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松嫩平原春小麦耐盐碱性鉴定及品种(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松嫩平原春小麦品种(系)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盐碱浓度,同时筛选耐盐碱小麦材料,以黑龙江省试种的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分别在春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筛选适合耐盐碱性鉴定的胁迫处理浓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春小麦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0mmol·L-1 NaHCO3为小麦耐盐碱性筛选的理想鉴定浓度;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中,九三09-1933等7个品种(系)萌发期高度耐盐碱,北麦9号为萌发期盐碱敏感品种;九三08-51271、龙麦36、7767为苗期高度耐盐碱品种(系),克旱14号、九三08-7127为苗期盐碱敏感品种(系);综合评价萌发期与苗期鉴定结果,其中高度耐盐碱的品种(系)为龙麦36和09-9933,盐碱敏感品种(系)为九三08-7127和克旱14号,克旱7号等其他品种(系)中度耐盐碱。  相似文献   

2.
以8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萌发期采用Na HCO3∶Na2CO3物质的量比为5∶1、浓度170 mmol/L盐碱胁迫处理,以发芽势、发芽率等8个性状为鉴定指标,对测量性状的隶属函数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从而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品种表现差异显著,将89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类,其中高耐盐碱自交系7份,中耐盐碱自交系13份,盐碱一般敏感自交系27份,盐碱敏感自交系42份,19份耐盐碱材料可用于苗期或田间耐盐碱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盐碱胁迫伴随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筛选获得全生育期耐盐碱大豆资源意义重大。试验通过测定大庆地区盐碱土含盐碱种类、含盐量及pH值等指标,确定筛选用盐碱种类、浓度。在培养皿、发芽袋和盆栽试验筛选中,通过大豆芽期发芽率、芽苗期物质生长量、成熟期物质生长量鉴定耐盐碱大豆种质。结果显示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硫酸盐苏打盐碱土,确定盐碱溶液为NaCl、Na2CO3、NaHCO3和Na2SO4(摩尔比为1∶1∶9∶9)的混合盐碱溶液,以Na离子含量计算总盐浓度为80 mmol·L-1,溶液pH值为8.9,盆栽筛选用土壤盐含量为3.3‰,pH值为8.9。鉴定的887份种质资源中种皮颜色有黑、褐、红、绿、黄及双色等,相关性分析发现大豆耐盐碱性与大豆种皮颜色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芽期耐盐碱鉴定,887份大豆资源中筛选获得296份耐以上资源,进一步芽苗期筛选有123份显示高耐,再经过全生育期筛选获得7份高耐资源,5份来源于南方,2份来源于黄淮,62份耐资源,盆栽筛选比例为56.10%。本研究建立了从芽期、芽苗期到全生育期的逐级筛选方法,从887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69份耐盐碱资源,为耐盐碱育种与耐盐碱基因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最敏感,因而建立准确、简便、高效的种子萌发期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于筛选出优质耐盐碱油菜种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16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骨干亲本和杂交组合等为试验材料,用穴盘、医用纱布、方形容器等组建了一套油菜水培萌发装置。依靠此系统,选取1.0%NaCl和0.10%Na2CO3模拟盐碱混合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种质萌发期抗性进行了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高盐碱胁迫抑制油菜种子萌发,且不同基因型种子材料萌发期耐盐碱性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性。进一步对油菜种子萌发后状态进行分级,可将所测定的166份油菜资源分为4个耐盐碱等级,其中,筛选获得11份抗性等级为3级的耐盐碱油菜资源,主要包括华油杂62、华油杂158、67棚20育11、67棚20育16等品种、骨干亲本和杂交组合。本研究为油菜耐盐碱遗传研究与育种改良提供了鉴定技术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品种盐碱胁迫耐受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郑单958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对土壤进行对照(非盐碱土)、轻度盐碱(0.188%)、中度盐碱(0.268%)3种处理,对12个黄淮海地区主推夏玉米品种分别进行萌发期和苗期的盐碱耐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对盐碱胁迫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承玉10在中度盐碱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值分别比郑单958高21%和43%。与对照土壤相比,在轻度盐碱和中度盐碱胁迫条件下,鲁单818根表面积、根体积、总根长均有明显地增加,金海5号、登海605、德利农318则显著下降。在中度盐碱胁迫条件下,济丰96和郑单958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有所下降,鲁单818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相对值均最高。根据轻、中度盐碱土壤下7个指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鲁单818、承玉10为早期耐盐碱品种,济丰96、德利农318、浚单20为早期不耐盐碱品种,其他为早期中等耐盐碱品种。  相似文献   

