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长于西宁地区三种裸子植物叶片内紫外线吸收色素含量各有差异。落叶松叶片内含量最高,油松次之,青海云杉最低,反映出三种植物适应紫外辐射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和油松水失水速率最小;与之相关的其它水分参数变化快到慢的顺序也如此,落叶松和水曲柳的质膜相对透性较小,樟子松和红皮云杉较大,油松质膜相对透性居中;脱水对各树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由强到弱信次为水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植物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素。因此,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植物抗寒性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木兰科含笑属8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包括叶片角质层厚度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气孔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结构紧密度比值愈大,植物受冻害程度愈轻,其抗寒性愈强.从10项解剖性状指标中筛选出最具抗寒性能力的3项指标,即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应用隶属函数法对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8种植物抗寒能力依次为:深山含笑>台湾含笑>金叶含笑>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蛾眉含笑>川含笑.  相似文献   

5.
通过人工冰冻处理和电导法测定了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花旗松和油松4个针叶树种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电解质渗出率,然后用Logistic方程进行配合,求算组织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花旗松耐受低温能力强,组织半致死温度-20.6℃,美国黄松耐低温较差,半致死温度-10.7℃,奥地利黑松与油松接近,居于二者之间。花旗松针叶组织的束缚水含量及其与自由水比值最大,抗性强;美国黄松自由水含量高,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小,抗性弱。综合比较结果,花旗松抗寒性最强,美国黄松最弱,奥地利黑松和油松居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8种含笑属植物进行越冬适应性观察,并对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越冬性观察,抗寒性排序结果为:台湾含笑>深山含笑>含笑花>金叶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峨眉含笑>川含笑.各树种的生理指标与其所处的时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自然温度先降低后回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MDA都有相应增加和降低,并且这种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变化与材料抗寒性关系密切,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增加幅度越大,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MDA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规律相反,即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MDA含量增加幅度越小,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含量多少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有一定关系.而SOD变化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关系不大.用5个抗寒生理指标比较的8个树种抗寒性结果与越冬适应性观察的抗寒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三种湿地植物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阶段性降温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常用湿地植物黄鸢尾(Iris pseudacorus L.)、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及水芹(Oenabthe javanica)叶片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锻炼使湿地植物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的调节来提高其机体的抗寒性.低温条件下,黄鸢尾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5℃时SOD活性是初始值的5.77倍;花菖蒲保持较高的CAT活性,5℃时其CAT活性是黄鸢尾CAT活性的8.95倍,是水芹CAT活性的3.77倍;水芹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温度和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R=-0.755,P=-0.050).综合比较各项生理指标可以得到这三种湿地植物的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黄鸢尾>花菖蒲>水芹.  相似文献   

9.
陕西茶树品种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对18个陕西当地茶树品种及8个引进茶树品种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和组织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陕西省茶树品种抗寒性优于外地引进品种,普遍具有叶片较小,栅栏组织层数多、厚度大,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和上表皮与海绵组织的比值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几种彩叶植物的耐热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种的5个彩叶树种红叶石楠(Phtinia×fraseri 'Red Robin')、小丑火棘(Pyrachtha fortuntana'Herleguin')、水果蓝(Teucrium fruitcans)、金叶大花六道木(Abelia grandiflora 'Francis Mason')及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连续3a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评价均为Ⅰ级,都能在武汉安全越冬、越夏。  相似文献   

