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态容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法玲 《海洋渔业》2004,26(2):86-92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根据历次调查所获得的闽东渔场初级生产力资料,通过对该渔场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生态容量(自然生产量),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态容量平均为6.308×10~5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3.268×10~5t。1994年以来闽东渔场实际年渔获量3.435~4.685×10~5t,平均4.267×10~5t,已连续9年超过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现过度捕捞态势。必须实行渔获量负增长制度才能使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依据台湾海峡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中渔场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对该渔场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和生态效率及61种主要鱼类的营养级,58种主要鱼类有机碳含量的调查、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潜在生产量,同时采用Steele模式估算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资源的生产量;采用Cadima模式估算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潜在生产量分别为38.52×104t和44.34×104t,平均41.43×104t;Steele模式估算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25.31×104t和8.05×104t,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8.07×104t;Cadima模式估算鱼类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5.41×104t,中上层鱼类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13.96×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9.51×104t;1994年以来鱼类实际年渔获量在27.00×104t~40.01×104t,已连续11年超过了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1994年以来投入的捕捞力量为3702艘~5967艘福建标准机动单拖渔船,也连续11年超过了Schaefer和Fox2种剩余产量模式估算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3678艘福建标准机动单拖渔船,呈现捕获量和捕捞力量“双超”局面。底层和近底层鱼类渔获量自1985以来连续19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中上层鱼类渔获量1998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鱼类的主要种群结构出现简单化、小型化和低龄化,生态学参数渐近体长L∞和渐近体重W∞趋小,个体生长曲率K加大,体重生长拐点tr提前,初届性成熟体长趋小,捕捞死亡系数提高和开发比率上升,资源明显衰退。必须加强对该渔场鱼类资源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捕捞力量的投入和渔获量的产出,以防鱼类资源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闽东渔场不同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生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进而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最后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为63.0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33.82×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38.6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0.34×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3.22×104t和11.17×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合计为15.50×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1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也于1998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削减捕捞力量和渔获量,实行捕捞力量和渔获量“负增长”,待到渔获量下降到最大可持续开发量水平时,才恢复实施“零增长”制度。  相似文献   

4.
对闽中渔场渔业资源的调查,以往仅限于季节性(渔汛)的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是不完整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根据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东海区渔业指挥部及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福建大陆架渔业自然资源调查研究”的科研任务,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福建省水产资源调查队主持,集美水产学校、  相似文献   

5.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25.00×10~4t和25.88×10~4t。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23.60×10~4t和23.41×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1140.41×10~4kw·d和1266.66×10~4kw·d。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424和471组,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然后应用Seeti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各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2×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48.34×104 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8.35×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 t和22.27×104 t,合计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1.27×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相似文献   

7.
闽中渔场南部定置作业生产与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80年7月-1981年7月福建定置作业桁位和渔获组成调查,闽中渔场南部海区定置作业是本省损害经济幼鱼、虾类较严重区域之一,特别是损害带鱼幼体尤为突出。据此,结合1984年至1986年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定置网具改革试验研究任务,进一步摸清定置作业在该渔区生产和不同作业位置损害经济幼鱼情况,  相似文献   

8.
闽中渔场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渔场范围北纬26°00′~24°30′,作业水深50~80米,海底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底质为泥、砂泥和沙质,适合机轮底拖网作业。近几年,随着台湾海峡局势缓和,我司部分渔轮于1950年初开始进入闽中渔场进行底拖网作业,至6—9月份,公司渔轮全面投产,尔后1981—1983年几乎全年在该渔场作业。经过四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渔场鱼类组成和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2000年在长江口渔场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该渔场的鱼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鱼类73种,隶属于11目,40科,62属。季度出现频数F=1~4的鱼类种数分别为38、9、12、14种。所有出现种类的适温性以暖温性和暖水性基本相当,在所出现的海洋性种类、河口性(低盐性)种类、河海洄游性种类三种生态类型中,以海洋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河海洄游性种类相对较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以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通过相似性指数的分析表明,季节间的相似性以春季和冬季较为相似,夏季和秋季差异较大。各个季节的多样性指数D、H'、J以春季和冬季较接近,夏季和秋季相差较大,并且四个季节中以秋季较高。在4个季节的调查中,各站鱼类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大,可能是因为出现频率小且数量少的偶见种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中间环节,它们以浮游植物或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而它们本身又是很多经济鱼类的食料生物。作者分析了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竹笑鱼(Trachurus japonicus)。  相似文献   

