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寄主范围与反应、粒体形态和血清学反应,香石竹病毒分离物“CV-1”被鉴定为香石竹斑驳病毒CaMV。该病毒在香石竹病毒病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我国香石竹栽培发展很快,年产鲜切花达10亿枝以上,但是由于病毒病的影响,香石竹的产量、质量不断下降,引起不同程度的植株矮化,畸形、花叶、坏死、花朵变小、开裂、花碎色等症状。危害香石竹的病毒病种类有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香石竹潜隐病毒(Carnation Latent virus CLV)、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乡地区鲜切花生产基地的26个香石竹品种进行了病害调查与初步病原鉴定,共发现16种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6种,细菌性病害4种,病毒病有4种,生理性病害1种。这些病害以叶部病害黑斑病、锈病的发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康乃馨进行脱除斑驳病毒培育无毒苗的技术研究。试验表明:用0.3mm茎尖接种,在MS+BA0.7mg/L+NAA0.1~0.2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0%;在MS+BA0.8mg/L+NAA0.2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率为74.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有芽5.9个。在MS+BA2.0mg/L+NAA0.3mg/L和MS+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倍数6.5~7.4;在1/2MS+NAA0.01mg/L+IBA0.05mg/L上诱导生根率为90.0%;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光照强度及培养基中加入20万单位青霉素可减轻玻璃苗现象。经汁液传染试验检测,组培苗脱毒率为65.0%。  相似文献   

5.
6.
董志辉 《绿色科技》2012,(8):268-271
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采于福建省漳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稀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样品的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病毒分离物FJ12。对FJ12DNA-A(FJ12A)全长2.7kb,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即编码6个ORFs,其中病毒链编码AVl(CP)和AV2共2个ORFs,互补链编码AC1-AC4共4个ORFs。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FJ12A与中国广东报道的稀莶黄脉病毒(Siegesbeckia yellow vein virus,SbYVV)同源性达95.7%,因此,FJ12应为SbYVV的一个新分离物。利用DNAβ的特异引物beta01/02从样品中扩增得到卫星DNAβ分子(FJ12β),FJ12β全长l331nts,编码一个功能ORF(C1)。FJ12β与SbYVV DNAβ的同源性最高,为70.2%,因此,FJ12DNAβ是双生病毒卫星分子的一个新种,建议命名为福建稀莶黄脉病毒伴随卫星。FJ12样品中存在DNA-A和DNAβ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6,(5):10-11
广东检验检疫局近日对从荷兰入境的百合种球进行病毒检测时,从中截获百合斑驳病毒(Tulipbreakingvirus)和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virus),这是近年来该局辖区口岸首次截获植物病毒病害,该局也成为检验检疫系统少数检出植物病毒病害的口岸局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RNA(Ps CPV RNA)用热酚法从提纯的病毒多角体中提取。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最高和最低吸收值分别在260 nm和230 nm处,经测定其T_m值为805℃.在3%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经电泳CPV RNA可分离得到10条基因片段,各片段大小为0.34×10~6~2.57×10~6,总分子量为14.88×10~6.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解剖青杨天牛虫瘿,找出虫体发黑却不僵硬的死虫,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病毒初提物。采用重复感染试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对病毒进行了鉴定。认为在山西省北部自然存在着一种能够感染并致死青杨天牛幼虫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花梨木材的收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花梨木材在色泽、纹理、气味、密度、硬度等表观及其微观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独特的性质,这将为制定花梨标准化鉴定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发生率及发生面积,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分析了1989~2008年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发生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找出影响3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害生物发生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3月极端最高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平均气温与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1989~2008年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进行回代检验,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3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年发生率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百合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初步鉴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百合鳞茎为原料,采用乙醇抽提,一系列液-液萃取、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乙醚丙酮分步沉淀与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以电喷雾质谱(ESI-MS)为手段筛选出了两种甾体皂苷,并通过化学与光谱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3.
14.
杨树烂皮病菌颉颃菌株的初步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还有1株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颉颃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冯玉元 《森林防火》2020,(2):29-31+50
选择在同一地块、坡向、海拔和时间,采摘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云南杉木、圆柏、龙柏、麻栎、木荷、石楠、枫树、黄连木和云南香樟等12个树种新鲜树叶。通过对新鲜树叶称重和阴干树叶称重,计算得出12种树种含水量及含水率。结合历年林火发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树叶与林内温度湿度之间关系、树叶属性与林型火灾发生率之间关系以及树叶含水率与林火之间关系。分析表明:阔叶含水量比针叶含水量高,叶片形态具有较强遮挡阳光的作用,因而阔叶林内降温与增湿效果显著,林内温度越低,湿度越大,林火发生率则越低。与此相反,针叶林内降温与增湿作用不明显,林火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FUNLOVE病毒是计算机网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毒,难于防范和清除。本文就该病毒的防治与清除谈一谈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冯建祥  罗桂生 《森林工程》1997,13(3):48-49,28
本文探索索道勘测中测量误差所导致的承载索鉴定精度问题,并对各种鉴定方法应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病症状、组织病理、多角体提取、形态特征及致病力进行了初步研究。从采集到的感病虫尸提取多角体,多角体形态以三角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为主,经降解处理放出的病毒粒子呈杆状,为多粒包埋。病毒在杨毒蛾幼虫的脂肪体,中肠上衣等组织细胞核内增殖。经感染试验,证明该病毒对杨毒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以1.9×10 ̄3——1.9×10 ̄8PlB/ml六种浓度病毒悬液处理杨毒蛾3~4龄初幼虫,两年平均死亡率达65.5%~97.05%。  相似文献   

19.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害虫。1989年我们在四川省金堂县采集到一批自然病死虫,经分离、鉴定、室内毒力生物测定和林间初步应用表明:该病毒是1株新分离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rius,简称PoNPV),该病毒对蜀柏毒蛾有较强的毒力,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感病幼虫的症状 幼虫吞食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取食活动明显减弱,行动迟缓;一定时间后,幼虫死亡。幼虫刚死时,呈“倒悬”或倒“V”字型挂于柏桠上;腹部体色呈灰褐色,体壁易破,流出褐色脓液,无臭味。  相似文献   

20.
在黔北撑绿竹主要栽培区赤水市的部分乡镇进行真菌病害调查、并采集症状典型的新鲜病株供室内鉴定,共分离出14种真菌病害.分别阐述了每种病害的症状与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