调控,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往有研究曾用不同遗传作图群体定位了分布在第1至第11号染色体上的多个水稻颖花退化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但这些QTL对颖花退化的贡献率均不大;利用突变体材料确定了多个颖花退化候选基因,并克隆了其中的3个基因,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关于颖花退化的生理生化机制有很多假设,包括资源限制、自组织过程、化学调节等,但均缺乏有力证据。近年的研究表明,水稻穗分化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内源油菜素甾醇(BRs)和多胺(PAs)水平较低、乙烯水平较高与颖花退化有密切的关系,提高BRs、PAs或PAs与乙烯的比值,可以减少颖花退化。水稻颖花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能荷水平过低及活性氧(ROS)过度积累,使得膜脂过氧化伤害和小穗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颖花退化。通过栽培措施适度提高减数分裂期植株含氮量或BRs含量可提高幼穗能荷水平,减少ROS积累,进而显著减少水稻颖花退化。今后需要从内在因素(遗传、生理生化)、植株整体水平、栽培调控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深入研究水稻颖花退化的机理及其调控途径,破解水稻颖花退化的科学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果实最佳采收期和种子调制方法.[方法]9月1日-11月1日每15d采收1次多花黄精果实,分析果实的颜色比例、百果重、百果体积、果实的纵径、横径和果实硬度;不同采收期的种子不同调制处理,分析种子千粒重、发霉率、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结果]绿果和半墨绿果的果实成熟度低,墨绿果的果实成熟度高;10月1日未见绿果和半墨绿果,黑软果出现;11月1日干枯果出现.9月1日、9月15日、10月1日采收的绿果分别发酵20,19,16d和墨绿果分别发酵19,16,4d种子质量最好;10月15日和11月1日采收的果实直接搓洗的种子质量较好.[结论]在种子生产中应该采摘墨绿果、黑软果和干枯果.10月1日至10月15日是贵州六枝地区的多花黄精果实最佳采收日期,此时绿果和墨绿果分别发酵16d和阴干处理的种子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从浆果类水果、仁果类水果、核果类水果、南方水果、蔬菜5方面,综述了热处理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从生理和病理2个方面,对热处理的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涂蜡对柑橘生理变化及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仙亮果蜡和鲜果牌果蜡涂抹伏令夏橙、锦橙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打蜡对柑橘生理变化及商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打蜡明显地提高其果实光滑和光洁度、降低失重率与呼吸强度及腐烂率.打蜡处理贮藏后糖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酸与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其中仙亮果蜡处理的夏橙维生素C含量、仙亮果蜡和鲜果牌果蜡处理的锦橙有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达显著差异.仙亮果蜡处理的光亮度比鲜果牌果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