11.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0 4t和 15 2 .4 9× 10 4t ;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其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87.0 8× 10 4t和 15 7.89× 10 4t,扣除非可捕群体后 ,实际为 15 9.0 2× 10 4t和 13 4 .2 1× 10 4t;估算以 1996年福建动力拖网渔船单位kW渔捞效率为标准的最适捕捞力量分别为 168.0 4× 10 4kW和 199.4 4× 10 4kW。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台湾海峡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收集了1986 ~1996 年福建在该海峡生产的灯光围网渔船的生产资料及有关海洋环境因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量分析法,并从生态学观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海峡存在多处上升流区,浮游生物丰富,水文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中上层鱼类集群索饵;灯光围网作业对海底环境影响小,对经济鱼类幼鱼损害较轻。由于中上层鱼类资源恢复较快,因此,台湾海峡的中上层鱼类资源较为丰富。据评估,该海峡的资源量有64 万t,可捕量有33 万t,有一定开发潜力,发展灯光围网前景看好。但从经济效益看,因1996 年单位捕捞努力量下的捕捞量(CPUE,t/k W) 在CPUE与F 相关曲线最高点之下,因此捕捞努力量不宜盲目增加。  相似文献   

13.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 0 0~ 2 0 0 1年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 36 5种 ,其中鱼类 2 72种 (硬骨鱼类 2 6 1种 ,软骨鱼类 11种 ) ,隶属 2 0目 ,86科 179属 ;其次为甲壳类 70种 ;头足类 2 3种。暖水性鱼类种类 2 0 8种 ,占鱼类种数的 76 .4 7% ;暖温性鱼类为 6 4种 ,占 2 3.5 3% ;无冷温性鱼类。鱼类区系属于印度 -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秋季大于春季大于冬季大于夏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依次呈夏季大于秋季大于冬季大于春季。而生物量尾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春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生物量和生物量尾数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静蝠。各站点月平均生物量分布为 2 7.6 6 5~ 73.5 2 0kg/(h·net) ,平均为 4 4 .4 6 6kg/(h·net)。月平均生物量尾数分布为 1312~ 6 35 6ind/(h·net) ,平均为 2 30 2ind/(h·net)。应用Cushing模式估算该海域渔业资源量为 10 8.0 8× 10 4t。根据Cadim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 6 1.2 2× 10 4t。文中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数量和优势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91120104月和8月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结合该海域水文情况, 研究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在春、夏和秋季的资源密度、平面分布和优势种。结果表明: 虾类资源重量密度表现为秋季(135.45 kg/km2)>春季(96.77 kg/km2)>夏季(88.02 kg/km2), 尾数密度表现为夏季(34.55×103 ind/km2)>秋季(33.65×103 ind/km2)>春季(18.95×103 ind/km2)。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该海域虾类春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哈氏仿对虾的IRI值分别为6 733.0510 552.82, 周氏新对虾IRI值分别为10 536.115 981.94, 夏季优势种为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 (IRI= 6 242.29)、哈氏仿对虾(IRI=4 236.10)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 (IRI =1 999.67)。通过贡献率β, 调查海域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 春季优势种周氏新对虾对总重量和尾数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1.110.84, 秋季哈氏仿对虾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0.740.78, 各季节虾类总密度主要与优势种密度的平面分布规律一致。这是因为该海域虾类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 水团对总密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调查海域夏秋季资源密度高于附近瓯江口海域资源密度。主要的经济种类为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和中华管鞭虾, 因此台湾海峡中部虾类渔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开展台湾海峡北部虾蟹类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了凹管鞭虾的数量分布、生物学特性,并应用资源密度法评估了其资源量。结果表明:在调查海域凹管鞭虾的平均密度指数为415.1g/h,5月、8月、11月、2月平均密度指数分为801.0g/h、491.3g/h、299.1g/h和69.0g/h,主要栖息在水深60~120m的海域,以水深80~100m海域数量为多;其体长分布范围为36~113mm,优势体长组45~75mm,雌虾个体大于雄虾个体,体重分布范围为0.6~16.3g,优势体重组2.0~6.0g;雌雄性比为1∶0.79,繁殖期在6~11月;摄食强度以1、2级为主;现存资源量为0.1059×104t,其中5月为0.2044×104t,8月为0.1254×104t,11月为0.0763×104t,2月为0.0176×104t。  相似文献   

