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重阳木斑蛾在上海地区每年发生4~5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及其土中越冬。越冬蛹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5月上旬为害,第2代幼虫6月下旬为害,第3代幼虫8月上旬为害,第4代幼虫9月下旬为害,第5代幼虫11月中旬为害。选用5%氯氰菊酯、2.5%功夫菊酯、1.2%烟参碱、5%甲维盐、1%阿维菌素,10d后防治效果在90.97%以上。  相似文献   

2.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雪芬  韩鹰  田松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96-11398
[目的]探讨重阳木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于2005~2007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定点采样调查观察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药剂防治试验探讨控制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该虫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重阳木树皮、枝干、缝隙、树下土中等处越冬。第1~4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经试验,在第2、3代幼虫1~2龄高峰期分别用20%米满胶悬剂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BT乳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显著,校正防效达85.60%~96.40%。[结论]该研究为重阳木斑蛾的科学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在安康市多数一年发生1代,占62.34%,该类群以5龄幼虫或蛹在树干木质部蛀道内过冬。少数二年3代,约占总数的37.66%,以3龄以下幼虫在韧皮下越冬。一年一代种群成虫每年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7月上中旬是羽化高峰,8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份越冬。二年3代种群越冬幼虫第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8月中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9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开始危害,最迟11月上旬后以3龄左右幼虫越冬。陕南秦巴山区越冬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始见期在5月上中旬,年末终见期为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正一、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是一种专性寄生害虫,只危害柑橘类作物。1年发生一代,在湖南,越冬蛹于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开始返园产卵,产卵危害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卵开始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孵化高峰期;早熟蜜橘品种虫果内幼虫于10月下旬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各种虫态出现时期因地区、年度不同稍有变化。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升至地表,并重新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8月底9月初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当天就蛀入豆荚危害,危害期为9月上中旬。9月中旬起幼虫老熟后做茧,潜入土中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6.
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各种虫态出现时期因地区、年度不同稍有变化.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至日月上旬升至地表,并重新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日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日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8月底9月初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当天就蛀人豆荚危害,危害期为9月上中旬.9月中旬起幼虫老熟后做茧,潜人土中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7.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危害多种阔叶树,在四平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落叶层下过冬.越冬代成虫5月中至6月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老熟幼虫化蛹过冬.采用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天麻蚜蝇外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了天麻蚜蝇Azpeytia shirakii Hurkmans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结果表明:天麻蚜蝇在湖北省宜昌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化蛹越夏,10月下旬开始化蛹越冬;第1代产卵高峰期在5月;第1代幼虫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产卵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天麻蚜蝇属白昼活动型,成虫交尾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7:00,产卵多选择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的地方;土壤中的越冬蛹在天气晴朗时可自行掘洞爬出土壤表面,遇冷则退缩回洞中。  相似文献   

9.
江苏徐州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田间普查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在低龄幼虫盛期就不同药剂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大蒜根蛆在江苏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盛发,5月中旬见蛹,5月下旬为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6月上旬至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 月下旬以蛹越夏,二代成虫于9月底至10月初羽化;第三代幼虫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1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 开始羽化.根蛆的一代幼虫危害大蒜最重,是化学防治的主要目标.辛硫磷和毒死蜱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在药后5 d、10 d、15 d分别达到91.5%、95.7%、96.3%和95.9%、95.2%、96.5%,防治大蒜根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余美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63-163,127
竹篦舟蛾在我县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竹林竹株上缀叶为苞而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4月中旬越冬幼虫老熟化鲡,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三代成虫9月下旬,第四代幼虫10月发生,危害至11月上、中旬越冬。根据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