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海河(包括滦河)流域山区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9.5%。全流域共分8个河系,呈扇形分布,各河系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都很严重。据建国初期统计,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3%,各河系多年平均输沙量之和为1.75亿吨,其严重程度仅次于黄河流域。新中国成立40年来,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事业,在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87年底止,全流域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省东海县高山河小流域位于该县西部马陵山区,属沐河流域低山丘陵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7400亩(坡耕地占93.2%),疏林地10100亩,自然沟壑及水冲沙压地8200亩。全流域有支沟15条、毛沟42条、岗岭15座。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绝对最低气温-18.3℃,无霜期225天,年均日照时数2401.3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909.6毫米,冬春干旱少雨,降水量为全年的16.2%,夏末至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3%。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5%。平均年侵蚀模数4874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在面蚀同时伴有沟蚀,也有滑坡重力侵蚀。据调查全流域年流失泥沙总量  相似文献   

3.
<正> 野牛小流域位于河南省西峡县米坪乡,是老灌河的一条支沟。流域属伏牛石质山区,山高坡陡,沟道狭窄,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400~1540米,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年均温14℃,全年无霜期220天,日照时数1900小时。该流域25°以上山坡地面积1844公顷,占总面积的75.1%,林草覆盖率为80.67%,沟壑密度0.86公里/平方公里,侵蚀形式以面蚀为主,兼为沟蚀,年均每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1000吨,属轻度流失区。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通报》1999,19(1):封2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现代土壤侵蚀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全球坡耕地年流失肥沃表土达2.5× 1010t。我国丘陵山区坡耕地面积可占耕地总面积的50%~90% ,其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50%~80% 。  相似文献   

5.
<正> 梅溪是南安县洪梅镇境内的一条小流域,属晋江二级支流。该流域土地总面积49.6km~2,其中山地2980hm~2,可耕地819hm~2,人均耕地0.02hm~2。过去,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1984年水土流失普查,全镇水土流失面积达275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7%,其中强度流失面积735.5hm~2,占26.7%;中度流失面积390hm~2,占14.1%;轻度流失面积1633hm~2。1984年以前,该流域有崩岗9处,侵蚀沟72条;山地植被多为稀疏马尾松林,郁闭度仅为0.2~0.5。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灾害严重,水利设施淤积报废。  相似文献   

6.
固氮植物篱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土壤侵蚀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坡耕地的实验表明,沿坡耕地等高线种植高密度高固氮植物篱并合理经营,可有效防治土壤侵蚀。1997年植物篱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到对照的14.5%~23.9%,1998年侵蚀量权为对照的1%~3%。坡耕地土壤侵蚀集中发生在雨季中期。土壤侵蚀过程也是土壤养分加速流失的过程,分析表明流失土壤中全氮和有机质在侵蚀土壤中含量分别是表土平均含量的2.3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岩溶区小流域土壤流失状况,以桂林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土地利用为基础,采用多元数据集成的方法,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相结合,估算岩溶区小流域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15.38 t/(km2.a),属于中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总量为17 007.74 t,强烈及以上土壤流失面积仅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0.05%,但土壤流失量却占流域土壤流失总量的79.75%。估算结果为岩溶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1989,(10):12-13
<正> 珠江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6省(区),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境内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大体分上游云贵高原、中游岩溶、下游低山丘陵三个区,山地丘陵多,平原小而分散。本流域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大部分地区植被较好,水土流失程度较轻,但在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仍相当严重。据1980年统计,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1880平方公里,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2%,主要分布在易风化流失的花岗岩、紫色砂页岩山地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和石灰岩区。流失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崩塌(崩岗或滑坡)和岩溶侵蚀等。  相似文献   