6.
苗期是盐碱伤害最敏感的时期苗期是盐碱伤害最敏感的时期。为了筛选耐盐大豆材料,用120 mmol的Nacl溶液对49个大豆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个大豆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通过苗期耐盐性鉴定,从中筛选出苗期耐盐品种10份份,分别是青皮平顶香别是青皮平顶香、文丰1号号、鲁豆10号号、冀豆19、、晋豆29、、齐茶豆2号号、邯豆3号号、水里站、Lee和Osage。。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后根系的长度、侧根数量、根的干重和鲜重与品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土壤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盐碱胁迫成为影响花生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花生品种耐盐碱特性,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盐害率为指标,益花1号、花育25号、花育39号、汾花1号、豫花37号为试验材料,分析NaCl、NaHCO3和NaCl+NaHCO3(1∶1)3种盐碱类型,4种胁迫浓度(0.3%、0.6%、0.9%、1.2%)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比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抑制种子萌发,随着盐碱溶液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盐害率呈上升趋势,且NaCl+NaHCO3(1∶1)胁迫程度大于NaCl和NaHCO3,0.9%和1.2%浓度下种子不萌发。盐害等级划分结果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益花1号在3种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水平均较高,花育39号在各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性最差;益花1号为盐碱胁迫下的优势品种;新疆盐碱土壤类型主要为混合盐碱,综合各指标考虑,0.6%的胁迫浓度可作为评价各品种的耐盐碱性强弱的参考浓度。  相似文献   

8.
水稻耐盐碱的生理机制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9,(4):1-7
综述了盐碱环境对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和盐碱胁迫下水稻应答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为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提出了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以内蒙古推广及引进的102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进行盐碱胁迫处理,通过分析死叶百分率、耐盐碱指数、农艺性状及产量来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盐碱性强弱。结果表明,长白9号、绥粳26、乌兰105、吉农大538、松辽5号和松辽186等品种表现出很好的耐盐碱能力及良好的丰产性,可以作为耐盐碱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给盐碱地区小麦合理种植提供依据,以春小麦品种吉麦3号为材料,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Na2SO4=4∶1)与两种碱性盐(Na2CO3∶NaHCO3=4∶1)分别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探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Na+、K+代谢对其的响应方式,并比较种子萌发期与早期幼苗生长阶段耐盐碱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碱胁迫使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及早期幼苗生长的下降幅度大于盐胁迫,高盐环境下未萌发的种子在蒸馏水中复萌较好,而高碱环境下则多数死亡。盐碱胁迫对小麦早期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程度显著大于茎叶,并且该阶段的耐盐碱性明显低于种子萌发期。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根与茎叶中的Na+含量与Na+/K+显著增加,且在碱胁迫下,尤其是根中Na+含量和Na+/K+值更高,盐胁迫下K+含量在根与茎叶中变化不明显,而在碱胁迫下则呈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说明,盐胁迫与碱胁迫对小麦种子活力和早期幼苗生长与生理代谢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不同,根中大量积累Na+是小麦在早期幼苗阶段耐盐碱性的重要生理特征。小麦种子萌发期与早期幼苗生长阶段耐盐碱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盐碱胁迫下种子即使能够萌发也不意味着能够继续生长成苗。  相似文献   