11.
周国  董迎雪 《农学学报》2013,3(9):30-34
以5~6年生‘龙柱’碧桃为试材,研究在冬夏两季利用4种不同强度修剪对树势生长建造及抗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和修剪强度对‘龙柱’碧桃抽条、花势、花期和耐寒力存在差异。长放处理后萌枝少,花期短,花色杂,1年生枝抗寒性弱;轻剪处理后成枝力较强,花量多但花冠小颜色浅,抗寒力强;中剪处理萌发长枝数多,花芽萌动早,花期长,抗寒力较强;重剪处理成枝力最高,花冠大但花量少,夏季重剪后萌枝抗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桉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中对国内桉树抗寒性的研究进展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参考其他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桉树抗寒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目前国内桉树抗寒性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桉树抗寒性良种选育与引种、抗寒生理及增强越冬抗寒性的措施等方面.而对桉树的抗寒锻炼、抗寒与寒害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能会成为未来桉树抗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月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经过44℃、2h的热激处理后其抗冷性明显增加。热激处理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使幼苗在经低温伤害后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仍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经过热激处理的幼苗在经受低温伤害时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抗寒性鉴定与测试方法是植物抗寒生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迄今,对木本植物抗寒生理的研究大多属于抗寒性鉴定与利用,少部分为抗寒性测试方法研究,关于抗寒机理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目前,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主要有露地栽培鉴评法、寒冻灾害调查法、人工模拟寒冻天气法以及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法.国内外测试植物抗寒性的方法目前已形成特色,主要方法有生长状况测试法、冻害指数调查法、电解质渗出率法、生物电阻抗图谱法等.基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植物抗寒性鉴定与测试方法,应是植物抗寒生理研究的新方向.综合应用抗寒性鉴定与测试的方法,应是今后植物抗寒生理研究与应用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美洲大蠊耐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0日龄卵、高龄若虫、雌虫、雄虫、低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不同发育阶段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低龄若虫、20日龄卵、雄虫、雌虫、高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随其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在0、2、5、8℃亚致死低温下,低高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存活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延长,不同虫期存活时间为: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的耐寒力为:高日龄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可见,卵、若虫期可能是温带地区越冬虫态.  相似文献   

16.
几个葡萄品种枝条中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抗寒性不同的鲜食葡萄品种1年生枝条进行不同的低温处理,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变化规律,并比较它们的抗寒性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品种酶活性相对高,抗寒性弱的品种酶活性相对低,且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抗寒性强的品种变化得慢,抗寒性差的品种变化得激烈.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7个鲜食葡萄品种中矢富罗莎、奥古斯特和京秀比其他几个品种抗寒,红地球和美人指居中,而乍娜和里扎马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7.
低温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叶片组织结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低温下(5℃和-15℃)两个冬小麦品种的叶片显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和-15℃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叶片的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但超微结构差异较显著。东农冬麦1号类囊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跺叠整齐,沿叶绿体的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济麦22叶绿体内的类囊体排列方向无规则,与叶绿体长轴形成各种角度。在-15℃时,两个品种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皆肿胀呈圆形,嵴的结构模糊,且济麦22有个别线粒体嵴消失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抗寒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李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干核等 6个中国李品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和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李的抗寒力和果实大小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具有连续变异的特点 ;中国李的抗寒力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果实大小趋向小果变异 ,表现出明显的性状衰退 ;中国李抗寒力和果实大小都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 ,母本对后代影响较大。大抗寒李树育种中应选择抗寒力强 ,果实大的品种做为母本  相似文献   

19.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梨砧木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梨生产中梨树枝条部分死亡或整株死亡的问题,在低温胁迫下进行了抗寒性生理指标测定。以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ge.)、豆梨(Pyrus calleryana D.Dcne.)、鄯善砧木句句梨(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Shanshan zhenmu Jujuli)、其里根阿木特(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Qiligen amute)、阿克苏砧木阿木特(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Akesu zhenmu amute)、塔城野生杏叶梨(杏叶梨Pyrus armeniacaefolia Yu.Tacheng yesheng xingyeli)和库尔勒黄酸梨(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Kuerle huangsuanli)7种梨砧木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不同低温(-18、-21、-24、-27和-30℃)处理,测定其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生理指标。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砧木树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以及拟合度,并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求出隶属函数值,对7种梨砧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抗寒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枝条电解质外渗率呈现S型上升,半致死温度(LT50)为-26.8~-52.8℃;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均有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下降和增高交替的现象。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生理指标间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7种砧木抗寒性排序为:杜梨阿克苏砧木阿木特塔城野生杏叶梨库尔勒黄酸梨其里根阿木特鄯善砧木句句梨豆梨。  相似文献   

20.
抗逆锻炼与植物的抗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在逆境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适度逆境胁迫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依据植物在逆境下的生理基础,把抗逆锻炼应用到生产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提出了在植物抗逆锻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