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桉树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www.cnki.net)的文献为数据源,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987—2016年共30 a的桉树专题相关文献进行阶段性(以10 a为界)统计,从文献数量、学科分布、研究层次、文献作者、发文机构、资助基金、文献来源和关键词等8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增长,桉树专题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87—1996、1997—2006及2007—2016年的文献数量分别为965、2115及4631篇,以第3阶段(2007—2016年)增幅最大.30 a间3个阶段桉树研究的学科领域均以林业学科最多,所占比例为70%左右,研究层次均以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为主.不同阶段文献作者的最高发文数量分别为11、30和75篇,发文机构均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地.3个阶段的文献主要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为主,文献来源主要出自期刊,整个30 a间,均以《桉树科技》所刊登的文章数量为最多,是其他期刊的2~6倍.关键词均以"桉树"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他主要关键词主要为品种与人工林.  相似文献   

2.
我国桉树研究文献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9—2008年20 a来发表桉树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发文期刊、发文机构、中文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较系统地揭示了桉树研究文献的动态变化及分布规律。统计结果发现:20 a来桉树文献数量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高峰,共发表文献570篇;以桉树研究文献前3位作者为统计发表20篇以上者24人;以第一作者做统计发表桉树研究文献10篇以上者20人;桉树文献主要发表在《桉树科技》、《广西林业科学》、《广东林业科技》等期刊;桉树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国国营林场开发总公司雷州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西林科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3.
桉树作为世界3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生长迅速,轮伐期短,在制浆造纸、人造板和家具生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了解桉树木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1—2020年与桉树木材有关的文献,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文献发表的年度数量变化、涉及学科和研究机构等,系统分析国际桉树木材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结果显示,2011—2020年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壁、赤桉、平衡、管理、生物炭、变异性、高温分解、热处理、密度、强度、含水率和木质素含量等方面;研究前沿主题包括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木质纤维材料、耐久性、化学变化/结构/性质、木材质量和热处理等。未来研究可能主要集中在木材的形成与质量、木材结构与材性、木材的高值利用和生物炭等方面。这为桉树产业及其桉树木材的研究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沼液灌溉量及不同灌溉浓度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沼液灌溉量为14.0~24.5 L时,桉树苗苗高、地径增长差异不显著,说明桉树苗对沼液灌溉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中沼液灌溉量为21.0 L时,桉树苗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处理。沼液灌溉量为24.5 L时,土壤中养分含量出现累积,桉树苗生长放缓。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沼液都能促进桉树苗生长,其中桉树苗苗高、地径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极显著增加,尤以80%沼液浓度更能促进桉树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桉树文献数量、类型、来源、期刊类别、作者、内容等,以此展示桉树文献的分布规律,以及按树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桉树林及各种因素(年龄、叶面积、砍伐、造林、火烧等)对蒸发散、流域产水量以及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的影响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桉树人工林水文过程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综合来看,不同区域的桉树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量差异较大,桉树人工林的蒸腾量多介于0.5~6.0 mm·d~(-1),叶面积指数、林分密度、土壤水分与灌溉、林分年龄及植被变化等均会影响桉树人工林的蒸发散量;砍伐(皆伐、间伐等)桉树人工林会导致流域产水量增加,营造桉树人工林会导致流域产水量减少,但当林分生长到一定年龄后,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蒸腾耗水量下降,流域径流量增加,火烧也会导致桉树林流域产水量增加;干旱地区桉树人工林可能会消耗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影响还未有明显证据.目前中国桉树人工林的水文效应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急待加强主要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维都林场不同地点和年份5a龄桉树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5a龄桉树胸径、树高差异不显著,但蓄积、出材量及出材率差异显著;不同年份5a龄桉树胸径、树高、蓄积、出材量及出材率均达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显著增大,林木出材率显著增加;5a龄桉树径阶株数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多数集中在11~14径阶。  相似文献   

8.
我国桉树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引种桉树将近12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她与其它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成长和壮大,因而在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桉树研究的发展历史,从研究队伍和机构、桉树科研产出、桉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桉树科研的进展及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我国桉树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这对我国桉树科研与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8年7月~2011年12月通过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广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侵蚀量增加了18.86% ~146.15%,桉树人工林地土壤侵蚀量造林后呈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与荒地相比,桉树人工林养分流失量有所增加(5.75%~ 147.12%),但随着桉树的生长明显降低(97.89% ~99.98%),桉树人工林地各养分流失量的大小排列顺序为K>N>Zn>P>Cu>B.  相似文献   

