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以为精准施肥及秸秆还田养分循环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的株高、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穗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稻谷中的总钾、S~(6+)和Fe~(2+)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总磷、Ca~(2+)和Mg~(2+)的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总氮含量则基本相同;常规施肥处理的秸秆中总氮、总钾、Mg~(2+)和S~(6+)含量均高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总磷、Ca~(2+)和Fe~(2+)含量基本相同。均衡营养肥处理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67.8%、60.0%和95.5%,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为32.3%、86.0%和100%。可见,水稻均衡营养肥能均衡的为杂交稻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滴施液体肥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滴灌施肥条件下研究液体肥料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施液体肥料处理甜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灌溉施肥处理;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施液体肥可明显提高甜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滴施液体肥处理甜玉米的穗重、穗长、穗粗、百粒重、行粒数、产量、糖度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5.1%、2.1%、8.5%、12.3%、6.8%、10.0%、11.7%。滴灌施用液体肥可明显促进甜玉米的生长,提高养分的累积量,从而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3.
3种含硫肥料对油菜干物质累积、氮硫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菜/小麦轮作体系中,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硫肥料对油菜生长、氮硫吸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含硫肥料可明显促进油菜生长,增加植株对氮和硫的吸收.增施含硫肥料的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油菜植株单株结荚数、角果长和每角果粒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施含硫肥料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增加658.3 ~1 335.3 kg·hm-2,增幅25.5%~51.6%.施硫处理产投比为3.3~16.1.  相似文献   

4.
机械侧深施肥对机插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甬籼15为材料,在纯氮用量为180 kg/hm^2情况下,设置4种施肥处理(FF,普通尿素撒施;DSF,普通尿素机械侧深施;DSFS,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机械侧深施;N0,不施用氮肥),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机插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氮素吸收量、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产量施氮的处理显著高于无氮处理;与FF处理相比,DSF和DSFS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5.2%和6.4%,穗粒数分别增加5.6%和11.0%,产量分别提高6.3%和11.6%;齐穗期和成熟期,DSF和DSFS处理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FF处理;DSF和DSFS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0.6%和48.0%,比FF处理分别高15.6%和23.0%;与FF处理相比,DSF和DSFS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3.3%和62.7%。可见,机械侧深施肥能够显著提高机插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滴灌条件下的甘蔗施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甘蔗减量施肥对甘蔗养分吸收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地指导甘蔗灌溉栽培和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对甘蔗不同生长阶段(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甘蔗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显著提高;滴灌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虽然显著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降低了生产用肥成本,但较高的滴灌设备投入导致纯收益低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滴灌区减量施肥(土层施肥)+滴灌施肥方式虽然同样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但由于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甘蔗产量,从而使该处理的纯收益显著高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啤酒大麦优化施肥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试验部分实施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得出如下施肥参数:苏北沿海垦区粘质潮盐土,中等偏高肥力田块上,啤酒大麦空白基础地力籽粒产量287.05 kg/667 m2,无氮基础地力籽粒产量304.42 kg/667 m2,无磷基础地力籽粒产量457.13 kg/667 m2;缺氮相对产量为53.71%,缺磷相对产量为80.65%;无氮百公斤籽粒需氮(N)量1.301 kg,完肥百公斤籽粒需氮(N)量2.715 kg,无磷百公斤籽粒需磷(P:05)量O.829 kg,完肥百公斤籽粒需磷(P2O5)量1.030 kg;肥料利用率影响因素较多,其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跟踪调查浅位缠泥土上种植小麦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2种方式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运筹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设2个试验区,分别为农户习惯施肥种植区和配方施肥示范区。农户习惯施肥种植区设置常规区、不施氮区、不施磷区、不施钾区4个处理;配方施肥示范区设置配方区、不施氮区、不施磷区、不施钾区4个处理。小区面积设置为30 m~2。结果表明,浅位缠泥土上种植小麦,常规施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31.69%、16.80%、32.00%;配方施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39.79%、25.75%、40.60%。因此,配方施肥方式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黄泥田是福建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水稻土类型。为探讨黄泥田土壤晚稻化肥利用率,指导晚稻科学合理施肥,设置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平衡施肥区4个处理进行田间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显示上杭县低山丘陵地区黄泥田晚稻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0.09%、13.98%、44.26%。对照《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资料,中国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发现除磷肥利用率较低外,氮钾肥利用率均高于报告数据。  相似文献   

