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北省西瓜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是我国第六大西瓜生产省份。西瓜是湖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湖北省西瓜生产也存在栽培方式单一、上市期集中等问题,大量西瓜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上市,形成比较突出的“卖瓜难”,影响了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本刊特邀请西瓜专家、湖北省西瓜甜瓜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戴照义副研究员,就湖北西瓜栽培的适宜品种、西瓜栽培的买用技术以及如何增加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系列专题讲座。生态条件与湖北相近的地区也可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北省西瓜甜瓜产业中存在的品种类型单一、上市期集中、产业化和设施栽培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强化种子种苗产业化生产、发展多种栽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秋冬茬西瓜栽培,可以成功解决西瓜上市时间集中问题,有效地提高农民种植西瓜的经济效益。从品种选择、适期播种、水肥管理、温度管理、整枝压蔓、保瓜和保熟、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总结介绍了邯郸市秋冬茬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西瓜是太康县重要瓜果之一,栽培历史久。传统的西瓜生产多是露地栽培,因而西瓜成熟期晚,上市集中,难以长期供应,经济效益极低。近几年,早上市的西瓜效益明显高于晚上市的西瓜。我们通过试验,已总结出保护地早熟西瓜的栽  相似文献   

5.
礼品型西瓜因其个小、皮薄、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而适合现代小家庭消费,颇受市民青睐。由于礼品西瓜经济效益较高,也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针对我区耕地面积少、西瓜轮作困难、上市集中的缺点,我们摸索出一套利用前茬西瓜设施复种的栽培措施。连茬栽培降低了成本,两茬西瓜上市都逢市场西瓜销售淡季,市场行情较好,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乌鲁木齐市北郊塑料大棚果菜生产存在种植模式单一、栽培种类雷同,导致产品上市期集中、互相压级压价,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等问题,为优化茬口种植模式,结合生产实际,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乌鲁木齐市北郊塑料大棚小果型西瓜早熟栽培技术,旨在围绕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提供规范化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桐庐县地处浙西半山区,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万亩左右,是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西瓜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前几年我县西瓜品种复杂,主打品种不突出,并且大都以传统的露天粗放栽培为主,受气候条件抑制,上市时间集中,其产量、产值、商品性起伏较大,经济效益不稳定。为了改善我县西瓜生产的不利因素,提高瓜农经济效益,从而整体提高我县西瓜生产知名度。近年来借鉴外地生产经验,县农技部门于2005年引进新疆生产的“天山”牌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并采用大棚全程覆膜栽培新技术,1月…  相似文献   

8.
西瓜在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多集中在夏季上市。搞好西瓜的贮藏保鲜,延长供应期,对提高瓜农的经济效益、丰富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西瓜原产非洲,性喜炎热、干燥和充足阳光,极不耐寒;瓜体大,皮厚,一般认为较耐贮藏,实则不然,需从品种、栽培、贮运措施等多方面着手,精心管理,才能获得好的贮藏效果。 1.选择耐贮品种不同品种的西瓜贮藏性差别很大,这主要与品种的抗病害能力,对冷害的敏感性和本身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
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西瓜因其上市早、价格高、收益好而发展迅速。采用塑料大棚栽培西瓜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 3 0~ 40天 ,比双膜覆盖栽培提早上市 10~ 15天 ,经济效益成倍提高。1 培育壮苗1.1 选择适宜品种西瓜大棚栽培属精细集约栽培 ,技术性强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低温条件下坐果性好 ,耐湿、抗病、优质的品种。一般选用中早熟品种 ,如郑杂 5号、亲欣 1号、开杂 14号、金钟冠龙等 ,一些中晚熟品种如开杂 12号也可用作大棚早熟栽培。1.2 确定育苗时间大棚西瓜一般在元月中旬开始育苗 ,选用 8~ 10cm口径的营养钵育苗。苗龄 30~ 4 0天 ,…  相似文献   

10.
中棚西瓜栽培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 000元。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又弥补了冷棚西瓜建造上投资大、拆建费工、产量偏低等缺点。目前,高村乡15 000亩西瓜中棚  相似文献   

11.
中棚西瓜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前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000元。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同地区、熟期相同的西瓜品种成熟、上市期比较集中,湖北省每年西瓜产品的80%以上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销售,使市场供应突出地表现为淡-旺-淡的特点。因为淡旺季突出,所以市场上西瓜的季节差价很大,早上市或晚上市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正> 西瓜早熟栽培,是添补淡季市场,延长供应周期,满足人民需要,提高瓜农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8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采用地膜覆盖等早熟栽培措施,已把传统的播期,提前了10—15天。特别是采用小拱棚等保护栽培措施,播期提前了20天左右,西瓜上市时间比过去提前了半个月。早播是早熟栽培的重要一环,使西瓜生育期提前,避免了生长后期多雨、高温、高湿造成病害及狂长而对西瓜生产的威胁,适应了我省西瓜安全生产的季节。但早播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早春茬大棚西瓜种植面积扩大较快,使农民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生产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瓜农的经济效益。一、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植品种单一,西瓜价格悬殊。生产中主栽品种为京欣1、2号,特色品种少。2001年5月下旬,黑美人西瓜15元/个(约1kg),蜜黄1号西瓜5元/kg,而京欣1号西瓜仅3元/kg。2.保温措施少,前期温度低。2001年4月底5月初,早春大棚西瓜开始上市,而早春露地地膜覆盖西瓜5月下旬上市,上市时间集中,从而影响了大棚西瓜的经济利益。3.结瓜率低,座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反季节保护地西瓜上市时间错开了大路西瓜集中上市期,经济效益好,越来越受到瓜农重视,种植面积也逐年稳步增加,但冬暖大棚西瓜生产中座果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棚西瓜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西瓜嫁接育苗栽培的优点、砧木品种的选择、嫁接的方法和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嫁接育苗技术在西瓜生产中进行示范推广,实施合理的种子、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相结合,采用统一育苗、提高秧苗质量、降低成本、解决生产中西瓜不能连作的问题。通过嫁接育苗后,西瓜长势强,提高了抗病性,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少施用农药、化肥,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西瓜的品质和安全性,并可提早采收上市,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已初步达到模式化、规范化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三膜一苫早熟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是河南省重要瓜果之一,栽培历史久。传统的西瓜生产多是露地栽培,因而西瓜成熟期晚,上市集中,难以长期供应。近几年,早上市的西瓜效益明显高于晚上市的西瓜。我们通过试验,已总结出保护地早熟西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已初步达到模式化、规范化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