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生蛴螬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莱西市近年花生蛴螬发生加重,主要虫种有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主要原因为环境有利、虫量积累、气象条件适宜、防效较差等.根据生产实践,提出诱杀成虫、科学用药等防治方法,并根据不同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轻简、高效、安全控制花生主要害虫蛴螬的技术模式,连续4年对六种防治方法进行了评价,对解决蛴螬防治难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死蜱CS)+性诱剂的防虫效果、保果效果、产量及增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连续使用4年后,两混剂与单独使用辛硫磷CS或毒死蜱CS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CS+性诱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51%和82.4%,保果效果分别为79.99%和79.46%。不同施药方式下,花生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各处理间稍有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配合使用,产量较高,达到204.5kg/667m2,增产23%。辛硫磷CS+性诱剂或毒死蜱CS+性诱剂两混剂的农药用量均为250g/667m2,分别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低100g/667m2;成本为37元/667m2,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高2元/667m2。在不降低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前者能降低农药用量,符合国家两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清除、秸秆还田耕翻、秸秆清除耕翻四种不同栽培模式,研究其对豆田蛴螬发生量的影响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蛴螬发生量的表现为免耕田〉耕翻田,秸秆还田〉秸秆清除;在秸秆还田地块产量要素中,单株荚数、粒数增加较多,且翻耕田百粒重、单株粒重都最大;从产量上来看,耕翻田〉免耕田,对免耕田而言,秸秆还田〉秸秆清除,耕翻田则相反。经方差分析,产量结果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花生田蛴螬发生与无公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青岛市花生蛴螬发生种类、原因及防治方法,阐述了无公害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化学物质预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药剂防治以及天敌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以谷子、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谷子花生2:2和4:4两种间作模式,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花生谷子间作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单作,且灌浆期和收获期2:2间作模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而间作下花生干物质量各生育期均低于单作°各生育期间作谷子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且两种间作模式差异不显著;而间作花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收获期则高于花生单作,且2:2间作高于4:4间作模式°两种间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净面积产量均低于单作;而2:2间作模式谷子产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谷子净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谷子单作°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4:4间作模式,且均大于1.0°可见,间作谷子在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作,而谷子花生2:2模式又优于4:4模式’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推广谷子花生2:2间作种植模式利于提高作物群体覆盖、土地生产力,从而促进作物高效共生、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花生种植栽培模式对花生地上害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春花生和夏花生主要地上害虫发生特点的差异,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花生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地上害虫优势种和为害盛期有明显不同。危害春花生的主要害虫是花生蚜、花生叶螨、2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且不同播期为害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危害夏花生的主要害虫是3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  相似文献   

8.
在花生种植密度均为287±006 万株/hm 2 的条件下,宽窄行种植方式与等行种植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这两种种植方式均以双粒植比单粒植略优。等行双粒植比宽窄行双粒植仅减产006% ,减产甚微,这两种方式在生产上均可采用;宽窄行单粒植和等行单粒植因穴距过窄,田间管理及收种等均不方便,不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2种药剂对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控制花生蛴螬危害,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选用12种不同杀虫剂,采用毒土处理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药剂中,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50 g/hm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250 g/hm2,对蛴螬防治效果分别为80.85%、78.73%,与3%克百威颗粒剂135 g/hm2、10%二嗪磷颗粒剂750 g/hm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分别为81.45%、80.99%,增产幅度分别为15.74%、12.71%,可作为替代高毒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任敏  冯之杰 《花生学报》2006,35(3):37-40
应用太阳能灭虫器对花生田蛴螬诱杀效果的调查显示,该灭虫器可诱集到17种害虫,且主要为金龟子类;灯诱防治区相对农民自主化学防治区防治效果为81.28%;灯诱防治区相对农民自主化学防治区花生果和仁受害率下降89.98%;产量对比增产幅度达55.22%。表明该项技术可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麦套、夏直播、夏直播覆膜和起垄覆膜4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其对夏花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单株叶面积、荚果数、荚果重和产量等农艺和生理性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膜种植方式下的光合性能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较高的位置,夏直播覆膜在生育期前期光合性能较高,而后期下降较快,夏直播在生育期前期光合性能较低,但是后期下降较慢,麦套在整个生育期内光合性能均较低。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起垄覆膜、夏直播覆膜、夏直播、麦套。光合性能的高低是产量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种药剂对春秋两造花生叶斑病的防效,以及对花生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百泰对春造花生叶斑病防效较好,阿米妙收对秋造花生叶斑病防效较好;药剂处理对总分枝数、结果分枝数、出仁率无明显影响,对主茎青叶数、饱果率有促进作用,对主茎高、侧枝长既有促进也有抑制;百泰、凯润对两造花生增产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不同虫口密度下蛴螬对花生产量造成的危害和减产情况,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六地进行了蛴螬危害花生致使产量损失的田间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耕作方式、施肥、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区花生田蛴螬虫口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在3.50~56.67头/m^2间,因蛴螬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在1.47%~48.29%;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除蛴螬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山东潍坊寒亭区和安徽合肥肥西县两个试验点外,其他各试验点蛴螬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花生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玉米一小麦一花生轮作区,免耕田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达9.86头/m^2,翻耕田虫口密度其次,为6.96头/m^2,休耕田虫口密度最低,为4.76头/m^2。施肥种类对蛴螬虫口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施用鸡粪和草木灰田花生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而牛粪、羊粪相对较低。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杨树一花生间作、梨树一花生间作田蛴螬虫口密度分别为29.75头/m^2、28.00头/m^2,显著高于纯花生种植区(16.50头/m^2)。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垄作、平作、堆作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植株性状表现等作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垄作种植产量最高,为2251 kg/667 m2,比堆作种植增产65.7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平作种植增产21.82%,增产达显著水平;平作种植产量为1 848 kg/667 m2,位居第二,比堆作种植增产36.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大中薯率垄作种植第一,为89.03%,比堆作种植高20.37个百分点;平作种植位居第二,为86.62%,比堆作种植高17.9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蛋白和亚油酸含量有所提高。湿涝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结荚期胁迫危害大于成熟期,平作种植危害大于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