9.
在油菜/小麦轮作体系中,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硫肥料对油菜生长、氮硫吸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含硫肥料可明显促进油菜生长,增加植株对氮和硫的吸收。增施含硫肥料的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油菜植株单株结荚数、角果长和每角果粒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施含硫肥料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增加658.3 kg&;#8226;hm-2-1335.3 kg&;#8226;hm-2,增幅25.5%-51.6%。施硫处理产投比为3.3-16.1。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养分专家系统和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下不同质地潮土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粘壤质和砂壤质潮土上,冬小麦施肥分别增产6.05%~21.92%和8.67%~31.49%;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分别增产4.91%和7.35%,增收10.30%和8.42%;ASI法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分别增产4.63%和4.98%,增收12.18%和5.77%。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6.26、5.31和6.71kg·kg-1,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6.06%、15.28%和43.41%。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促进了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应,肥料利用效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在潮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肥料无机有机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于2016-2017小麦生长季,在湖北省襄阳市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传统测土配方施肥(T1)、9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2)和8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3)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分蘖动态、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高于CK,千粒重较高。T2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T1和T3处理。施肥处理间群体密度、有效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有效分蘖数分别提高51.6%、55.9%和53.8%,分蘖成穗率分别降低11.4%、8.8%和14.7%。T3处理的化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以及N、P、K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T2处理,T1处理最低。T1处理的小麦产投比和净收益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和5 464.5元·hm-2。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T2处理是相对高产高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福清市中稻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和缺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和秸秆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缺素处理,提升了结实率、千粒重、晒干率、有效穗等产量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缺氮处理.福清市中稻氮肥肥料利用率为40.47%,磷肥利用率为19.51%,钾肥利用率为66.70%.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侧深精准施用基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中传统施肥方式肥料损失大,利用率低。侧深施肥与水稻栽插一次性完成,可减少作业程序和肥料损失,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设4个处理,以传统基肥抛施尿素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尿素用量侧深施肥方式,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有利于低位分蘖,侧深施肥处理1高峰苗降低4.5万株/667 m^2,成穗率提高7.4%,穗粒数增加11粒/穗,有利于争大穗,从而提高产量。说明侧深施用与常规施用等量基肥的情况下,后期减少1次分蘖肥的使用,最终穗数与常规施肥相当,但穗粒结构中的实粒数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是产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他产量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侧深施肥基肥量过大(22.5 kg/667 m^2)时,分蘖过多,高峰苗难控制,后期无效分蘖退化慢,生物产量过大,导致肥料和温光资源浪费,最终穗型减小,穗粒数减少,经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无生物炭无肥料(CK)、常规施肥(F1)、80%常规施肥(F2)、80%常规施肥+20%生物炭(F2B)、70%常规施肥(F3)以及70%常规施肥+30%生物炭(F3B)6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和肥料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处理(F2B、F3B)较单施肥处理(F2、F3)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及产量。F2B处理的玉米产量略高于F1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炭与化肥合理配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试验区最佳肥料-生物炭施用量效配比为80%常规肥+20%生物炭。  相似文献   

