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山东省青州市食用菌研究所驯化培育的高温侧耳831,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自1985年以来,该菌投放27个省市试种,表现优异,特别在江南诸省表现甚好。32—35℃的高温下,出菇正常。现蕾温度范围高限达37℃,在湿热天气中的阳光下,近地表气温高达40℃,也不影响其子实体的生长,且速 相似文献
5.
6.
野外袋栽香菇,在福建古田县大甲乡研究成功后,发展迅猛。1985年全省仅2千多万袋,1987年已达4亿袋,产量近2万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春菇产量占65%左右,菇薄质差,优质的秋冬菇少,经济效益较低,出口率也低;二是香菇当家品种多属出菇快的中温品种,制棒多在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污染率高,影响成品率。因此,选育高温型香菇,旨在育成能在较低温度季节制袋(棒),菌丝生长好,污染少,又能在秋季出菇的优良菌株(高海拔地区搭配品种,可周年生长香菇),以提高香菇品质。 相似文献
7.
8.
海南岛是一个高温季节的地区,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而且高温时间很长,每年只能在10月以后至次年的3月前栽培平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海南岛平菇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海南岛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的平菇品比和栽培试验,筛选并试栽成功了高温侧耳831菌株。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县很多菇农赶在9月上旬开始栽培凤尾菇,一般到国庆节鲜菇就能大量上市,这对繁荣节日市场,增加菇农收入意义是很大的。但我县9月份平均温度为26.8℃,气温仍然很高,如果下料方法和前期管理不当,栽培往往会失败,因此,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高温型侧耳831菌丝生长适温25—32℃,在20℃以下生长缓慢,7—37℃皆可现蕾,15℃以下现蕾较困难,且个数稀少。与其他作物套作,在雨前雨后的湿热天气中,近地表气温高达40℃,也不影响其子实体的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较强光线,约四千至三万勒克司。强光下柄短、肉厚、盖大、色重,多丛生,产量高。在散弱光线下柄长、盖小、肉薄、色浅、现蕾密集,但 相似文献
11.
12.
白灵菇中高温型菌株a3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白灵菇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有的地区已形成产业化规模。我们在连云港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对白灵菇进行了新品种引进及选育工作,并对其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菌株a3是课题组精心选育出的优良菌株,该菌株适温性广,生长周期短,不需后熟处理直接出菇,抗污染能力强,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尤其适合夏季反季节栽培。现将其主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以12个香菇菌株为试材,利用高温香菇菌株筛选的评价方法,分别从菌丝生长、菌棒烂棒率、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标准菇比例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系统表征,对12个不同来源菌株的高温季栽培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优选适宜高温季栽培的香菇新品种,调整香菇产业结构扩大高温菇栽培规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实现了高温季出菇(21.9~33.4℃),但不同供试菌株在菌棒烂棒率、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标准菇比例及经济效益方面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菌株0912在各方面表现优异,棒均经济效益高达7.63元,最适宜高温栽培。 相似文献
15.
16.
高温白灵菇天山619菌株选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白灵菇天山619菌株,是我所于2002年6月19日采集于我区阿魏滩上的野生白灵菇,驯化后该菌株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低温刺激即可出菇,出菇温度范围为8—30℃,最适宜温度为23-26℃。有效地延伸了栽培白灵菇的季节,对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凤尾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比蘑菇、草菇、香菇都高,内含八种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不亚于牛乳。据张树庭等人分析,新鲜凤尾菇含水分89.2~91.4%,粗蛋白(N×6.25)26.6~35.6%,脂肪1.7~2%,碳水化合物39.0~50.7%(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9~50.7%,不溶性碳水化合物11.9~20.9%),纤维11.4~14.5%,灰分6.4~6.7,每100克干菇含能量273~300千卡。每百克干菇含硫胺素0.02~0.06毫克,核黄素1.21~1.36毫克,菸酸18.2~21.3毫克,抗坏血酸D,钙22.6~36.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