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种农业技术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阐述在大田中常见的耕翻、镇压、灌溉、栽培方式等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2.
小气候是在局部地区内,因下垫面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的,一般指近地气层,土壤表层和植物层内的气候。我国西北和华北小麦产区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因干热风的危害会减产5%~20%,春季的沙尘暴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4.
一、美国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1.作物轮作轮作可有效地改善土壤养分与水分的消耗;控制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改善农田性状与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作用明显,同时提高了产量,保护了环境。2.生物覆盖覆盖技术近些年在美国发展较快,除应用塑料薄膜和秸秆覆盖外,重点发展活生物覆盖,利用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覆盖农田,一方面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提  相似文献   

5.
<正>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一、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效益防护林体系的防风、防沙、改善生物气候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能,主要决定于防护林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空  相似文献   

6.
明确农村农田不同利用方式(露地菜田、大棚菜田、粮田)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污染特征。采用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对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4个试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评价。天津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Pb和As含量均明显高于河北、山东和北京3个试区,4个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均有较粮田高的趋势。总体上天津和河北两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土壤处于重金属轻污染状况,北京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天津和河北两个试区粮田土壤处于重金属污染警戒级,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居重金属安全级。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试区两种利用方式农田和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均处于Cd轻污染状况,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Cd居污染警戒级,而4个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均未受到Cu、Zn、Pb、Cr、As和Hg的污染。天津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区,可能主要与天津试区曾有污水灌溉历史有关;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肥料用量远高于粮田;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有所不同,两者  相似文献   

7.
黄梅丽  庞庭颐  周绍毅  苏志  李社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07-3609,3618
根据1961~2000年有关气象站的气候资料和GIS数据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以此推算出德保县各乡村的热量、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值,分析了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特点;把德保县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区:温暖气候小区、温和气候小区和温凉气候小区;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喜凉蔬菜和花卉产业,建立名特优林业商品生产基地,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等合理开发与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及其农田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及其在农田中的利用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为渭南市农业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冬春覆盖作物对农田土壤风蚀扬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北京主要越冬作物对农田土壤风蚀及扬尘排放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春季玉米根留茬地、金银花地、越冬油菜地的近地表风速、风蚀量及颗粒物排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冬春季地表绿色覆盖能够显著降低农田近地表风速(P<0.05),金银花地的平均风速比玉米根留茬地低15.86%;(2)油菜地的月平均输沙量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覆膜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农田里残留的各种地膜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研究农田残膜的回收和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了解宁夏地区农田残膜回收和再利用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宁夏农田残膜回收和再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以质量标准规范生产;积极进行研发和选型工作,确定适宜机型;强化财政补贴政策;制定规划、纳入考核项目等农田残膜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并探索确定适宜宁夏应用的残膜机械化回收与加工再利用配套机具技术和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微灌常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因而又称为局部灌溉。微灌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水技术,具有省水、节能、增产、节省劳动力和能适应复杂地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探究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田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农田担任责任也越来越大。为此,发挥土壤肥料在农田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当前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除了为我国国民提供必要的粮食以外,还以出口贸易的形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着支持,随着农业研究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化肥也应运而生,但是化肥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破坏,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如果我国各省市地区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会对我国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要针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达到科学施肥的目标。本文主要站在农业科技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目前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在农田杂草的防除越来越依赖化学除草,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环境(土壤、水源等)被污染、生态被破坏、杂草产生抗药性等问题。采用农业措施防除杂草具有环保、廉价、高效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水分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各发育期内,水分对作物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华北地区除雨季外,作物的降水保证率是很低的。土壤水分经常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因而在一些地区水分便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水分资源不足,对水分平衡及土壤干旱进行计算和予报,以便采取措施,合理用水防止干旱,在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水分平衡方程式,探讨其各主要分量及土壤干旱的计算和予报方法。为了在广大气象台站能够实际应用,所需资料都取自气象台站实际观测或气象予报。本方法存北京地  相似文献   

16.
在农田生产过程中,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杂草的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地膜覆盖技术在平昌县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在抗旱、保墒、保肥、防低温冻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平昌县农业生产实现抓早争主动,避灾抗旱保丰收的重要手段。然而,残留地膜给农田带来的污染和不科学的地膜处理方法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农田残膜科学化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务之急。一、地膜覆盖基本情况作为全省农业生产大县,我县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33.6万亩左右,地膜总用量为1 785t,覆盖地膜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红薯(苕床)、水稻(秧  相似文献   

18.
水不只它本身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土里的其他各种养分也都以水为媒介被植物所吸收利用,农作物每生产一公斤的产物就需要300到400公斤的水分。因此在干旱地带或半干旱地带,水的供给就是影响庄稼产量最重要条件之一。大陆上的水主要来自海洋,因为海洋和大陆吸热散热的情况不同,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大陆吸热快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排水技术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依赖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耕地进行改造,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重灌轻排的思想。然而本质上盐分并未脱离土壤,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风险,农田排水技术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长期应用农田排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对解放以来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发展及概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农田排水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通过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措施与建议,为今后新疆滴灌盐渍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粮食数量、品质要求的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渐成为农业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浙江省缙云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缙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缙云县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