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更是维持农村秩序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抓手。乡村治理人才是关键,要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内部协调和外部衔接功能,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研究结合河北省L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基于案例分析法和嵌入性理论,从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社会治理嵌入四个维度,分析了L县新乡贤嵌入乡村振兴的方式和途径,发现新乡贤群体可以有效嵌入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层面,通过贯彻政府政策参与的行政导向、完善城乡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促进乡贤文化的情感培育、发挥乡贤个人典型带动四个层面论述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和作用,旨在为促进农村善治和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2.
新乡贤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以山东省为例,围绕新乡贤的主体及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展开论述,梳理新乡贤文化建设在乡村经济发展、文明乡风传承、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新乡贤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人,"新乡贤"是乡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突破口。以江苏省150余个"新乡贤"案例和政策条款为基础,梳理总结现有的"新乡贤"选人机制、用人方式以及激励措施,分析在人才来源、用人管理以及持续激励中的困境,建议统筹政府、社会组织、乡民等多方力量,多渠道广泛发掘乡贤资源,开发适用性强的乡村人才服务模式,建立起多维度、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新乡贤"的治理、助推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新乡贤"离散化现象"是从向心关系变成离心关系的一个中间动态发展阶段,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严重影响和谐乡村建设,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如何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作用成了研究热点。文章重点剖析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双重脱嵌"遇到的"离散现象",并力图打通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立体化通道,提高"自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实现农村基层有效治理,发挥乡贤文化的传播力,和谐党群关系,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振兴农村经济需要人才的支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乡贤资源成为乡村发展重要的促进力量,探究新乡贤对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能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新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罗锡英 《南方农机》2023,(5):99-102
乡村善治是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理想追求,现行设计的乡村现代化善治路径是在村民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建立的。构建乡村公共生活,培育村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是诸多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基础。鉴于此,课题组通过对陆川客家乡村公共生活的观察与研究,发现陆川客家乡村公共生活发展不充分、村民缺乏公共精神、公共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以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建构乡村公共生活,因势利导将陆川客家宗祠文化的内聚性发展成公共意识,将客家精神的外向性发展成公共参与精神,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陆川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金明 《农业工程》2013,3(1):63-67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价值理念的选择,应当坚持善治基本理念,追求统筹发展理念下的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和参与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城乡统筹进程中乡镇、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在农村土地上的权利和利益是动态性的,这些权利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乡村治理密切关联,应当符合乡村善治的要求。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中心参与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构建自主性的民主自治机制、信任性的经营合作机制和充分性的纠纷协调机制。乡村治理应当以善治理念统帅,与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创新相协同,以土地有效利用与权利保护为基点,构建多中心参与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在新兴科技的介入下,可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效率,推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的含义、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的重要性和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战略主题,围绕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的总体效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乡村生态环...  相似文献   

9.
黄圣岚  潘冬南 《南方农机》2023,(12):122-124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均有推动作用,并促使乡村朝着现代化治理方向发展。课题组选取东兴竹山村作为案例地,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治理存在基础设施与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村民自治主体缺失、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自治能力薄弱、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基于此,从治理主体、过程和特征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与乡村治理协调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乡村生产、生活公共基础设施、乡村生活、生态环境治理等标准体系,推进生态农业转型发展,才能推动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宇琦 《南方农机》2023,(3):121-12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有着多重角色要求,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人才支撑者,乡村教师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发力;作为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者,乡村教师多方面跟进农民继续教育;作为“乡村”教师,教学活动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情怀。乡村教师自带人才培养功能、乡土文化传承功能、社会治理参与功能,这些功能必将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基于此,笔者使用问卷调查法,明确了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乡村教师队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紧密相连,是后小康社会乡村振兴重要的公共服务人才,外部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要双管齐下,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可发挥乡村教师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扶智”“扶志”“扶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未来乡村建设蓄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苗宁平 《南方农机》2023,(16):95-98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落实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次研究分析了数字时代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求理论,以价值为依托,阐述了数字时代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限制因素,提出了数字时代助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措施。结果表明,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需要将乡村治理需求理论、人才基础、治理观念改革、信息建设以及法治建设进行统筹发展,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封丘县盛水源村,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村。定点帮扶以来,新乡供电公司坚定政治站位,努力彰显央企责任与担当,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一份浓厚的电力元素色彩。2023年1月,盛水源村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  相似文献   

1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必须把乡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然而,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村民认知不足、主动性不够、人员流失严重等困境。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作为乡村建设重要力量的村民关注、融入、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一种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模式,对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安平 《南方农机》2023,(4):105-108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在乡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寻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治理路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理顺乡村权力配置关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乡村民主治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落实上述乡村治理路径,有利于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自信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支柱,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通过论述文化自信视域下历史名人家风家训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分析培育文明乡风的困境及其成因,通过融入地方名人家风家训文化、树立新乡贤等措施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馨茹 《南方农机》2022,(2):111-113
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新村运动通过政府倡导、农民自主参与、构建合理的治理模式等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研究发现,我国在文化背景等方面与韩国有很大相似性,通过分析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的措施与经验,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水污染治理技术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北方乡村水资源污染愈来愈严重,危及乡村饮用水源和农、牧、渔业生产的实际,根据华北乡村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乡村水污染治理的目标、适用技术和评价方法,并以一个乡村为实例,对其水污染治理进行了技术及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刚性治理"的开展,也需要"柔性治理"的保障.乡村社会"柔性治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和价值合理性,其对于克服乡村社会"刚性治理"的弊端、彰显乡村社...  相似文献   

19.
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稳产量、调结构、保耕地,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号更加鲜明,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亟须被推进。课题组从国内外乡村振兴现状与对比分析切入,阐述了生态振兴的意义,分析了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中存在的产业与生态发展不协调、农民参与生态治理较少、生态振兴的文化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并探究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如促进生态振兴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振兴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振兴与数字化结合发展、重视乡村文化意识传承工作,为有效改善苏南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指明方向。苏南地区应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文化意识或机制作用,共同努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维护和打造苏南地区乡村良好宜人的生态环境为本,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