11.
盐碱胁迫对水稻源库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法,对2个盐碱敏感性不同的水稻品种89-45(耐盐碱)和吉农大10号(不耐盐碱),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不同盐碱浓度的盐碱土中的表现进行了研究。盐碱胁迫导致叶面积系数变小,不耐盐碱品种较耐盐碱品种下降的趋势更明显; 盐碱胁迫降低了水稻有效分蘖数,最终导致产量下降,胁迫越大,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12.
筛选亚麻耐盐碱品种并对其耐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利用亚麻进行盐碱土改良和亚麻多用途利用的基础。本研究利用p H值为9.5,可溶性盐含量为1.5%的复合盐溶液对来自27个国家的342份亚麻种质在萌发期进行盐碱胁迫试验,检测了各品种对照和处理的发芽率、相对芽长和耐盐碱指数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对这些亚麻种质的耐盐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对芽长的抑制作用较发芽率大,发芽率在品种间的变异程度较芽长大;(2)大部分品种的隶属值位于0.3~0.5之间,根据隶属值将342份品种分为3个耐性级别,得到5份1级高耐盐碱品种;(3)利用不同盐碱土区域中不同程度的盐碱土样对隶属函数值最高的品种Y0I302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0I302在长春的轻度盐碱土、伊宁的轻度盐碱土和中度盐碱土可以正常发芽;(4)对5份1级高耐性种质资源的株高、工艺长度、产量等经济性状进行鉴定,阐述了这些种质在盐碱土壤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稻耐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一种对盐碱中度敏感的作物,土壤盐碱化是限制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入开展水稻耐盐碱性研究,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理、遗传差异,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水稻耐盐的方法,对发挥水稻品种在盐碱稻作区的产量潜力,保证盐碱稻作区粮食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用88份水稻品种(系),在盘锦市大洼区进行了水稻耐盐碱性比较试验,对其碾磨、外观、食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的相关品质指标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耐盐性强和口感好的兼备水稻品种,为水稻育种及大田生产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在高盐浓度胁迫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及食味品质差异显著,精米率、整精米...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苗期耐盐碱筛选与大田鉴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所确定的玉米苗期耐盐碱筛选最宜浓度和适宜的生理生化指标,对14个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进行苗期盐碱耐性分析和大田鉴定。结果表明:大田鉴定结果与苗期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分级基本吻合;苗期盐碱耐性弱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明显,其减产率最高为44.12%,最低为17.39%,证明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科学有效,并可以初步筛选剔除一些苗期胁迫表现弱的材料;对于苗期胁迫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表现较强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率变化幅度不大,变化范围在9.33%~11.76%,具体品种是否适宜盐碱地种植需经进一步的大田鉴定。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中花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伽玛射线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辐照,以诱导广泛的形态突变体,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辐射第1代单本移栽并实行单株收获;辐射第2代(M2)播种1万个家系,自苗期开始至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从中独立选获各类形态突变体540个;经M3复选获得包括叶、茎、穗和育性变化等各类突变体431份。统计结果表明,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为5.1%。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1 育大苗培壮秧增密度壮秧耐盐碱性强 ,弱秧易受盐碱危害。 3叶龄秧苗耐盐碱性最弱 ,3叶龄以上的营养生长期随着叶龄的增加耐盐碱性增强。1 1 选品种 不同水稻品种耐盐碱性有差别 ,应尽量选耐盐碱性强的品种。因受盐碱影响水稻生育期往往拖后 ,新开荒地和盐碱较重地块应选用偏早熟品种。1 2 做高床 盐碱地地势低平 ,春季为了防止返盐和提高地温 ,本田地育苗应把苗床抬高 4 0cm以上。保证床两侧排水沟排水方便不存水。做床宜秋季进行 ,并翻土晒垡 ,盐碱重时春季可灌水洗盐 ,并施有机质含量高的偏酸性营养土或有机肥 ,最后再细作床和播…  相似文献   

18.
以西藏各地征集的26份青稞品种(品系)为材料,在西藏林芝地区春播种植,对苗期生长习性、叶片颜色、幼穗分化、田间总茎数、生育时期和成穗率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同一播期、同一年内,在青稞的生长发育特性中。叶片颜色和叶片生长的角度发生变化,随着春性减弱叶片颜色逐渐变深绿色,叶片生长角度逐渐加大;春性强的品种(品系)分蘖少、幼穗分化的伸长期早、生育期短、成穗率高;随着冬性的增强,幼穗分化伸长期的主茎叶片数逐渐增多、生育期长、成穗率低;冬性比春性生态类型品种(品系)的主茎叶龄多1~2片叶;幼穗分化少一个分化时期;据此提出,在西藏林芝气候条件下,青稞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品种(品系)春播都可以正常抽穗结实,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4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20% PEG-6000溶液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模拟干旱胁迫,萌发期主要考察发芽率、发芽势等7个指标,苗期考察株高、根冠比等9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表现,探讨2个时期的综合抗旱性.结果 表明,根据萌发期抗旱性可将供试组合分为4类,瑞玉617等2个组合属于...  相似文献   

20.
<正> 滨海盐碱地及内陆盐碱地稻区,急需抗盐碱的水稻品种来提高重盐碱低产稻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我所为满足辽河三角洲开发和低产田改造的需要,于1985年开设水稻抗盐育种课题,现已选育出一批高度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系,于1989和1990两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现将1990年的比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