10.
施东强 《绿色科技》2019,(9):226-227
指出了由于桉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以及经济价值高等多种优点,全球的桉树种植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桉树种植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土壤问题也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桉树种植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此,对当前部分桉树地土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桉树地土壤改良的基本原则和办法,以优化桉树种植方式,增强桉树的生长能力,促进桉树种植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桉树作为速生树种,是国内木材的主要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前期无节制的大面积种植,且种植技术不规范,导致桉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破坏生态稳定性,不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许多研究者对桉树人工林进行改造,以改善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该文通过查阅近20年国内桉树人工林改造技术研究文献,分析桉树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生态后果,评述桉树人工林改造技术,提出今后桉树人工林改造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桉树人工林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对桉树的一些不同看法和争论.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与开发中心(下移研究开发中心)曾联合有关部门召集了包括林业、生态、水、地质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了专题研究,2004年12月初.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研究开发中心.在广西区林业局、林学会的协助下,在南宁召开“全国桉树学术交流会”.有12个省(区)的桉树科技工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共15余人参加,澳大利亚专家学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围绕桉树人工林造成生态失调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桉树人工林的制氧固碳、保持水土生态功能,并以樟木头林场桉树人工林为例,计算出桉树人工林每年的制氧、碳汇量生态效益,并对当今人们对桉树人工林的认识观点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竹柳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造林密度下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与保存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桉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及保存率在各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密度处理对竹柳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桉树的树高年平均增长量和地径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比竹柳高出3.456 m和2.355 cm,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造林3年后,桉树和竹柳的保存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广西已建立的桉树人工林主要集中在较温暖的南部沿海地区。广西北部较冷凉的地区也有相对较小面积的桉树人工林,而且一些桉树种在该区域表现出较好的生产力。这些较冷凉地区的大部分林地都适宜进行耐寒桉树种选择研究。通过分析冷凉地区桉树人工林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最适宜的耐寒桉为邓恩桉及柳桉的一些优良种源;在冷凉地区中较温暖的区域,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一些优良种源也是不错的选择。考虑一些树种的特性时,种植者和投资商除了注重其材积量外,更要关注它们的木材质量和纤维量。研究表明,与广西南部较炎热地区的多数桉树人工林里的桉树相比,邓恩桉(E·dunnii)具有更高的平均木材密度和纸浆量。因此,对于纸浆厂来说,邓恩桉木材将带给他们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永安林业集团国有林场9年和6年生桉树人工林标准地上分径阶所选取的解析木为对象,收集大量资源数据,拟合了桉树人工林的生长胸径和树高及得出的林分各材种出材率,确定林分各材种出材量,通过分析材种生长规律,建立了林分材种出材率表格,编制了桉树人工林货币收获表,在此基础上,探讨货币收获表在确定桉树人工林经济成熟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蔗糖-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SMF)制备桉树定向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对桉树OSB的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24 h吸水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桉树OSB物理力学性能的主次顺序为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其优化方案为:热压温度155℃,热压时间14 min,施胶量14%,该方案制备的桉树OSB超过OSB/4标准。  相似文献   

18.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对桉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探讨脱硫副产物及以其为原料制作的土壤调理剂对提高桉树生长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适量施用脱硫副产物可有效提高桉树生长量,将其制作成土壤调理剂施用,可进一步提高产量。(2)供试物量过高或过低会导致肥效下降而引起桉树生长量下降。(3)适量施用供试物可有效防治因桉树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导致的缺素垂梢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可持续经营理论、生态系统经营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目标管理理论等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相关分析法构建桉树人工林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湛江市桉树人工林为例,提出桉树人工林经济、社会效益水平等级划分标准,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湛江市桉树人工林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湛江桉树人工林各项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湛江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桉树发展的社会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对林学家、生态学家和其它学科专家、新闻媒体、林业部门、地方政府官员、企业、林农等7个不同社会群体对桉树造林的看法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纯技术理性解决不了当前桉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桉树良性发展要抓住公平公正、技术创新和价值理性等3个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