9.
定量评估区域坡耕地土壤侵蚀分布规律,是科学制定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开展坡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然而目前针对省域尺度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规律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在模型参数率定与计算精度验证基础上,定量评价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蚀面积为421.38万hm2,侵蚀总量为376.58×106 t/a,占全省侵蚀总量的63.02%,坡耕地是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平均侵蚀模数为7 986.31 t/(km2.a),总体处于强烈侵蚀等级,剧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强烈侵蚀是坡耕地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不同分区坡耕地侵蚀模数和侵蚀量差异显著,滇西南区侵蚀强度最大,滇东南区侵蚀强度最小。2)随着坡度增加,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较快增加趋势,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3个坡度级坡耕地。3)坡耕地流失土层厚度集中分布在0~12 mm/a之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耕层更新周期集中分布在20~200 a之间,均值为175.6 a,耕层更新周期-面积分布曲线呈先快速递增,并在某一峰值之后出现快速递减趋势。4)坡耕地养分流失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流失模数分别为223.60、23.94、1.59、0.15 t/(km2·a),坡耕地养分流失是区域养分流失量的主要来源。研究可为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坡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坡耕地专项调查,查清了河南省坡耕地总面积、坡度组成情况、分布情况及治理现状。河南省5°—15°坡耕地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0.7%,50 hm2以上集中连片面积占36.47%,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坡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3.8%,但粮食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11%;河南省15°以下的坡耕地面积较大,是将来坡耕地综合治理和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重点区域。结合坡耕地现状调查,提出了分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主要旱地耕作土壤冻融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候环境方面讨论了东北地区主要旱地耕作土壤的冻融环境,通过分析年平均气温、1月气温、小于0℃日数、气温年较差、暖季升温表明,以上因素对黑土的冻融作用影响比较大,对黑钙土和白浆土的冻融作用影响次之,对棕壤土和褐土的冻融作用影响最小;年平均降水和秋季后期降水对棕壤土的冻融作用影响比较大,对黑土和白浆土的冻融作用影响次之,对黑钙土和褐土的冻融作用影响相对较小;草甸土分布极为广泛,各项指标都随纬度变化而不同,草甸土遭受的冻融作用也随纬度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为解决南方红壤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南方红壤坡地常见的顺坡间作、横坡间作、果园清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5 a时间水土保持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各试验小区减流率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小区(75.33%)>顺坡间作小区(59.56%)>果园清耕小区(21.73%),减沙效应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80.57%)>顺坡间作(65.11%)>果园清耕(38.08%),且4-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径流量的85%以上,流失泥沙量占全年流失泥沙量的90%以上。因此,套种作物增加果园覆盖是防治果园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且横坡间作优于顺坡间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长期玉米连作条件下,0—100 cm土层黑土和淡黑钙土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差异,分析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和西部淡黑钙土区,各选取玉米连作种植年限超过15年的代表性地块18个,在每个地块采集深度为0—10、10—20、20—30、30—50、50—70和70—100 cm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按照高、中、低3个产量水平将土壤样品划分为3组,综合比较黑土和淡黑钙土不同产量水平0—10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  【结果】  中部黑土0—100 cm土壤肥力指标均高于西部淡黑钙土,其0—1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素储量分别为12.3、4.8、175.1 t/hm2,分别比西部淡黑钙土高2.4%、13.3%、43.5%。黑土和淡黑钙土20—10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以高产田最高;高产田与中产田耕层 (0—20 cm) 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明显高于下层 (20—100 cm)。中部黑土20—30 cm存在一个较明显的保水保肥层,3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理化性状与产量多呈显著相关,0—100 cm土层土壤pH为5.15~7.07,高产田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更理想,0—100 cm各土层广义土壤结构指数 (GSSI) 的高低表现为高产田 > 中产田 > 低产田,高产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两个产量水平,高产田与中产田0—100 cm各土层土壤全磷含量较为接近,二者耕层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田。西部淡黑钙土无明显的保水保肥层,20—30 cm土层的理化指标与产量密切相关,0—100 cm土层土壤pH为6.61~8.31,高产田7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仅占0—100 cm土体总量的5.2%,而中、低产田该比例分别为22.3%和22.7%,硝态氮下移趋势明显。黑土与淡黑钙土区0—20 cm土壤均呈现酸化趋势,尤其是黑土区低产田表层土壤酸化现象明显。  【结论】  中部黑土区30—50 cm土层土壤理化指标对产量影响较大,高产田20 cm以下土层养分持续供应能力是其实现稳定高产的重要保证。西部淡黑钙土区20—30 cm土层理化指标对产量影响较大,土壤结构是影响产量的核心指标,持续土壤培肥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地柑橘园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研究红壤坡地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该研究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通过对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柑橘园小区长期定位观测,分析了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4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径流、泥沙、养分流失情况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流效益依次为,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植物措施植物措施;减沙效益依次为,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植物措施。植物措施减流效益最佳,为71.43%;工程+植物措施减沙效益表现最优,为95.88%。减氮效益为工程措施工程+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植物措施。减磷效益趋势与减沙效益一致。植物措施减氮效益最佳,为19.84%;工程+植物措施减磷效益最佳为68.94%。2)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理化指标,田间持水量依次为:工程措施工程+植物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其中耕作措施田间持水量提高幅度最大,为14.60%;植物措施其次,提高7.19%。土壤含水率依次为,耕作措施工程+植物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其中植物措施土壤含水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8.94%。土壤≥0.5mm水稳性团聚体(WSA,water-stable aggregates)质量分数值依次为,工程措施工程+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植物措施。其中植物措施WSA值提高幅度最大,为4.42%。土壤养分综合趋势与WSA值一致。土壤养分以植物措施中的百喜草全园覆盖提高最大,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增加34.53%,78.26%,12.24%。由此可知,植物措施稳定后,在减流减沙、减少养分流失及土壤改良等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方面表现最优。该研究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果园开发选择适合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以及提高果园土壤质量、解决水土流失与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效钾的吸附特征与钾肥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生物诊断方法及田间验证,系统研究了3种土壤钾的丰缺状况及钾的有效性和利用率。结果表明,3种土壤有效钾含量和对钾吸附能力为黑土>淡黑钙土>风砂土。由于土壤有效钾含量和吸附反应不同,钾生物有效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施钾风砂土增产49.4%,淡黑钙上增产273%,黑土增产13.1%。田间试验亦有相同趋势,在风砂土、淡黑钙土和黑土试验地上施用钾肥分别使玉米增产39.1%、24.5%和14.9%。最大产量钾肥施用量,黑土和谈黑钙土为100kg/hm2,其利用率为33.1%和38.9%,风砂土为50kg/hm2,其利用率为61.0%。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植物篱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北黑土区植物篱种植模式的土壤渗透性进行研究,为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开展研究。[结果]植物篱模式能够减小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的入渗能力,进而减少水土流失;篱带部位的入渗能力大大高于篱间部位,不同品种植物篱渗透性能排序为:黑豆果短梗刺五加桑树,植物篱土壤入渗受地面坡度影响,小坡度的土壤入渗率高于大坡度。[结论]植物篱作为一种水土保持新措施,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应在黑土区开展广泛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水土流失区坡面造林整地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东北黑土区的地域界定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一概念的悬疑又直接影响到《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地理界定和措施选取,从土壤、地貌和经济结构三个角度论述了广义东北黑土区的地域范围,并结合该区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对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黑土区位于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南部,总面积约1.23×10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3×104km2,占辽宁省黑土区总面积的26.9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床抬高,水库淤积;环境污染严重;灾害频繁,损失加重。依据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流域内建立人工径流试验小区和自然坡面径流试验小区,观测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现象、土壤侵蚀量和小流域出口治沟骨干工程的淤积量,并对小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分类。在特别界定小流域"坡面侵蚀"、"沟道侵蚀"和沟道"重力侵蚀"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起坡面侵蚀模数和沟道侵蚀模数的预报模型。该侵蚀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年降雨量为430mm左右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相似文献   