15.
啤酒大麦优化施肥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得出如下施肥参数:苏北沿海垦区壤性潮盐土,中等肥力田块,啤酒大麦单二空白基础地力籽粒产量180.6 kg/667 m2,无氮基础地力籽粒产量179.3 kg/667 m2,无磷基础地力籽粒产量358.7 kg/667 m2,无钾基础地力籽粒产量357.8 kg/667 m2;缺氮相对产量为48.7%,缺磷相对产量为97.4%,缺钾相对产量为97.2%;无氮区100 kg啤麦需氮量2.147 kg,无磷区100 kg啤麦需磷量1.219 kg,无钾区100 kg啤麦需钾量2.697 kg,最高产量100 kg啤麦需氮(N)量2.509 kg,100 kg啤麦需磷(P2O5)量1.351 kg,100 kg啤麦需钾(K2O)量2.817 kg;空白区100 kg啤麦需氮(N)量1.865 kg,100 kg啤麦需磷(P2O5)量1.480 kg,100 kg啤麦需钾量(K2O)2.192 kg;氮肥利用率24.6~47.2%,平均3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明确“水稻-再生稻”体系施用专用肥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再生稻”的轻简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T1)、当地农民习惯施肥(T2)、专用肥(T3)等3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氮、磷、钾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T1相比,9个试验点的T2处理头季稻和再生稻平均增产56.0%和89.4%;T3处理平均增产75.3%和108.9%;与T2相比,T3处理头季稻、再生稻以及两季总产量分别增加了1006 kg/hm2、356 kg/hm2和1362 kg/hm2,增幅分别为12.4%、10.3%和11.8%。T3处理相较于T2处理,每穗粒数增加了20粒,增幅达到10.5%。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头季水稻地上部氮(N)、磷(P2O5)和钾(K2O)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4%、6.8%和10.2%;再生季分别增加了5.9%、16.6%和24.4%。不同试验点T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有提高的趋势,与T2处理相比,最高分别增加25.3%、93.8%和143.7%。在9个试验点,纯收入平均提高了6.19×103 元/hm2。【结论】专用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稻谷产量,增加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湘南丘岗地区水稻轻简施肥技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在几种轻简施肥技术条件下双季早、晚稻的生育特性、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经济性状和产量效应以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轻简施肥技术条件下,双季稻前期早发不明显,中期成穗率高,后期根旺叶健不早衰;早、晚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的吸收量具有相似性;早稻前期氮、磷、钾吸收量最低,绝大部分氮、磷、钾养分是在中、后期吸收的,晚稻前期的氮、磷、钾吸收量明显高于早稻,后期的氮、磷、钾吸收量大多低于早稻,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各轻简施肥处理均能提高早稻对氮和磷的表观利用率,以“湘珠专用肥”处理效果最好,但不能提高早稻对钾的表观利用率;晚稻轻简施肥处理“湘珠专用肥”也能明显提高水稻对肥料氮和钾的表观利用率。轻简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控释掺混尿素对稻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探究控释掺混尿素对稻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氮肥处理下稻麦生长差异及原因,【方法】采用稻麦轮作两季作物大田试验,共设7个处理,包括不施氮CK处理、常规施肥以及掺混控释氮肥10%、20%、40%、80%、100%(依次记为CK,T_1、T_2、T_3、T_4、T_5和T_6处理),探讨了控释掺混尿素对稻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干物质增长速率、氮素积累与分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掺混控释氮肥20%以上对稻麦生育中后期干物质与氮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但稻麦成熟期干物质与氮分配均呈现出掺混80%以上控释氮肥处理穗部分配明显较少,而茎、叶分配相对较多的特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茎叶徒长,贪青晚熟趋势。添加20%以上比例控释氮肥均具有显著增产的效果,掺混40%控释氮肥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4.23%(小麦)和10.93%(水稻),分别比单施控释氮肥处理增产7.37%和3.83%。稻麦季随掺混比例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以掺混40%控释氮肥处理最优。各施氮处理均以单施控释氮肥处理的氮收获指数最低,小麦与水稻季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下降了3.99%和8.51%。稻麦季土壤氮依存率随掺混比增加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且均以掺混40%控释氮肥最低,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下降了14.38%(小麦)和15.84%(水稻)。【结论】控释掺混氮肥处理可协调稻麦氮素吸收与分配,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作用,综合各因素以20%~40%掺混比例为佳。  相似文献   

19.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2008-2010年3年中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浙中水稻籽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其对籽粒产量的作用顺序为NKP。N3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8746kg/hm2。施氮可提高稻米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碱消值;施磷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可提高胶稠度、碱消值及蛋白质含量;氮、磷、钾肥的施用对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100kg籽粒养分需求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肥料吸收利用率及农学利用率则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25.2%、38.3%和36.0%。N2P2K2、N2P3K2、N2P2K1和N3P2K2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比N0P0K0处理分别提高21.1%、20.3%、20.3%和22.4%,差异达显著水平。利用肥料效应方程,得出该地区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和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58.8kg/hm2、39.3kg/hm2和100.8kg/hm2。  相似文献   

20.
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养分平衡系数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李玉影  刘双全  姬景红  郑雨  佟玉欣 《玉米科学》2013,21(3):120-124130
在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采用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养分平衡系数、肥料利用率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佳处理(OPT)相比,3个试验点不施氮、磷、钾、硫、锌、硼肥处理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23.9%、9.0%、11.9%、7.0%、7.6%、5.5%。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的平均平衡系数分别为0.92、1.06和0.42,说明,150~165 kg/hm2氮素投入、55~82.5 kg/hm2磷素投入略低,养分平衡处于亏缺状态,75 kg/hm2钾素投入过低,养分平衡处于严重亏缺状态。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6.2%、27.3%、46.7%;不施氮肥处理磷肥平均利用率为0.9%;不施磷肥处理氮、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0.7%和27.6%;不施钾肥处理氮、磷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3.1%和13.1%,可见,平衡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4.1、13.6和15.5 k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