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4.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40 mm厚人工林杉木和辐射松锯材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温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甲醛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锯材常规干燥甲醛释放浓度作比较,回收释放的甲醛,探讨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甲醛回收措施。【方法】根据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分布情况,杉木锯材高温干燥采样7次,辐射松锯材高温和常规干燥分别采样9和10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1,采样时间为30 min。参考EPA method 0011,利用冰水浴方法,将2个200 m L洗气瓶内装40 m L蒸馏水串联放入冰水槽中,使醛类物质充分溶于水,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浓度。【结果】杉木和辐射松锯材高温干燥(90~120℃)时,干燥过程中甲醛释放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4.21和11.43 mg·m-3、3.66和12.71 mg·m-3,均高于无组织排放标准规定限值0.20 mg·m-3;在90~120℃范围内,干燥温度与甲醛释放浓度呈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68和0....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高效节能的柚木干燥工艺,以人工林柚木间伐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过热蒸汽温度(110、120、130、140℃)对柚木锯材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速率及干燥质量的影响规律,获得柚木过热蒸汽干燥预热恒湿应力释放、慢速升温恒速干燥及减速升温减速干燥三个不同阶段的临界干燥温度,分别为110、130℃和120℃。研发了分段梯度控温的柚木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并进行工厂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过热蒸汽干燥能有效提高人工林柚木间伐材的干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8.
为确定较优的热压干燥工艺参数和实现速生材的增值利用,以热压板温度和压缩率为因素对杉木锯材(弦切板)进行周期式热压干燥处理,干燥结束后测试其含水率及残余应力,分析热压干燥对锯材干燥速率和干燥质量的影响,测定锯材的剖面密度分布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构造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材的终含水率达到了干燥质量等级的一级,厚度上含水率偏差达到了二级,但干燥材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干燥材出现了明显的表层密实化现象,压缩层平均密度在0.54 g/cm3以上,较气干材的平均密度增大50%以上;压缩层厚度和峰值密度随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而热压板温度对锯材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小。干燥材的微观构造变化表明,强度较低的早材较晚材更易被压缩,压缩层厚度和细胞壁变形程度随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热压板温度的升高使细胞壁软化更充分,防止在较大压缩率条件下出现细胞壁受压破裂的缺陷。研究证明,热压板温度和压缩率对锯材的干燥速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杉木锯材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和剖面密度,确定30 mm厚杉木锯材的较优热压干燥工艺为热压板温度150℃、压缩率30%。 相似文献
9.
木材干燥是在热力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的汽化方式排除木材水分的处理过程。木材干燥是保存木材的优良特性、增强材质、合理利用木材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木材干燥设备是蒸汽干燥和除湿干燥设备,拥有量占整个干燥设备的80%以上,而过热蒸汽-真空干燥设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木材干燥设备,用此种设备干燥的木材质量好,木材颜色变色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木材干燥设备。1工艺理论基础 木材属于植物有机体,含有一定的水分。其作为原材料在加工利用时,水分的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木材的物理力学… 相似文献
10.
11.
人工林杉木板材高温和常温组合干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因其速生丰产,在我国南方广大的林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俞新妥,1996),这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人工速生林重要的用材树种(陈存及等,2004),其资源丰富、价格适中,广泛应用于家具及室内装修等行业,如:杉木的地板、豪华木门的框架、细木工板的芯条等.但是,由于人工林杉木的材质软、密度小、稳定性差,在利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提高杉木的密度,并提升其干缩或湿胀的尺寸稳定性,笔者运用高温和常温组合干燥技术(亦称木材蒸汽综合干燥法),一年多来对杉木进行十几次的组合干燥处理,干燥后的杉木试验板又经过一年多的测定与研究,初步认为:此种干燥方法提高了杉木的密度与尺寸稳定性,是较为简单、干燥成本较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青冈属木材材质好,在我国具有一定数量的蓄积量。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中通常将其分为白青冈、红青冈类,但其树种间材性存在差异,部分树种自身变异也较大,干燥时易开裂。青冈是白青冈类中的一种,至今未得到充分利用。针对30mm厚青冈锯材,采用3种干燥基准分别对其进行干燥工艺的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合理的青冈锯材干燥工艺,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干燥初期锯材含水率下降速度快,前期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应采用低温预热并保持一段时间,干球温度不应高于40℃,干湿球差需控制在1℃。风速控制在1.0~1.2m/s,甚至更低为宜。研究证明采用合理的多阶段干燥基准,控制各含水率阶段的干燥速度,可以有效减少青冈锯材干燥过程中的开裂等干燥缺陷,满足二级干燥锯材质量的要求,可应用于地板基材、家具用材。 相似文献
13.
14.
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吸湿解吸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解吸过程中,在同一环境湿度下,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低于低温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水分吸着量随处理木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高呈减少趋势;处理前后的木材均有吸湿滞后现象;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比低温条件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对杉木锯材进行小试干燥试验,依据GB/T 6491-2012标准,分析干燥缺陷,制定干燥基准,获得优化小试干燥工艺;开展杉木锯材干燥工艺优化中试试验,并将采用优化小试干燥工艺和优化中试干燥工艺的杉木锯材与原企业干燥工艺的杉木锯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属于易干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开裂和翘弯变形。采用优化中试干燥工艺后,杉木锯材的干燥时间约48 h,比企业原干燥工艺时间缩短约33%,且干燥质量等级达到GB/T 6491-2012标准一级要求,满足细木工板基材质量要求。优化后的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干燥工艺,在确保干燥质量的前提下,较显著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JICA提供的HED-0602型高频加热连续真空干燥机对落叶松和水曲柳锯材(25mm和50mm)进行干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水曲柳锯材的速度快于干燥落叶松锯材,干燥水曲柳铖材的质量优于干燥落叶松锯材。本文提出了高频真空干燥25mm和50mm落叶松,水曲柳铖材的干燥基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马尾松锯材干燥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马尾松锯材干燥中级试验,验证中试干燥基准的正确性,为制定合理的适于实际生产的马尾松干燥工艺提供依据。应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强制气流循环普通干燥窑,在给定的中试干燥基准下对马尾松锯材实施干燥中试试验,并按照国家标准(GB/T 6491—1999)进行干燥质量评定。试验结果表明:锯材的平均终含水率为3.55%;厚度含水率偏差为2.01%;应力指标4.5%;平均顺弯度为0.39%,横弯度为0.18%;翘弯度为1.36%;扭曲度为0.46%;纵裂度为0.77%;截面收缩率为0.89%;无内裂。干燥至含水率12%时所用时间为106h(4.4d)。马尾松锯材总体干燥质量良好,达到木制品生产对马尾松干燥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锯材窑干是当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能耗大,并且干燥质量不理想。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又经济实用的干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锯材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