20.
新疆典型草原土壤腐殖酸组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典型草原黑钙土、栗钙土和棕漠土为对象,研究了3种土壤不同土层腐殖质矿物复合体组分及其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种典型草原土壤腐殖质总碳量的顺序为黑钙土(35、46g/kg)、栗钙土(31.30g/kg)和棕漠土(0.68g/kg);23种草原土壤都是以胡敏素(HM)含量最高,黑钙土、栗钙土和棕漠土的含量分别为68.17%、65.47%和42.81%;3按照腐殖酸类型分析,黑钙土和栗钙土是以胡敏酸(HA)为主的富啡酸(FA)-胡敏酸(HA)型,CH/CF>1;而棕漠土则相反,是胡敏酸-富啡酸型,CH/CF<1;4黑钙土、栗钙土和棕漠土腐殖质组分中游离R2O3结合的胡敏酸分别为6.85%、5.65%和1.65%,而富啡酸分别为0.53%、0.84%和4.91%;5在3种草原土壤中,游离腐殖酸从0~20cm到40~60cm的垂直变化规律分别为:黑钙土中游离胡敏酸和富啡酸分别从5.74和2.33g/kg降到2.70和0.89g/kg;栗钙土中游离胡敏酸和富啡酸分别从1.88和1.03g/kg降到0.59和0.75g/kg;棕漠土中游离胡敏酸和富啡酸分别由2.10和2.90g/kg降到1.92和0.67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