17.
The allocation of effort among fishing gears is as important as controlling effort with respect to both sustainable yield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Differences in age‐specific vulnerability to the fishing method can modify the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 that is obtainable from a fish stock. Different gears or methods are more or less selective for the species targeted, and MSY is rarely, if ever, attainable simultaneously for all species. The different fishing methods capture different types of nontarget species. Some methods will often be more profitable than others, and different user groups will prefer different methods. In many fisheries, it is unlikely that fishing can be limited to a single gear or method, so compromises among them will be required. Global MSY is discussed as a possible reference point for fisheries management. The yellowfin tuna fishery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EPO) shows all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sed to illustrate effort allocation among fish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泉水 《水产学报》2005,29(2):205-210
2000-2001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497种,其中鱼类 367种,甲壳类102种,头足类28种。种类数随纬度逐步增高而减少。鱼类区系属于印度-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呈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相对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密度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发光鲷。各站位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分布为每网8.149(17站)-72.679 kg·h-1(23 站),平均为每网27.089 kg·h-1。按渔场分,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闽中渔场>闽东渔场;月平均相对密度指数分布为每网320(13站)-6 357 ind·h-1(30站),平均为每网136 ind·h-1。月平均相对生物密度指数闽南-台浅渔场>闽东渔场>闽中渔场。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 ,应用Steele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16 9.88× 10 4 t。估算鲐鱼类群聚资源量为 10 2 .0 8× 10 4 t。Gulland模式和简单模式估算鲐鱼类群聚资源的MSY分别为 50 .6 6× 10 4 t和 51.0 4× 10 4 t。Schaefer和Fox 2种剩余产量模式所估算的MSY分别为52 .4 1× 10 4 t和 51.73× 10 4 t,估算的fMSY换算为福建灯围渔船分别为 10 17组和 10 75组 ,并从海峡南、北 2个不同群系的鲐鱼类主要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变化及渔业现状 ,讨论该 2个鲐群聚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卢振彬  杜建国 《水产学报》2008,32(3):362-368
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鲱鲤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169mm,优势叉长组101~130mm,平均116.3m.体重范围6~86g,优势体重组21~40g,平均34.4g.年龄范围0~5龄,优势年龄组1龄,平均年龄1.12龄.渐近叉长L∞为182.73mm、渐近体重W∞为131.42g、生长速率K为0.4204、t0为-1.0424、体重生长拐点tr为1.5933.总死亡系数Z为2.1077,自然死亡系数M为1.0677,捕捞死亡系数F为1.0400,开发比率0.4934.与1977比较,1994年发生了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生长参数L∞和W∞趋小,生长速率K增大,拐点tr提前及初次性成熟提早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种群资源基础处于最脆弱时期.2002年与1994年比较,虽然渔获个体有所增大,生长速率K有所下降,初次性成熟叉长略有加大,资源基础稍有好转,然而体重生长拐点tr继续提前,捕捞死亡系数还在加大,开发比率仍然较高,各项生态学参数与1977年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明资源仍处于脆弱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与该渔场的底拖网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相吻合,尤其1994年以来捕捞强度和渔获量不断加大,而且大量捕捞幼鱼,已对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学参数趋向种群脆弱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及资源的管理力度,以剩余产量模式估算的底拖网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6.94×104t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为2180艘福建标准单拖渔船及条尾绯鲤最小可捕标准91.67mm、16.89g进行管理.以求条尾绯鲤等底层、近底层鱼类资源得以明显恢复,实现底拖网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